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epartures

入殓师/礼仪师之奏鸣曲(港)/礼仪师(台)

8 / 55,616人    130分鐘

導演: 瀧田洋二郎
演員: 本木雅弘 廣末涼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暖樹

2011-06-02 07:06:22

「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完了《入殮師》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窗外還在下著淅瀝的小雨,鬱鬱蔥蔥的草樹因為雨滴的浸潤,在昏黃路燈的照射下更加明亮。用手輕輕觸摸眼眶,是濕潤的.....
電影《入殮師》帶給我太多的思考,一時竟不知如何去寫。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到最後,溫情的暖流已經徹底淹沒了心底的景觀。回來後打開電腦,巧合的是,在愛聽的專輯列表中恰好就有久石讓的這首《Memory》,即,《入殮師》的主題曲。回想起來,又不禁感慨人生爾爾,有些命中注定的意味。
電影的一開頭就和電影的名字《入殮師》一樣沉重,漫天飛揚的毫無生機的茫茫大雪會讓人不禁的與死亡聯繫起來。在車中,對於前方道路鏡頭的模糊又恰好的表現了男主角對於前途的迷茫與無措。「回到家鄉已經兩個多月了,在這段時間裡,我的內心一直惴惴不安。」小林大悟(本木雅弘飾)稜角分明的側臉給了我們一個嚴肅的入殮師的形象。接下來場景切換到了入殮師工作的正式場合,嚴肅場合下的一個黑色幽默般的工作過程恰到好處的緩和了觀眾原本觀影時對於題材的緊張,肅穆的情緒。最後場景再度切換到男主角在樂團拉大提琴時的場景,一個生動的入殮師的故事便開始娓娓道來。不得不感慨導演瀧田洋二郎出色的敘事手法---倒敘。開頭便給觀眾留下了足夠多的包袱與疑惑,讓觀眾帶著疑惑去觀賞影片。嚴肅又恰到好處的黑色幽默調節了觀眾的情緒,然後再用正常的敘事方式來講述這個平常人所不知而又充滿好奇的職業。縱觀整部影片,整體的節奏舒緩而不像一般日本電影那樣拖沓,情節銜接的十分緊湊,後面所發生的人物與事件在影片的前半部份都有伏筆。再配合著有張力的大提琴音樂,飽滿的人物與其中的脈脈真情。一個溫情的故事就這樣走進了我心中,其中也伴隨著深深的思考:
生與死的釋然
生與死,這個古今無數哲人在探討的命題。在這個命題前,我總感到自己有些蒼白,有些無力。我總是感到人類的渺小。嘆宇宙其何極,人只是滄海一粟罷了。在死亡面前,什麼其實都不重要。反觀人們生前纍纍而疲於奔命的財富、權利、地位、名望、夢想其實在死亡面前都不值得一提。物質生活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我不禁想到電影中的那句台詞:「5萬 10萬 30萬。有真麼大的差別啊。左邊的是膠合板的,接下來是金屬裝飾兩邊雕刻的,最貴的是扁柏製成的。材料和裝飾不同啊?是啊,雖然燒起來都一樣,躺在裡面也一樣,人一輩子買的最後一樣東西,卻是由他人決定的。總覺得有點諷刺。」面對生死,人人都是平等的。透過主人公在橋頭觀看馬哈魚溯游回出生地的思考,我們就已經可以看出生命的本意,即繁衍生息。馬哈魚給我們帶來了關於生命最初的思考。其實在一次次的出入殮的過程中,男主人公也在逐漸的去思考著生命的意義。老社長在勸大悟時說:「這個,這個也想這麼說。生物吃著其他生物生存下去,對吧。它們倒是不同(指盆栽), 不想死的話,就要吃。吃的話,好吃的才行。」嘶嘶作響的烤爐,美味的魚白,迷茫的大悟,在這一刻明白了生命的真諦,完成一次蛻變,堅定了做入殮師的想法。其中感人至深的一個片段就是送別浴池老闆娘。還記得,大悟在為她入殮時,還不忘為她帶上了她生前最喜歡帶的黃色絲巾。還記得,那個火葬師爺爺為她蓋棺時的戀戀不捨:「謝謝,我們會再見的。」不禁讓人眼眶濕潤。老闆娘也是一個辛苦的人,十幾年如一日經營著並不怎麼賺錢的浴湯館,只為村中的居民洗一個好澡。在快要火化的時候,爺爺又說:「感嘆之後,就開始一點點回憶過去。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下一程,正如門一樣。我作為看門人(火葬師),在這裡送走了很多人。說著,路上小心,總會再見的。(按下按鈕)。」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致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誠然。

偏見與矛盾的消弭
偏見與矛盾的消弭在這裡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妻子與其他人對於入殮師這個職業偏見與鄙視的消弭。第二層是大悟作為一個入殮師,要怎樣以兒子的角色來面對失散多年的去父親去世的矛盾。當然,起初主角先是陰差陽錯被逼無奈選擇這份工作,後來,大悟竟愛上了這份工作。面對朋友,妻子的威逼,他選擇了堅持,澡堂的老婆婆的去世,也終於讓妻子理解了丈夫。「我的丈夫是一名入殮師!」美雪最後還是理解了丈夫的這項職業,並全力支持。最後,主角是給自己恨了30年的離家出走的父親入殮,故事也自此推上了高潮。父親臨死時手中緊緊握住的石文,默默地告訴了兒子這些年他很快樂。這些年來他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兒子。這些年來自己都將當初兒子的石文當做最珍貴的寶物。我一時間也被淚水遮住了眼睛。心底暖流迴蕩,感動常在。在拋棄了一切的疑惑、憤恨之後,大悟心底最柔軟的溫情被父親的去世而觸發。回憶起了當初父親那張失焦的臉。水晶般剔透的淚珠滴滴墜下。
猶記得碰到第一次入殮的老奶奶時,大悟吐了,可是社長的表情卻還是依舊肅穆。回家之後望著妻子準備的新鮮的雞肉食材,他不禁又聯想到了入殮時那讓人作嘔的場景。嘔吐、然後向妻子訴求心理上的安慰。許久,昏黃的燈光下,他又拿出了童年時的大提琴,回想著過去童年的種種,孩提時代練琴時坑窪的琴弦坑依然還在地上。拉起了那首熟悉的曲目---Memory,記憶中在水面石灘中瀲灩的月光下,他與父親交換了彼此的石文。可是仔細看時,那卻是一張失焦了的面龐。無法辨認。只得抱著父親給的大大的石頭,卻不知這其實是一份沉甸甸的父愛。回憶起當初的這些足以讓觀眾內心洶湧澎湃。在這個壓抑的社會中,心底太多的柔弱的感情不敢輕易的釋放,生怕別人會認為自己懦弱,不堅強。可是,在真的,溫情純美的感情面前,我認為,眼淚是對人性的認可與尊重,是對過去行為的一種反思與對電影的最高的嘉獎。脈脈的溫情在琴聲中得到了昇華,兒子對父親的肯定,妻子對丈夫職業的肯定,畫面定格。 是怎樣的一種感動呵!

珍惜身邊的親人
如果說除了對於生與死的思考與偏見矛盾的反思,我認為電影給我帶來的另一大衝擊就是對於親人的珍惜之情。在電影中,不同的家庭在「送」自己的親人時的態度都折射出不同的情感。有的後悔生前沒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有的微笑並啜泣吻別父親,有的面對著愛人失聲痛哭等等等等。這些過程其實很多人都沒有想過。當有一天當你直面棺材中那平日裡沒有珍惜多少的親人時,你是否會像浴池老闆娘的兒子一樣滿含著懺悔的熱淚去嘶聲咆哮?平日的工作,學習亦或是娛樂。我們與親人在一起的時間還是太少。而我們總是有著各式各樣的藉口拒絕著原本可以珍惜的機會。在忙,加班,朋友生日,陪女朋友逛街這些理由面前,我們總是很義正言辭。生活可以很簡單,不需要你去掙多少錢,僅僅回家去吃一頓團圓飯。拋開自己的臭脾氣,跟父母好好的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在有限的時間中,儘可能的去多陪陪家人。我想,這便也是一種人生的真諦吧。作為一名大學生來講,寒暑假的時候才能回一次家,這次回去我想推掉無聊的聚會,好好的去陪一陪為我日夜操勞的父母,一起拍拍照,一起出去玩玩。幸福在哪裡?我想,幸福也許就在當下,我們不用回憶過去亦或是暢想未來來獲取幸福。其實現在的此情此景,便是幸福。
日本喪葬文化與對電影現象的反思
在欣賞電影的同時,我同時也在感慨其中原汁原味的日本文化與禮儀觀。作為一個入殮師,每次都要穿上嚴肅正式的黑色西服,每一個動作都是那樣輕輕的,帶著對逝者的尊重,一絲不苟的去完成整個過程。無論是對死者家屬鞠躬的尊重,還是死者家屬對於入殮師的感激的叩首,都彰顯了日本的禮文化。社長與員工,老公與妻子,父親與兒子,自我與他人,都透出了日本社會獨有的社會觀與文化。反觀現代的我國,伴隨著已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物質至上的浪潮衝擊下,我們特有的古典文化的缺失。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禮儀的缺失,甚至於道德的缺失,都讓人扼腕嘆息。余長嘆曰古風之不存,斯文不在。嗟乎!原本日本的文化一大部份源自於我國,可惜讓人家盡學了去,茶道,插畫,佛教,漢字。現在我們反倒成了自我文化的怪物,暢談文明悠久的歷史,卻在現實中做著有損斯文之事。悲夫!該片靠濃濃的日本文化取勝成為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黑馬,一舉擊倒其他的電影。靠的是什麼?是日本獨特的文化!是日本人自己的東西,是他們帶給世界的普世價值的思考。一個不需要依託其他元素而遺世獨立於影壇之上的電影註定會被人銘記。不禁讓人感嘆,這才是一個民族的電影。我想到了我們的《活著》、我想到了我們的《鬼子來了》、我想到了我們的《盲井》、我想到了我們的《芙蓉鎮》。我只想說,不是中國沒有好電影,沒有好演員。只是…… 不說也罷。望著《建黨偉業》那長長的演員表,我被那些從五湖四海而來的各國演員來參演我國黨的電影而深深感動…

所寫的這些都是《入殮師》所帶給我的,不經意竟已經寫了3500餘字。如此,尚有許多瑣碎的感情仍未盡述。溫情、感動、現實的反思便是這部電影給我的影響。

大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