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黑夜

2011-06-02 18:28:03

《功夫熊貓2》:傷痕終究會癒合的,人也因此變得強大!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29號我去看了《功夫熊貓2》,從細節上來說,特效做的很好,笑點也很到位,算是一部經典之作。
最經典的,是它的內涵:人的一生之中會經歷很多痛苦、磨難,變得傷痕纍纍,但傷痕終究會被時間治癒,人也因此變得成熟、強大。也可以簡單的說成:痛苦帶來力量。

這一切的前提,是你找到內心的平靜,忘記那些傷痕,寬恕傷你之人,把用在仇恨上的時間、精力節省出來,去幹點有意義的事。否則,痛苦只能帶來瘋狂。

  人在社會上總要受到種種磨難,大多數人本能的想要反抗,如果無法反抗,他們就會本能的把自己承受的痛苦轉嫁給他人,試圖用他人痛苦的表情取悅自己絕望的心靈,但這種方法往往只能帶來反效果,大多數人都會遇到其他人「本能的反抗」,痛苦只會在人心中積存。
  
  當人心中積累的羞恥、仇恨超過了他所能承受的,他便會作出某些過激行為:
  戰敗的日本武士無法接受恥辱,他們會選擇切腹;
  自閉的大學生不懂得發洩仇恨,他敲死了四個室友;
  朝九晚無(加班無極限)的白領無法承受壓力,他們選擇了富士康;
  上丵訪無門的釘子戶心中滿溢著絕望,他們選擇了自丵焚…………
  
  
  電影中的沈王爺本來是一個真正的王子,因為年少時的好奇與衝動,觸怒了父母,被趕出家門,無與倫比的恥辱感擊碎了他的靈魂。當恥辱聚變為仇恨,仇恨裂變為瘋狂,他決定要報復整個中原。
  
  
  而熊貓阿波則完全不同:在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整個熊貓村被沈王爺屠戮,惡狼軍千里追殺,他媽媽犧牲自己為阿波吸引了惡狼軍的注意,才讓阿波得以生還。恐怖的記憶還使阿波十幾年來夜夜噩夢驚魂。如此說來,當阿波掌握了熊體*和諧*彈(五溪指法)之後他是不是應該把和平谷的居民挨個按爆了??
  
  
  他沒有這麼做,原因有如下三點:第一:這傷害來得太早,那時的阿波還只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嬰兒,自然就無所謂仇恨,也可以說:災難來得太早了,那時阿波的靈魂尚未形成,痛苦撲了個空。這促使他沒有一開始就想要報復社會。
  
  
  第二:阿波在和平谷中的十幾年生活,麵館老闆給了他父愛,周圍的居民也和他和諧相處,整個和平谷確實是十分和平,十幾年中阿波的世界觀逐漸形成:世界是美好的,功夫是神奇的,爸爸的麵湯是好喝的……十幾年的幸福生活使他把當年熊貓村發生的慘劇當成了一場夢境。
  
  
  當他在山羊師太的啟發下想起了十幾年那段恐怖的記憶,他並沒有想著要為族人報仇,那微不足道的一小段記憶無法撼動阿波十幾年來形成的十分牢固的世界觀,當年深刻的傷口在十幾年的幸福生活中早已癒合,他依然覺得世界是美好的。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人受到傷害之後,如果無法反抗,他才會本能地把傷害轉嫁給別人。在阿波看來,殺他全家的沈王爺,並不是不可反抗的,他完全可以再次使出熊體*和諧*彈,抓著沈王爺的手指頭一按,世界就清淨了。他殺掉沈王爺,還能撈個拯救中原的名頭。潛意識中這麼一想,阿波心裡頓時就平衡了,然後就平靜了,然後使出了九天十地八荒六合無敵***把炮彈給扔了回去,然後沈王爺就悲劇了。
  
  
  現實生活中有著很多「沈王爺」,他們用懷疑的目光看世界,所以他們生活在恐懼中,妄想著陌生人都是騙子/強盜/搶劫犯。他們從來不懂得忘記,甚至不懂得隱忍。50多歲的人可以像小孩子一樣,不順心就發脾氣。他們習慣性的將自己受到的痛苦轉嫁給他人。他們對陌生人和和氣氣,對親人卻時常大發雷霆。他們用語言傷害最親近的人,直到眾叛親離。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數十年前的「十年浩劫」讓那一代青年盡情地發洩了一次,緊接著的上山下鄉,徹底坑害了一代人,這一代人大部份疑心病很重,「陌生人就是壞人」這種念頭充滿了他們的大腦。當他們結婚生子,就有了所謂的叛逆80後。
  
  其實,80後並不是叛逆,他們只是做了他們應該做的、想要做的事,但這種行為在他們的父母眼裡,毫無疑問就是叛逆。
  
  我雖然是90後,但我的父母卻是60後,我爸是運動員出身,對我是動不動拳打腳踢皮帶抽。
  
  我媽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她準備考大學的時候,我外公曾經對她說過:「你要考得上大學,老子爬到火車站去送你……」那時候三年自然災害剛過,在我們看來稀鬆平常的煮雞蛋,當年只有過節才有的吃,還不捨得吃,小孩子都拿個紅線把雞蛋掛在脖子上幾天,好像天天有雞蛋吃一樣,直到雞蛋變成生化武器,逆著風能臭出十里,小孩子才依依不捨的把雞蛋吃掉……對!你沒看錯!我也沒寫錯!是吃掉!不是扔掉!
  
  在那種社會環境下,家裡的錢自然優先供給男孩子上學,女孩子上什麼學?然後,我媽在那種環境下,白天幹活,夜裡還不能在房間裡讀書,要到那種路燈底下看書。那不是發憤圖強這個詞可以形容的。現在,我媽在銀行上班,月薪萬餘。看起來她真的很成功,但她已經喪失了快樂這種情緒,看東西只看到陰暗面,事實上,她徹底的失敗了。
  
  這就是當人承受傷害之後,阿波、沈王爺這兩種發展方向以外的第三種:《功夫熊貓1》中講述了悍嬌虎的經歷,當年浣熊大師心灰意冷,悍嬌虎如何努力他也視而不見,於是悍嬌虎用鐵木練功,磨掉了自己的痛覺神經……這就是奮發圖強的老橋段,當好強的人受到漠視,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最後我想說的是:想要活得快樂,絕對不要帶著懷疑/仇恨/偏激的目光看世界,這樣你才不會活在恐懼/痛苦/憤怒的世界中。
  
以上是愛與和平版本,看起來似乎說得很對,而且很感人,但並不是真相,以下是黑暗的真相版本,覺得自己承受能力不足的就別看了。

在電影中師傅大師說了兩種達到平靜的方法:大量的痛苦、幾十年冥思苦想。
  
  幾十年的冥思苦想就是遺忘法,把所有痛苦的事情都忘記,但這種方法並不是一勞永逸,再次進入社會之後平靜的心很容易再起波瀾,因為他只是忘記了而已。
  
  再就是大量的痛苦,這屬於隱忍、麻木法。經歷足以擊碎靈魂的痛苦之後,心就麻木了,一般的挫折、磨難都不會讓你的心再起波瀾,你的心變成了一潭死水。換一種方法說就是:沒人能打倒躺著的人。這時候,你依然可以感受到喜悅、快樂、興奮等情緒,但這些情緒會給你一種虛假的感覺,彷彿隔著一層膜。那時候你也就無所謂奮鬥,做事情的動力僅僅是因為「Is must be done……」這必須被完成,還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種思想。
  最符合這種心理的動漫人物就是EVA中的凌波麗,相信看過EVA的人都能感受到凌波麗的那種一潭死水的感覺。有著同樣感覺的還有《第一滴血2》中的蘭博,那句「我是可以犧牲的」透出濃濃的死意。
  
  功夫熊貓2中的阿波算是用的遺忘法,十幾年前的恐怖記憶早已被他當成夢境。所以他可以達到內心的平靜,其實這個設定很詭異,他的內心本來就是平靜的…………
  
  事情只要這麼改變一下,阿波就會成為沈王爺二代:沈王爺推遲5~6年攻打熊貓村,這樣的話仇恨就會在阿波心中紮根,然後……你們懂的……
  
  今天就說這麼多了,人生的一切都是註定的,沒有任何可能會改變,雖然說只要下定決心努力就一定會進步,但那「下定決心」也是註定的。很多人說思想決定成就,內在決定外在,但是你的思想是怎麼來的??你的思想卻是由你成長的環境決定的,所以說,一個人生下來,他的一生就註定了,沒有什麼拿著生死簿的判官,只是在相同的原因下只會有相同的結果出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