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心鎖--Sarah's Key

莎拉的钥匙/隔世心锁(港)/萨拉的钥匙

7.5 / 18,021人    France:111分鐘 | USA:111分鐘

導演: 吉爾巴克貝納
編劇: 吉爾巴克貝納
演員: 克莉斯汀史考特湯瑪斯 Melusine Mayance 尼爾斯艾列斯鐸 米歇爾杜查索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雨夜飛行

2011-06-11 04:57:20

殘酷歷史下的無常命運


       非常欣賞這部電影的中文譯名,相比較於直譯成「她的名字叫做莎拉」,「沙拉的鑰匙」不但突出了電影關注的重點,而且帶給我們無限的思考和感悟。

       鑰匙,不僅是莎拉逃出難民營的動力,也是莎拉懊悔一生的根源所在。

       年幼的莎拉和父親、母親在難民營湧動的人群里隨波逐流,手裡卻堅定地握著那把鑰匙。她以為那把鑰匙決定了弟弟的命運,所以不顧一切地從難民營裡逃出來,費勁千辛萬苦回到當初的家。但是就在她打開櫥門的那一刻,莎拉的心門從此以後再也無法打開了,以後的生活,悲傷和懊悔註定如影隨形。

      其實如果當初莎拉沒有把弟弟鎖進壁櫥裡面,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家四口人全部死在難民營裡。莎拉還是年輕的,她不知道在殘酷的現實條件下,自己手中的鑰匙根本無法左右一個人的命運。即使這一刻你把他從苦海中救出,下一刻他也許又跌進刀山火海。

      在那種反人類的歷史背景下,「莎拉的鑰匙」就像徵著平凡人對抗悲慘命運的殊死搏鬥。一個人縱使能夠奮力掙出黑暗的魔爪,但等到黑暗褪去,甚至很多年以後,身體上以及心靈上的瘡疤仍然會隱隱作痛不能逝去。

      編劇以一把鑰匙為引線,帶出對那個時代的反思,是事半功倍的。我們常常聽到或看到二戰時期我國或者外國種種慘絕人寰的事件和場面,卻不易為之所動。但是當我們把自己代入到那個時代下一個平凡人的處境中,切身體會到那種拼命反抗卻無能為力的境地,那個時代的殘酷可怕才能真正令我們感同身受、冷靜思考。

      電影中關於那個時代下的人性、親情,以及當代年輕人對那個時代的認識不夠嚴肅、深刻等方面也值得深入思考。如果我們不能夠深刻地了解歷史,清醒地認識以及沉著地應對潛在的危險,那麼那個黑暗的時代也許還會捲土重來。

      也許就是明天,你的手裡就會握著「莎拉的鑰匙」;也許就是明天,你就會被鎖在黑暗的壁櫥里忐忑、恐懼地等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