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贊
2011-06-01 04:56:10
《天際浩劫》:原來是美國版的《刀見笑》
在影院看了《天際浩劫》。
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忽然想:這原來就是美國版的《刀見笑》啊。
其實當然是兩部完全不同的片子。《刀見笑》是武俠片(嗎?),《天際浩劫》是科幻動作片,兩者無論題材、路數、風格、元素,完全是東蛇西鹿,七不搭八。但在有一點上,兩者卻出奇的一致——它們都不是拍給普通觀眾看的電影,起碼,不完全是。
要不就很難理解,為什麼這樣一部在北美院線和海外大規模發行的電影,在電影品質上居然會呈現如此不均衡的態勢。
一方面是,相對於它1000萬美金的極低成本(好萊塢水準線)來說,《天際浩劫》無論其怪獸角色、災難的特技效果以及片中大量外星侵略者對城市和人類進行的具有相當壓迫性的摧毀和追殺的戲份,都有足夠的說服力;而且不同於我事先預想的猶如《科洛弗檔案》式的取巧做法,《天際浩劫》里那些外星怪獸的行動方式,居然是光天化日的招搖過市,絲毫也不扭捏遮掩。這既是一種炫技,同時顯示的也是導演施特勞斯兄弟在特效領域的膽色和底氣。
但另一方面,電影在其動作和特效以外的部份,則幾乎差到要用「不忍卒睹」來形容。故事差不多就是《世界大戰》、《獨立日》、《迷霧》、《科洛弗檔案》等電影橋段的簡單拼湊;人物情感欠奉;演員表演欠奉;其室內戲(是的,為節省成本,電影除了動作場面,剩下的全是室內戲)效果之簡陋,調度之無能,幾度讓我懷疑導演當時是否在場!
施特勞斯兄弟很現實。——從電影製作者的角度來說,好電影從來都不具有一個單一的理想化標準,一個「好」字其實可以很寬泛,但凡在各自的能力、特長、喜好、所掌握的資源……等等現實條件的綜合作用下,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優勢和水平製作出來的電影,都可以稱之為好電影。——但施特勞斯兄弟這回做的有點過了分。他們幾乎把《天際浩劫》當做了展示自己特效技術的一個工具。並且,在電影裡的許多地方,我彷彿都可以聽到他們響亮的聲音:「看哪!別人一個億做的,我們只花一千萬就做到了!我多會省錢!」
在看《刀見笑》的時候,我彷彿也感受到過同樣的聲音。
這聲音當然不是對普通觀眾說的。他們就算聽到了也沒有用。這聲音是對老闆們說的。
「看哪!我多會拍!我多會省錢!」
《刀見笑》還沒有上映,導演烏爾善就得到了拍攝《畫皮Ⅱ》的機會。
對於《刀見笑》的水準,我不予置評。本就不是拍給我們看的,評了,對烏爾善不公平,對我們自己也不公平。反正烏爾善想通過《刀見笑》得到的,他已經得到了。其他的,等看了《畫皮Ⅱ》再說吧。
但我不認為施特勞斯兄弟也會有這樣的好運氣。
好萊塢不缺人,不缺會拍的人;比起內地,他們的體系要龐大、成熟得多。而更重要的是,我認為施特勞斯兄弟搞錯了重點。作為在視覺特效界已經揚名立萬的人物,他們的履歷表上已經有了諸如《無敵浩克》《2012》《金剛狼》這樣的大作,再增加一部《天際浩劫》,實在無足輕重。然而作為導演,光會弄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他們的導演處女作是《異形大戰鐵血戰士Ⅱ》,那是一部爛到讓人嘔吐的電影。他們辯解說:當時他們作為新手,遭遇到了來自各方的太多的阻撓和干擾,並未能完全實現他們的想法。那麼好了,現在有了《天際浩劫》,它起碼告訴了我們一點:在導演這個位置上,除了干視覺特效總監要乾的活以外,還要幹別的什麼,施特勞斯兄弟並不是很清楚的。
但我還是要說,《天際浩劫》的方式是對的,《刀見笑》的方式是對的。我指的是,它們是經過了商業計算的新手的實驗品,它們從一開始就是要投入到市場裡去消化掉的,它不是扶植,不是針對某一個人或某一個專門項目的慈善或行政撥款,它是成熟的市場行為之一。《天際浩劫》是賺錢的,《刀見笑》應該也不會虧錢。這才是對的。電影業需要新手,需要新的血液通過不同的機會進入,需要鍛鍊,也就是需要不同層次的電影。所謂精品工程,其實和現今國內的很多其他領域一樣,說到底是面子工程、政績工程。一個健康的電影工業,需要高端電影,但也一定需要一定比例的低端電影存在——但一定得是在市場裡存在。因為只有在市場裡才會有競爭,才會有優勝劣汰,才會有進步,才會有大量真正電影人才的湧現。可現在的中國電影卻不是這樣的。我們去年拍攝了500多部影片,有機會上映的不到二分之一。我們年復一年地為了某一個(或幾個)獻禮的名義,消耗掉大量納稅人的金錢,只是為了給少數人博得一些政治資本,只是為了拍一堆狗屁不通的、拍完就丟進庫房任它爛掉的膠片!
所謂「獻禮」,其實就是政府對中國電影界的公然索賄!
收回你的這隻手吧!如果你真希望中國電影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