電影訊息
永生樹--The Tree of Life

生命之树/生命树(港)/永生树(台)

6.8 / 184,209人    139分鐘

導演: 泰倫馬力克
編劇: 泰倫馬力克
演員: 布萊德彼特 西恩潘 潔西卡雀絲坦 瓊安娜葛茵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emon

2011-05-28 15:14:50

philo-religion-time-love


Philosophie是愛智慧,因此philo是愛。然而愛是love。然而philo不是love。

-時間-
其實這並不是如同學所說的一部文藝電影,它只是打破了傳統的線性敘事習慣,或者說是乾脆放棄了通過敘事傳遞意念的目的。藝術形式賦予了打破人對於時間所形成的固有概念的能力。台詞中一句囈語提到有關時間盡頭的問題,同樣也是我想問的問題。

如果宇宙大爆炸象徵著時間的起點,時間是否有終點。如果沒有,時間便成為數學中的一條射線。宇宙大爆炸之初混沌世界懸而未決的空寂。雖然電影的結構仍然遵循有跡可尋,首尾呼應,主題反覆提醒,隨時將觀眾隨著不斷被解析的片段而打散的情緒收回,繼續培養新的反應弧。

-宗教-
這部電影也更新了我對宗教的看法,也許是我目前為止看的第一部令我主動思考宗教問題的電影。原來剝離了形式外衣,而更傾向於自然本原的神性更容易令我接受,對於一個本身並無西方傳統宗教意識的東方人而言。而宇宙的共性聯結起來的人性,才是溝通之本質。叢林與石頭森林的並置是cliché的符號,一個人光腳走在蒼茫的沙灘上是符號,眾人光腳失落走在蒼茫的沙灘上是符號,重尋是符號,而如今的自己與過去的自己相逢更是符號。重疊的影像符號成為電影裡的儀式。同時證明電影去情節化的合理性——在這裡形式戰勝了內容。因此死盯著支離破碎的敘事而脫離對宗教或者更高理念的解讀所產生的感覺,正與脫離了文化背景而只關注一場彌撒中儀式的程序產生的「觀眾式」的觀感如出一轍。

-愛-
愛的問題被重複,因此加上"可"字,討論的是可以愛以及被愛的能力。當我們脫離「無意識」的童年時代而進入「有意識」的青少年及成年時代時,真正獲取愛的能力便開始減少。「有意識」意味著自己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被旁人觀看著的,即便過程不是被人從頭至尾地關注,事情被抽取出的片段以及結尾卻總是要經過第二者及第三者的檢閱。那麼這個「有意識」的「本我」的「意識」便會加入表演的成份,除了刻意成為演員的那部份人外,其餘非演員的人類所做的表演都是不自覺行為。

這種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過渡一方面體現了人性本身天然存在的表演的性質,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人類越來越難以獲得純粹無雜質的愛的能力的原因。演員體現自己如火純青功力的時刻表現在所有參與這一表演的人物,包括觀眾,都忘記表演這一現象的存在。依此類推,愛的能力表現在愛的不自覺與無意識。電影內台詞在此的表現是母親對不滿嚴格父親教育的大兒子說,只有真正去愛之時方可體會在愛中所能夠獲得的快樂的程度。跳躍到電影之外,即元電影(meta)的層面,唯有在人生的幼兒時期,當幼兒並不知道自己是幼兒,當幼兒並不知道自己將自己目光投射在其他區域的行為是「看」,並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他人在觀看並即將獲得他人反應之時,才是充分享受無干擾自我之時。綜上,實現愛的能力之時,便是愛的次要意識消失之時。實現自我之時,便是自我與外界消失,或是未曾建立之時。

脫離了傳統的敘事結構意味著它只好脫離奧斯卡的主流而進入坎城的選擇,始終貫穿的宗教觀念表明它堅持的西方文化主線,而最後說到文章開頭philo和love的區別,philosophie是愛智慧,philo是愛,更多地是愛的意向,而愛是love,既然philo不是愛,如同希臘詞根衍生出來的前綴不能取代現代英文的實詞一樣,愛的意向當然也就不是愛的本身了。

附註: philo和love的區別僅限於本文內部使用。謝謝友鄰Swift_Swirl(http://www.douban.com/people/4626101/)的提醒,在現代英語詞典中,兩者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文體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