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都會--Metropolis

大都会/科学世界

8.3 / 188,029人    153分鐘 | Germany:210分鐘 (premiere cut) | Germany:93分鐘 (re-release version) | USA:114分鐘 (25 fps) (1927

導演: 佛瑞茲‧朗
編劇: Thea von Harbou
演員: Alfred Abel Gustav Frohlich Rudolf Klein-Rogge Fritz Rasp Theodor Loo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喵小嗚

2011-06-15 23:58:40

未來的理想城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怎麼說呢,看了那麼多影評分析了那麼多東西,卻發現,打動不了我。有道理,卻覺得牽強。

給這部電影五星的理由,是因為導演的想像力。1927年,和現在差了近百年了。

前一陣子,腦子裡構思著一個未來的理想城,它應該是個金字塔的城市,雙金字塔。對於地面之上,是個正的金字塔,階級越高的人活在越高層,階級越低的人在最底層。而人類的其他活動,則發生在地面之下,是個倒金字塔形式,出於對土地的利用率問題,地下城市的發展越來越成熟,以致於人們最終的活動都在地下進行,購物,夜總會,各種活動。而地上,是生活的空間,階級高的人們享受著陽光和空氣,階級低的人們則在暗無天日的地面層活動,終日不見陽光。本以為,這會是很brilliant的想法,甚至,想著可以用於我的畢設。看過電影之後,才發現——原來 ,一百年前的導演已經構想出這麼一個終極的大都會。

所不同的是,我所幻想的理想城,人們居住都在地面之上,地下是用於活動的,這樣,就必須解決垂直交通問題,高階級的人們必須穿過低階級人們的住所才能到達活動區,那麼,勢必有功能與流線的混亂。而且,用什麼樣的標準來界定高階級的人類和低階級的人類呢,又有什麼樣的一個體制呢。

對於電影裡對階級的劃分,是分成腦力活動者和體力活動者。不禁納悶?這樣劃分,是不是太簡單了些?而且,對於那些有腦力的體力活動者,或者沒腦力的腦力活動者來說,這樣的劃分必定導致最後整個腦力活動階級人類的腐化和墮落,就猶如長期的承襲制度一樣。(其實,只要有一個腦力活動的管理者弱智了一些,就可能導致整個metropolis的崩潰(這一點是不是和以前的帝國滅亡類似呢)

而且,導演有意的將體力活動者渲染成很誇張的人體機器人,整個工人活動的場景,就猶如一群機器人活動一般,人們沒有思想,沒有靈魂(或許,是因為他們成天體力睏乏而導致的?)儘管,有影人說這和納粹時期的人們,還有WG時期的人們是一樣的。但是,這些畢竟都只是一時的勢頭,過了這些勢頭之後,總有人覺醒,總有人拉著其他人一起覺醒,而改變這種狀況。也就是說,導演這種單純的兩極化是不成立的,只是,為了電影場景的渲染,為了大都會的構築需求而生的。

那麼,未來的人類是什麼樣的一種狀況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