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比利小英雄--PELLE THE CONQUEROR

征服者贝莱/征服者佩利/征服者佩尔

7.8 / 8,853人    157分鐘

導演: 比利奧古斯特
編劇: Martin Andersen 比利奧古斯特
演員: Pelle Hvenegaard 麥斯馮西度 Erik Paaske Bjorn Granath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iffani 湯蒂夫

2011-06-12 05:27:49

一個來了太晚 一個來了太早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很榮幸,這部電影成為了我上海電影節的開幕片。整個157分鐘體現了導演對整個電影劇本的駕馭,以及節奏的掌控能力,實屬不易。

電影據說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最後這個主人公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工會代表,這個現實結果為這部電影結了一個美好的尾。

Pelle的演員真名也叫Pelle,他一出場便帶著淡淡的傷感望著霧濛濛的海邊,然後就是老戲骨Max von Sydow飾演的父親睡意朦朧地向Pelle灌輸這「新世界」的美好藍圖。從這一刻起父親和兒子的性格與形像已經躍然而出,為之後兩人在對待事物上的反差作了鋪墊。

I. 入石頭農莊

父親在碼頭上向工頭推銷自己,然後一直嘮叨著「不要急著接受先得到的機會」,可是所有人都以父親年紀太長,兒子年紀太小的理由直接拒絕了他。「你來得太晚了!」一個包工頭和父親說到,也說盡了父親的一生。最終這對父子被石頭農場的工頭拾去,開始了他們在丹麥的生活。

在農場暗無天日的勞作中,父親原本的美夢成了炮灰。作為瑞典來的勞工,父子兩人受到了學徒以及其他工人的欺負。Pelle在一次偷奶之後受到了來自學徒的霸凌,父親唯唯諾諾還不如工頭Erik,只是一次一次的退讓,而Pelle則這樣的壓迫欺凌中長出了一顆勇敢堅強的心。

II. 陷石頭農莊

石頭農場就是一個小世界,裡面每個人都有故事。工頭Erik存錢打工為了一償征服美洲新大陸的夢想,「先到美國再到荷蘭然後到中國」,Erik總是這麼念叨,說2年之後春回大地的時候就是自己坐上船前往美國之時。但他還是失敗了,自由如他,一心想著馬上脫離苦海,總是一次次觸及包工頭底線,為所有苦難的勞工出頭。最終包工頭脅迫將要扣除所有的工錢,讓這個無畏者的理智崩潰——沒有了工錢就沒有美國,於是他將鋤頭看向包工頭,但是自己卻被從天而降的石頭砸成了痴呆。他就像《飛躍瘋人院》的主角一樣,把自由的理想帶給所有人尤其是Pelle,但是自己卻無法倖免,落得了悲哀的結局。

包工頭和助手看似代表了「權威」和「勢力」,欺軟怕硬,可以說在電影的前半段代表了「壓迫」這一惡勢力的符號。但是在Erik痴呆之後,包工頭居然成為最照顧他的人,而Erik也只聽他的話,看著他們牽手在集市中給所有人一種窩心的溫暖。最後包工頭帶著Erik離開,也像徵著石頭農場「權威」階級的換血。我們都知道他們去的不是美國,他們到的地方可能比石頭農場更黑色。

農場主和夫人的故事則更黑暗扭曲,夫人和Pelle哭訴自己帶著萬貫嫁妝下架丈夫,讓他成了老闆,但他卻花天酒地,變相虐待夫人,四處留情,直到最後他染指夫人的親侄女才讓夫人忍無可忍,最終閹割了他。這條線索的故事中,侄女在河邊清洗衣服這一幕讓我影響深刻,農場主用著淡漠地眼神看著她,充滿著自負和得意,與閹割後他毫無神采木訥地躺在沙發上吃著點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閹割這一事件也讓夫人擺脫了怨婦的形象,她把「嚎叫」留給了丈夫,把尊嚴留給了自己。這伴隨著包工頭「權威」的瓦解,象徵了石頭農場新主人的誕生。

關乎私情的情節還有那對不相稱的戀人了,他們珠胎暗結,階級和門第差異先後謀殺了他們的孩子和他們自己,但在我看來他們死於勇敢,雖然他們的結局成為了悲劇,但是也給Pelle一種啟示和鼓勵,這也是他成長路上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

III. 出石頭農莊

石頭農場的故事推動著兩個主人公開始分裂,他們自生也在這些鬥爭、變遷和發展中成長了起來。父親對於家庭以及妻子的渴望,最終讓自己淪為了一個笑柄,也因為這份渴望,他最終選擇了與胖女傭karna的結合而不是和兒子一起冒險世界。而Pelle學會了反抗,學會了展現,學會了追尋。他用勇氣讓同學們給他尊重,用智慧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用正直為捍衛自己的純真,用理智選擇了最正確的道路。

在電影的後半段,父親已經和當初船上的夢想家截然不同,尤其是在得知與自己交往的寡婦的丈夫回來之後,他最後的美夢轟然崩塌,打算用酒精麻痹自己。Pelle在那時表現出來的堅強和勇氣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完全準備好了的征服者:在心理上,父親的崩潰,同學的欺凌都能讓他失去他的勇氣和決心;在身體上,他也可以以一敵五,甚至騎在牧師孩子身上猛打一頓。在他迷迷糊糊地成為助手之時,Erik的離開讓他恢復了清醒,他深深地明白自己想要的東西,那個他從他的好朋友Rud身上看到了的東西,那個他在兩年前就開始朝思暮想的東西。於是他絕絕地離開了沒有未來的石頭農莊,早早地開始了自己的夢想實踐。

父親來得太晚了,晚到沒有能力和時間去為一個夢想做準備,沒有能力和時間去開始一個新的夢想,沒有能力和時間去接受夢想的破滅。所以他留在了石頭農莊,把夢想留給了年輕的Pelle。Pelle來的太早了,小小的年紀就親身體會了人間的各種變遷以及冷暖,他的心已經是一個強大的勇士,等著征服這個世界。他有時間去夢想,他有時間讓自己更強大,他有時間去闖、去碰、去失敗。

在影片的最後,冰雪漸漸融化的海岸上,他帶著他滿滿地青春和勇氣,伴著漸漸靠近的汽笛聲,離開了父親。和《400擊》的象徵意味似而不同,這是一個勇士、一個征服者的啟程,每一步都是勇氣和無畏,就像正要到來的春天一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