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raHu
2011-06-07 07:22:40
愛是手心渺渺的火光
曾經被186min的時長怔得遠遠逃離,曾經靠在旋轉椅上因為緩慢的進度焦急,曾經在別人的筆下看到過《只有你》的歌詞被戳得胸口泛疼。我與《暹羅之戀》,錯身而過很多次,彼此遠遠觀望無限拋離,相見卻未有任何驚天動地。
平淡地看完,十分滿分打七分。還在心裡想是否過於厚道。
畢竟我寄予太多希望,卻在平淡的幸福面前,難免顯出急躁和膚淺。
成長類的電影很多。如果說《關於莉莉周的一切》的感覺是黑暗的幕布底下長著生有倒刺的藤蔓,《暹羅之戀》則更像是牆上的常春藤。
無聲無息地蔓延,是龐大的溫柔與安寧。
看電影的習慣,是看見喜歡的細節隨手寫下來。於是,直到關閉視訊,我才發現手下滿滿一片,驚覺導演的細膩用心以及影片出色的完整性——隨處可見的暗示,如布料上隱秘的針腳,錯落雜成,無限美好。
Part 1 阿嬤→Mew 愛是暖意
一開始,是坐在門口,倔強地抱著書包,不能理解父母為什麼拋下自己的小小少年。
電影裡的Mew是從小被孤獨養大的孩子,父母的離開讓他跟著年邁的阿嬤生活並獲得對音樂的熱愛,從阿嬤那裡他學會了用音樂傳遞情感,但情感若失去指向,音樂也只不過是一種不可明說的自我傾訴。
慶幸的是,音樂中的愛,並非投向虛無。
可以輕易看出阿嬤對Mew的寵愛,在Mew指責【阿嬤真自私】的時候,她斂起笑容只是輕輕地拍了Mew的肩膀,幫頭上被吐了口香糖的Mew剪頭髮,教Mew彈奏鋼琴用音樂傳遞愛,在Tong離開的時候和Mew交換的鼓勵的眼神,在Mew的父母缺席的聖誕演出上拿著相機為Mew和Tong拍照,以致去世之前「離開的那幾天」。
阿嬤像是一個不朽的童話,代表的是童年時代點點晨曦,給年幼的孩子帶著溫暖上路的理由。於是,Mew才在阿嬤的琴聲里懂得了——「阿公說他想阿嬤了。」
阿嬤是Mew的愛的啟蒙書,言語中透露的她與阿公的愛情,在老房子中對去世的阿公的等待,被刪剪的片段里彌留之際抱著Mew溫暖的笑意……她給予Mew的是一種柔和而堅定的陪伴,因而在阿嬤去世之後,Mew會感到無限的寂寞。
讓我感覺最美的片段,是阿嬤說的那句:「亂彈些什麼?你這樣彈,會把阿公的琴弄壞的。」電影在此處恰到好處地給了鋼琴一個特寫——古舊的樣式,泛黃而脆弱的鍵盤。
「如果哪天,你爺爺回到這個家,沒有人在了,他會很寂寞的。」就是這樣一句話,小Mew好似理解地抿抿嘴角低下頭,還有那隻不自覺放上鍵盤的手。
於是,愛傳達到了小Mew心上。
那份暖意,開始啟程。
Part 2 Mew→Tong 愛是靈感
不僅僅是那些為你寫下的音符,也不僅僅是那些為你綻放的笑顏,那聲終曲般的【謝謝你】此刻也微不足道。愛是穿透空氣撲面而來的靈感,甚至能發出嗖嗖的風聲。
Mew所打動我的,一直是他很純澈的情感。
幼年尋找禮物的遊戲,被分散在各地的木偶讓他感到神奇和高興,藏有最後的木偶鼻子的樹被整棵砍走,Mew說的一句「這樣就夠了」其實最最打動我。夠了,是因為有Tong這個朋友而感受到的滿足,在之後的回憶裡「小時候寂寞是因為沒有朋友」發生在Tong離開之後,也就更能說明此時的小小幸福。
為了Tong寫的歌,誰都看得出公演的時候他表露在外的情感。親吻中揚起的頭和之後藏不住的笑容,愛在他的周圍建立了看不見卻真實存在著的磁場,而Mew對這份愛情始終是懷著最初的姿態的——青澀、甜蜜且方向一定。
但即使是這樣的Mew,也會不能免俗地在一句「愛他就要讓他幸福」面前敗下陣來。不能再見面,不能再聯繫,不能再歌唱,不能再愛。
在街角的一次錯過,在公演見到Tong之前的失落,在最後分手以及受到木偶鼻子時候的強顏歡笑,以及最後給木偶裝上不合適的鼻子卻弄壞木偶的臉,坐在地上悲傷地哭泣著說「謝謝你」,都能感受到他不染纖塵的情動。
似水流年中,在孤單里成長起來的少年,對溫暖的趨近以及被動的一次又一次告別,都在昭示著Mew對寂寞的宣戰。輸贏已經不再重要,青春的日子裡有過的花火,足以託付一句帶淚的感謝與珍重。愛是一剎那的選擇與不能選擇,在兩者的鋪排中迎來更加寂寞的未來,和成熟到能夠面對並打敗寂寞的自己。
Part 3 Tong→Mew 愛是本能
「我不能和你在一起了,但是這並不代表我不愛你……」
比起Mew的冷靜,Tong在這份超世俗的愛里,處於一種迷惘的禁地。像被包裹在潮濕的霧氣里。小時候就不由自主地保護Mew,重逢後小心翼翼地安慰和陪伴。Tong的愛情其實遠在愛情之上,是一種混雜著憐惜的撫慰。
小時候因為保護Mew被打成熊貓眼,帶墨鏡還要耍寶逗他開心,被媽媽問起就口徑不一地扯謊。Tong的感情從一開始就接近於一種「跟著感覺走」的狀態,沒有粉飾和深度思考,所以才會對自己的性向感到恍惚,如困獸一般哭泣與掙扎。
印象最深的還是在被問及是否是Gay的時候,Tong的那一次爆發。對Ying毫無道理的指責與粗暴,甚至於侵犯。卻在Ying悲憤地抓起他的手摸向自己胸口時候感到驚慌。最後像一個孩子似的靠在Ying的肩上尋求安慰。
Tong無論對於愛情還是親情都一樣的懵懂。理解了媽媽之後,幫忙整理聖誕樹,掛木偶的時候小心翼翼的樣子完全就是一個涉世未深,對自我和週遭世界有著巨大的不確定的孩子。但他畢竟還是那個依循著內心前進的Tong,在木偶男孩和木偶女孩的選擇上,他雖然猶疑,卻也做出了應答——聖誕節的出門,從Donut對他遲到的嗔怪(6:30的邀約,而Mew的公演在8:00)中可以看出他的選擇,本身就是與Mew的再次會面。
而對木偶鼻子的執念,更是一個從小到大的延續。即使木偶的價格從750跳到1350,他的念想卻沒有過一絲偏離,他要用愛去彌補遺憾,用愛去創造一個完整。
——哪怕完整,有時候並不代表完美。
Part 4 媽媽→Tang、Tong和爸爸 愛是堅強
比起因為女兒失蹤,沉浸在自責里而終日酗酒以致傷及脾臟的爸爸,媽媽的感情始終是隱忍而強大的。
已經並不少見的「慈父嚴母型」的家庭,卻總在最後一刻心軟投降,比起一味埋怨和痛苦,更執著於靠自己的力量讓一切好起來。對Tong極致偏離的重心,即使上學放學都要親自接送,在那一個Tong未歸手機又留在家裡的晚上,她徹夜尋找,最後趴在方向盤上哭泣。而對於身體和精神都屬於崩潰狀態的丈夫,面對「又忘了什麼了?」的反覆提問,卻始終給丈夫準備極好的飯菜和藥片,自己吃著冷硬的剩飯。看似對女兒的失蹤緘默,卻會在目睹丈夫失態地酒後痛哭之後,在女兒的房間徘徊,最後抱著枕頭堵住脫口而出的嗚咽哭泣。
影片裡,有很多個媽媽失神發怔的鏡頭,在看到Tong與Mew接吻時,在被June問起是否認為Tang已死時,在看到被丈夫弄碎的沒有Tang的家庭合照時。她的脆弱僅僅只是在這樣的罅隙里見縫插針,因為要支撐起丈夫和兒子,她沒有軟弱的權利。
其實過於堅強,有時也成為彼此傷害的契機。
影片傳遞出來的,也是這樣的訊息。因為媽媽的強大和爸爸的軟弱,兩人的溝通始終存在斷層,而從June所說的爸爸並沒有停止酗酒可以看出,其實,令他痛苦的不僅僅是對Tang的失蹤的自責,也是與妻子的疏離,甚至是溝通的障礙。於是,在妻子每一句「她不會回來了」之後,爸爸所回應的,都是近乎仇恨的眼神。
醫院醒來之時,爸爸看著飲料里一直蟲子緩慢而堅強的重生,是一種新生的勇氣。而最終推動事情發展的,是妻子對他的照料。是在那樣的理解中,他才拿起勺子開始進食服藥。
媽媽的愛是有厚度的,堅韌而確實。她所缺乏的是一種彼此的交互。
Part 5 Ying→Mew&Tong 愛是付出
Ying大概算是所有人物中我最寶貝的一個。她是所有少女的化身,我直覺中用來形容她的詞語只有「純善」這麼一個。
從Mew到Tong,她一直懷著少女最美好的心思在等待和努力著。
一本《愛情魔力寶典》讓她做盡了各種各樣的傻事——偷Mew的帽子,拿出裡面的頭髮縫進小熊里,戒食豬肉三天,把他的鞋放倒,絞去99朵玫瑰的刺,甚至錯以為小熊真的控制了Mew嚇得扔掉了玩偶。即使家人和鄰里都在說她愛慕的男孩是個Gay,即使他對她的心意從未知曉,即使在告白之前聽到了Tong母親與Mew的談話,即使在最後,她也只是另一個負責穿針引線的木偶。
她因為偷聽到Tong母親讓Mew離開Tong的請求,失魂落魄到回到房間,撕去牆壁上所有偷拍Mew的照片,扔掉小熊玩偶,顫抖得淚都無法流下來。
她因為Tong的錯怪和唐突不停掙扎,受到了不禮貌的對待之後還溫柔地用手將他的頭放在肩上。
她因為Tong買不起整個的木偶跪下來,向玩具店的老闆撒嬌,請求只買木偶的一個鼻子,成功之後對著Tong揮舞戰利品,笑得一臉陽光。
她帶著Tong去看Mew的公演,和他牽著手擠進入群只為接近Mew,在Tong無意識放開手之後轉身離開,然後在朋友面前失聲哭泣。
我想再也不會有這樣的女孩。當自我意識空前釋放,矜持使我們開始計較得失,面子變成一件天大的事,誰還有時間勇氣去在乎去認真去投入一場鏡花水月的單戀?又有誰會單純到愛上兩個相愛的男子仍然堅持著讓他們靠得更近,假裝不知道,最需要療傷的是自己。
我想這樣的女孩永遠都會有。就像饒雪慢說過的那句:「沒有人永遠17歲,卻永遠有人17歲。」年少而懷有童話情節和女生前撲後繼地到來,用最簡單的心思去實踐對愛情最初的練習,即使被時光的車輪碾成碎片也要醞釀出一個最燦爛的微笑。
因為沒有什麼比戀愛更加美妙。
我們都知道。
Part 6 June/Tang(?)→Tong一家 愛是調和
「我在想,你們怎麼過聖誕節。我非常相信,就算我不在,你們也會過的很好。因為這裡有愛!或許有時因為太在意家人,偶爾有小摩擦。但我相信,你們以後會明白的,家人之間的關愛是對的,是出於善意的!我們都因為愛犯過錯誤,值得慶幸的是,這都是為了我們所愛的人,不是嗎?生命中總是給我們很多機會,讓我們從頭再來,改正我們曾犯下的錯誤,希望你們一直能夠保持這份真愛。謝謝你們讓我知道什麼是愛,我們有緣再聚。」
我始終堅信著June和Tang是一個人,卻不是因為相似的那張臉。
導演在細節上下足了功夫,從June和Tang一樣的喜歡把嚼過的口香糖拿來繼續嚼(逼著Tong嚼或者自己嚼),還是在和Tong父親談論照片故事的時候說出的往事,June的家鄉正是Tang當初走失的森林的所在,最特別的是在醫院裡June媽媽完全一樣的坐姿,都在指向同一個出口。June和Tang,應該是一個人。
而我對June家庭的理解,回歸到June編的那一個被入營救失去記憶的故事上,即使很俗套,但我仍然相信是真的,因為June始終若有似無的眼神和笑容。
其實June是一枚繡花針,她縫合樂隊的缺口,指出Tong家庭的問題所在,看穿Mew和Tong之間的點滴情愫,對拯救爸爸和媽媽對Mew、Tong之前的感情的干涉有著自己的見解,並且促使許多「也許」真正成為「後來」。
她有很好的空間掌控。在不同的場合里忙碌與思考,在回家的時刻專心於自己的想望,完全的放鬆,輕盈的姿態非常美麗。
導演借她的信直白化了影片的主題,就如同讓她舉著一盞燈,照亮黎明之前一小段萌動的黑暗。而她自己,同樣在這樣的光明之中找尋到了方向,放棄出國,回到清邁,回到關懷與愛棲息的角落。
電影不比小說,畢竟是影像化的東西,誤解和疏忽在所難免。我們只能盡力去通過這186min的電影去映射出自己內心的一個角落,借用一組組的鏡頭,定格下一場回憶,或是思考。
而愛,是那樣簡潔而精準的回力鏢。它清清楚楚地記錄了歲月的走向,成長的走向,我們的走向。
無論怎樣的變遷,最終都使我們擁有了美好的笑容。它是手心邈邈的火光,在每一個風吹起的時候,因為我們努力保護的姿勢,才越發顯得珍貴而明媚。
你相信嗎?
其實愛和我所寫下的東西不一樣。
真的,因為它不是單程車。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