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英俊的哈利--Handsome Harry

英俊的哈里/英俊的哈里

6.1 / 2,183人    94分鐘

導演: Bette Gordon
編劇: Nicholas T. Proferes 傑米薛利丹
演員: 史蒂夫布希密 Mariann Mayberry 艾登昆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信風

2011-06-18 17:45:54

用一生也難救贖靈魂之罪


哈里是位與世無爭的小修理行老闆,老婆早就12年前離婚而去,他孤身一人,無慾無求。酒吧的半老徐娘女服務生似乎很鍾情他,每每故意挑逗,言語火辣,但他不為所動,不冷不熱。

這樣的一個人,總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是身體有病,周圍的人不可能看不出來;如果是心理變態或者性變態,那也不會這麼寂寞無聊地低頭工作,自顧自地打發日子,或許暴露一二,早就天下週知了。

可哈里既沒病,也正常。突然有一天,一通電話打了進來,打亂了他的世外高人的修煉日子:原來,他30年前曾經作為航母上的海軍電工大副,參加過越戰,還是戰鬥英雄;他當年的一個老戰友身患重病,即將死亡的最後時刻,要見他一面,還要為當年他們共同犯下的罪孽做最後的懺悔。

電影就此開始了。一路看下去,竟然熱淚盈眶。看罷之後,超級認為劇本不像是人為創作的,裡面的對話和性格展露是那麼鮮明而生動,那麼自然而豐富,最大的可能,應該是根據回憶錄之類的真實故事改編的。不然的話,是無法編造影片中那些極其鮮明的性格對話的。

比如,哈里所見的第二位戰友——開發商那位,並跟他的妻子上床的那個——,短短的幾分鐘對話裡,那位戰友性格的展示,充滿了坦誠中的虛弱,真誠中的虛假,這些劇烈的矛盾面,竟然僅僅通過幾分鐘的對話,就被展示得淋漓盡致,如果不是事實改編,那只能說,編劇也太高手了,簡直不是人啊——是神仙!

電影描繪了哈裡的自我救贖靈魂之路,拍攝得相當深刻而真誠。雖然說,這不過是一部講述同性戀的電影,而本人對同性戀是十分反感的傳統認識,但通過這部電影,變得有些理解了。

原來,哈里在30年前的航母上,曾經跟一位戰友發生過同性戀戀情,而且情深意切,並打算永遠相守,直到終生。誰知道,一次洗澡的時候,同性戀人過於動作張揚,被其他戰友發現,哈里非常生氣,於是裝作被猥褻了的純男一樣,憤怒地跟其他戰友一起,狠狠毆打了這位戀人。在劇烈的毆打中,他們中的一人用電機砸殘了這位戀人的手,而這位戀人,原來可是一位鋼琴高手的。

此事過去了30年,他們這些行兇者和被毆打者,統統沒有聯繫。是因為後悔,還是因為羞愧?反正,其中的一位到了就要死亡的最後關頭,突然要見哈里,否則,他就覺得自己不能上天堂,會帶著罪孽走入地獄。

於是,哈里就奔向了老友的城市,見了老友最後的一面。然後,他決定逐個見當年所有的參與者,並爭取搞清楚到底是誰用電機砸了那位戀人的手的。調查中,好多人都指證是那位將死的戰友砸的,將死的戰友在臨死前也一口咬定是自己乾的,也正因為如此才後悔莫及的。似乎,最重的罪孽並不在哈里身上一樣。

隨著情節的進展,到了最後,終於見到了那位同性戀人。那位同性戀人竟然說:是你哈里砸的;正因為如此,才深深地傷害了我;而我原打算跟你終生相守的。

到底是不是哈里砸的,已經不重要了;但哈裡的嚴重傷害,是傷透了同性戀人的心。他當年的虛偽,當年的懦弱,當年的無恥,直接消滅了這位戀人的所有自尊和心靈,導致他的一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其實,關於同性戀的問題,在信奉基督教的美國,一直是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之所以會形成社會問題,就是因為基督教堅決反對同性戀的,尤其是基督教中的天主教,很保守,對此簡直是恨之入骨,視作仇敵和惡魔。幸好,美國具有一個偉大的社會制度——民主憲政制度,在同性戀者們長期的鬥爭之後,終於實現了同性戀合法化。但即使如此,基督教的世界裡,仍然對此噤若寒蟬,私下裡對抗不止。

可見,宗教這玩意有時候的確很糟糕。宗教的不寬容,對人類社會的殘害,是很嚴重的。但也必須看到,如果沒有基督教,今天的美國也就不是美國了,正是基督教融合了美國的廣大民眾,形成了人人平等的社會倫理,才建成了人類社會最偉大的社會制度的。

這真是個兩難的訴說。同樣的,電影也處在這個兩難中。哈里在電影中不斷懺悔,希望自己的靈魂得到救贖;而懺悔和救贖,卻正是基督教的基本精神。可他,竟然都是為了同性戀而在做這些懺悔和救贖的啊,這本身又是違反基督教教義的。

不管怎麼說,幸好本片不算做是同性戀電影。同性戀不過是個線索,電影深入反映的是人性的自我救贖過程。這個過程被刻畫得如此細膩而生動,真讓人覺得不像是美國電影了。

真正的好片子,值得一看。除去其中的一點同性戀味道讓人不舒服外,其餘的部份,絕對是精品。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