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打不倒的勇者--Invictus

成事在人/不败雄心(港)/打不倒的勇者(台)

7.3 / 167,957人    134分鐘

導演: 克林伊斯威特
編劇: 約翰卡林 安東尼培克漢
演員: 麥特戴蒙 摩根佛里曼 史考特伊斯威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吭聲

2011-06-16 16:24:01

恕近於道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從古稀到耄耋,本是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年紀,卻老當益壯,進入了演藝、導演事業的井噴期,佳作迭出。這位魅力無限的老牛仔近幾年的創作,總是在水準以上,不時給人驚喜,最新的這一部《成事在人》也沒有辜負觀眾的期望,宏大的命題,綿密紮實的敘事,不疾不徐的節奏,淵深闊大的情懷,正體現了其臻於化境的導演功力。

嘗試突圍

晚年的伊斯特伍德堪稱神奇,他在保證拍片的高效率的同時還保持了高質量,如此密集的拍出好片,真是不可思議。最讓人佩服的是,他還不玩短平快,不製作小品,近幾部片子如《神秘河》《百萬寶貝》《換子疑雲》,包括這部《成事在人》,片長都在兩個小時以上,讓劇情充分發展,讓人物性格充分展現,讓影片主題從容浮現,壓住陣腳,節奏慢悠悠,穩紮穩打,但是在藝術把握上卻又穩准狠。伊斯特伍德看似平實的鏡頭語言,總是能讓觀眾不知不覺入戲,在並不著力煽情的劇情中感受到熱血。

伊斯特伍德是一個嚴肅甚至古板的導演,其手法一向比較正統,不像庫布里克那樣越老越ROCK,年高德勛、火氣消弭後的伊導走的是穩中求升的路子,期待他衰年變法、風格一新是強人所難,不過寸進也是進,在新片中他還是在幾個方面嘗試了藝術突圍。《成事在人》和以往的作品相比,有幾個新的特點:將視野從美國拓展到了非洲,題材走出了國門,影片根據約翰·卡林的作品《與敵人戰鬥:納爾遜·曼德拉和一場改變國家的比賽》改編,展現了一個美國導演眼中的南非總統,在客觀史實的支撐下,影片可信度很高,對於不了解南非、不了解曼德拉的觀眾來說,此片具有歷史知識普及的功效;影片的敘事格局超越了以往所有作品,因為主角是一國總統,一舉一動都牽涉到廣大國民的福祉,和牛仔、拳擊手、母親等為了個人事務奔忙不同,這位總統是為了一個國家在拚搏,片中一個保鏢問起曼德拉家人,曼德拉回答說他的家人有四千二百萬,是全體南非人民。以前的主角都是小人物,心憂眼下,而這次的主角是大人物,心憂天下,人物情懷有天壤之別;片中體育和政治融合無間,人物通過體育達到了宏大的政治目標,一場比賽的勝利也是一個國家的勝利,比起一般的體育勵志片,此片氣度更弘、境界更大;導演在鏡頭的運用上更為開闊大氣,廣角鏡頭、全景鏡頭、航拍鏡頭比較頻繁,和片中的國際體育賽事是合拍的,另外,為了照顧馬特·達蒙的身高,仰角鏡頭也時時出現;音樂的地方特色濃郁,例如,片中球員們坐船去羅本島參觀的時候,南非本土風味的歌聲響起,既原始又優美,除了音樂,音效製作也十分出色,如最後一場大戰,雙方進行野蠻角力,整個球隊的粗重氣息悶聲如雷,令人對橄欖球這一「紳士的流氓運動」有了深切的感受。――當然,片中也有不變的因素,即伊斯特伍德一以貫之的對正面價值的宣揚,以前是牛仔的正義、拳擊手的尊嚴、母親的大愛等等,此片則是總統的寬容。

雜交優勢

伊斯特伍德其實並不太了解曼德拉,他說:「我對曼德拉略有所知,但知之不詳。他經歷過牢獄之災,贏得了南非總統的選舉,這些我是有印象的,但是卻從未聽說橄欖球球賽這件事。當劇本送到我手中時,我對這個故事很感興趣,然後我閱讀了約翰·卡林的原著小說。我相當佩服曼德拉的政治遠見以及他所做的一切。不僅僅是他離開監獄之後成功當選為南非的總統,而是他並沒有對陷害他入獄的人抱有懷恨之心。在我看來,這是不可思議的。他總是知道自己要怎麼做,而他也總能成就他想做的事。」而伊斯特伍德要做的,是如何成就一部傳記電影。曼德拉做過的事情太多了,如何選材,確實令人頗費躊躇。在體育題材方面駕輕就熟的伊斯特伍德,乞靈於世界通用的語言,球類運動,他讓政治與體育在片中聯姻,雜交出一個切口小縱深大的另類政治片。

雖然說的是一支飽嘗敗績的橄欖球隊奪得世界冠軍的故事,但是本片體育勵志只是作為候補主題,偉人在歷史的緊要關頭的偉大作為才是影片的著力點。伊斯特伍德從曼德拉麵對的治國難題和自身的安全威脅兩個方面來塑造這位偉人。治國方面,突出其四兩撥千斤的高超政治手腕,不動如山、風雨之中自安然的深沉政治智慧,以及著眼長遠的政治謀略。伊斯特伍德為此設置了幾個關鍵情節。表現其果敢的:力排眾議,阻止了黑人們廢除南非跳羚隊的隊服隊徽行動,把排白(白人)的苗頭扼殺,斬釘截鐵的終止種族仇恨的惡性循環;嘆服其兵法的:要求球隊下到學校,輔導孩子們打球,這一招看似閒棋,耽誤了隊員的緊張訓練,還降格了國家隊的崇高地位,但是卻大有深意。他要求球隊承擔起社會責任,讓這些球員不僅僅具有商業價值,還實現了其社會價值,此舉無疑提升了隊員的責任感、榮譽感、使命感。歌頌其堅韌的:導演深知,曼德拉作為一個政治領袖,不可能對球隊的技戰術會有什麼精到的見解,所以著力強調其對球隊的精神改造,安排了這樣的場景:球員訓練間隙,被組織去參觀曼德拉在羅本島坐牢的牢房,隊長和隊員們見證了一代偉人是經歷了怎樣的磨難才變得偉大,其打不到、壓不垮的強大的意志感染了球隊的每一個人,總統成為了球隊的精神領袖。影片後半段,伊斯特伍德用一個輕巧的細節點明了曼德拉努力的成績:當曼德拉看到黑人保鏢與白人保鏢一起玩橄欖球時,驕傲的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你還覺得我對橄欖球下的心思沒用嗎?」另一方面,安全威脅則通過三次有驚無險的場麵點到為止。第一次是曼德拉早上散步,一輛來路不明的車子緊緊跟隨,似乎有所企圖,兩位保鏢高度戒備,車子停下後扔出一捆報紙,原來只是郵政車而已;第二次是兩位保鏢早晨照常來迎接曼德拉,卻發現總統大人倒臥在門口,難受的蜷曲在地上,難不成中槍了?後來查明原來是勞累過度,昏倒了;第三次是決賽開場後,曼德拉親臨現場,一架未經許可的飛機飛臨球場上空,令人疑心是來搞恐怖活動的,然而飛機安然飛過,機身上寫著:好運跳羚隊。雖然真正的危機都沒有爆發,但是那種隱隱的威脅總是陰魂不散。球隊奪冠的緊張和保鏢隊護衛的緊張交織在一起,極大的增強了影片的張力,導演也藉此凸顯了曼德拉在威脅環伺中的淡定從容。――從這個輔線可以看出,伊斯特伍德不但在片中實現了政治與體育的雜交,還嘗試了政治與懸疑、動作的雜交,有效的避免了全片僅僅圍繞一場賽事所帶來的單調感、單薄感。

影片的選角也值得一提,要表現偉人,當然要選擇夠份量的演員才扎得住台型。老戲骨摩根·弗里曼經多年的積澱,演技早已爐火純青,什麼角色都能手到擒來,飾演曼德拉是他多年的夙願,且又經曼德拉本人的欽點,自然是不二人選。當保鏢、秘書、球隊隊長皮爾納等人對總統側面評價時,自然無需費力。在正面表現這位領袖的時候,面對人山人海的公眾場合,弗里曼一出現就鎮得住場面,能夠散發出一位國家領袖的強大氣場和一位傳奇人物的魅力。弗里曼為了演好這位大人物,曾特意到南非和曼德拉生活了一段時間,著力模仿其言行。弗里曼在片中的表現,可以說是模仿與表演的結合,達到了形神兼備的效果,也算是一種雜交優勢。 

一種境界

要呈現一個人如何偉大,自然要說到境界,片中曼德拉反覆提到19世紀英國詩人威廉·歐內斯特·亨利的一首名為《不可征服》的詩,詩中說到「我,是我命運的主宰。我,是我靈魂的統帥。」――這首詩被他奉為座右銘。所謂知易行難,一般人把這幾句詩歌在嘴裡唸唸也就罷了,而這位總統卻是知行合一的。關於「靈魂的統帥」之說,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曼德拉在羅本島監獄經受了27年漫長的痛苦折磨,在似乎見不到曙光的苦捱中,他沒有被那些迫害他的人壓垮,沒有放棄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直到守得雲開霧散時;另一方面,當他終於被無條件釋放,政治生命贏來第二春,甚至攀上了權力巔峰,他沒有被自身的負面情感所俘虜,沒有報復那些迫害過他的人,反而邀請他們一起來建設國家。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而這位總統的胸中足以行駛航母。可見,曼德拉是一位典型的仁者,而仁者愛人,曼德拉的施政、為人,走的都是親民路線。他對他人的體貼、尊重可從幾個細節看出:在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的時候,居然不忘給愛好甜食的白人保鏢帶太妃糖,而據這位保鏢說,前任總統只當他們是空氣;年事已高,卻竭力記住跳羚隊每個隊員的名字,在握手的時候一一認出,衷心祝福;當女兒對跳羚隊極力牴觸的時候,他嚴肅的教訓女兒不能小肚雞腸、容不下異己。――曼德拉的秘書說:對他來說,每個人都重要。這位偉人在恕道上的修養,非常人所能及,其海納百川、大肚能容的氣度可謂雲山蒼蒼、江水泱泱,總統之風,山高水長。

或許有人會說該片的主題很「讀者文摘」,卻不知寄寓了伊斯特伍德的良苦用心。前面已經提到,伊斯特伍德是一個很傳統的人。他在《父輩的旗幟》《百萬寶貝》等片中對「美國夢」進行了深刻的批判與反思,正是因為他見證了傳統價值體系的崩塌。然而,他卻在一個南非人身上看到了「光榮與夢想」,於是禮失而求諸野,對「非洲夢「大肆激賞,其熱血勵志與其說是老套陳腐,毋寧說是表達了一種對傳統價值回歸的渴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