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粗面

2011-06-05 03:18:18

看著螢幕上的東方大炮,朝著我們自己轟鳴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還是那煙花。
孔雀家族憑藉煙花統治Gongmen City,他們的兒子,卻從煙花中嗅到了火藥的味道。
武功瀟灑,著一身青衫,書劍並用,儼然一李太白形象的沈王爺帶著狼群出城,帶著他的火藥味,和他嗅到的那股能夠統治世界的味道離開。
狼群朝著中原的金屬進發,象徵禮樂的編鐘被掠去,作為武器的原料,融化,重塑。由和平禮節的文化象徵,慢慢的轉變,轉變的材料沒有變,一切看似依舊。
當驕傲的孔雀帶著那尊巨大的禮物回到城下,輕而易舉的打敗遠強於自己的對手時,他驗證了自己的嗅覺,時代在變,從前,已不是現在了。
背負希望的戰士面對新時代武器時的驚訝和狼狽,著實顯示出了落後面對先進的無力與蒼白。在這裡,無論如何,勝利者,永遠是像徵鳥類的孔雀;熊貓,只能不斷的承受炮火,用內心的平靜,來引走炮火。但時代在變,Kung fu has dead.
面對這一切,他們也並無選擇。當強大驕傲的犀牛被火藥帶走時,不會想到這是自己引以為傲的煙花,這是熔鑄了的編鐘,化開重生的禮樂。防止這股巨大威脅自己生存的力量發展的唯一辦法,就是打敗製造者,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甚至可以說是寄希望於奇蹟發生。
終於,還得回到好萊塢的傳統模式,壞人必需要被好人打敗,一定要落得個令人捧腹的自食其果得下場。也必須是奇蹟發生,以太極功夫化去了炮彈,使他射向其他地方,熊貓自己安然無恙。即使是中國人自己,能想出這些嗎?但即使縱然是奇蹟發生,也只能是化去炮彈,而不是毀滅炮彈,禮樂終究還是變成了殺伐,內心的平靜也終究無法平息這些編鐘魂魄的炮鳴。
熊貓2的出現及成功,顯出了導演的巨大野心,這也是好萊塢,甚至是整個美國的巨大野心。
當我們看完第一部大呼過癮的時候,已然習慣了好萊塢式的中國元素。影片的繪畫,配樂,動作,形勢無一不是充斥著中國元素,開篇的皮影戲,煙花,燈籠,編鐘,太極。還有那不凡的多處華麗的配樂,甚至大有張導陳導的風範。
這一切莫不是信手拈來的。
像極了驕傲的孔雀,從我們不在意的煙花中嗅到了火藥,從禮樂編鐘中熔鑄大炮。再拿這些來打敗煙花的發明者,編鐘的創造者。一切都彷彿是信手拈來。而我們自己,則如那蒼白的熊貓,自己的出生地被佔領,無奈的臣服。
導演早就看到了大有前途的中國文化,並非美國那些現有的東西所能比擬,索性拿來一些,做成美國好萊塢的大炮朝著我們自己轟鳴。但我們甚至還不如那些動畫人物,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文化被別人拿來做毀滅自己的武器,只是一味的看熱鬧,看看皮影,看看熊貓。呵呵,那是人家外國人做的。
終於導演也沉不住氣,放出第二部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自己:我就是那隻孔雀,用你們自己的文化,做成我的文化大炮,轟響中國,轟鳴全世界。而你們居然到這份上都沒有危機感。哈哈,先跟你打兩下,驕傲的你會告訴我,論文化,你不如我。這我懂,但我可以用你的文化打敗你自己。
甚至同那只可憐的犀牛一樣,至死還不明白為什麼會失敗。
現在的你可以鬥爭,可以反抗,但再不覺醒,恐怕只能期待動畫片裡奇蹟了。
尤其是,這些所有的中國元素的核心,是一隻看到參禪平靜只會說酷的熊貓。這一切的核心,這隻熊貓的真本,還是好萊塢,還是美國人的那股文化。中國元素太過古老,如果一味的使用,發展,只會慢慢的衰老。美國追求精神,恰恰是這一支的興奮劑,所有的中華元素都圍繞著美國核心,問他應該怎麼做,期待他來拯救中國,拯救世界。去期待他發生奇蹟。
當然,或許是我想的太多,但90分鐘緊湊的內容會出現這麼多並不太合群的橋段,總有些問題吧。
總有那麼多人,看著螢幕上的東方大炮,朝著我們自己轟鳴,而我們自己,卻從來沒有明白過。
我想到了184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