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四百擊 The 400 Blows

四百击/四百下/胡作非为

8.1 / 129,274人    99分鐘

導演: 法蘭索瓦楚浮
編劇: 法蘭索瓦楚浮 Marcel Moussy
演員: 尚皮耶李奧 Claire Maurier Albert Rem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鰥鰥

2011-06-21 03:30:15

第四百次定格


《四百擊》又名《胡作非為》,是法國新浪潮導演特呂弗的代表作。
    關於新浪潮,我喜歡它的特質:真實和個性。二戰後的一批年輕人開始對生命和社會的規律產生質疑,這一點和現在的我們仍然相像,也許在變化發展的時間齒輪旋轉的陰影之下,大多數年輕人都會有對政治對教條對傳統的牴觸和反抗。
    四百擊在法語中是一個俚語,意思是小孩要經常挨打才能成才,顧名思義,光聽名字我們就知道這是一個「胡作非為」的孩子挨打的故事。這是一部生活流影片,它似乎沒有完整的故事框架,始終以一些瑣碎細密的小事在牽引著觀者的心,以主人公下一步做什麼來調動觀者的興趣。主人公是一個十三歲左右的少年,明亮的眸子,瘦弱的身材,喜歡巴爾扎克,做著許多少年都曾做過的事:上課搗蛋,考試不及格,和老師頂嘴,逃課遊走在街上甚至離家出走。也許有人認為這不是一個好少年,可看看他的家庭我們又會對他多一些理解和共鳴,少年與母親和繼父生活在一起,母親背著繼父和他人偷情,在大街上擁吻被少年看到,繼父喜怒無常對少年的關切甚少,在家裡少年睡在客廳狹窄的走廊上,穿著後背破了大口子的睡衣。對於一個兒童或是少年來說,家庭和學校環境對性格和品格的養成十分重要,所以關於少年的離家出走和逃學就顯得趨於人性的自然了。
    影片中少年共有三次流浪:第一次是因為在課堂上搗蛋被老師罰錢,可母親和繼父只給他很少的零錢,於是少年對老師撒謊說母親去世,當謊言被有心機的同學揭穿,少年的父母怒氣衝天的來到學校,繼父還當著全班同學扇了少年一巴掌,於是少年離家出走一人在廢舊的工廠過夜,偷牛奶填腹;第二次是少年模仿巴爾扎克的文章被老師說抄襲於是被罰站,於是他選擇逃學;第三次是因為和一起逃學的夥伴商量並偷了繼父公司的打字機,變賣未果後偷偷歸還卻被發現,繼父親自將他總到警察局,後來少年被送到少管所,有一天趁踢球撿球的功夫逃跑。在三次流浪中,少年總是行走、遊蕩或奔跑在陌生的嘈雜的大街上,可是這些本應沉重不安的心情在影片中的背景音樂卻幾乎全部都是歡快愉悅的!由此可見本應使少年幸福快樂的學校家庭和社會竟和不該發生的事情發生對調,幸福變成了地獄,惶恐成為了天堂。
    喜歡影片開場的一組鏡頭,仰角的前進時拍攝,不論怎樣的建築物始終看到的是巴黎鐵塔,當看過整部影片,便會發覺這種仰角或許就是在街上奔跑游離著的少年,身高和視角的低落和建築社會的高達形成對比,但卻有鐵塔始終在眼眸里佇立,有一種深邃讓人不好猜透的導演思維,但我相信這種導演思維絕不是刻意的而是來自一種自然而然的巧妙設計和靈動思考。喜歡誰逃課的少年去玩旋轉暈眩的機械遊戲的一場戲,當進入有縱深感的圓筒,人們以中心的柱子被撒落開來,少年貼著木板,當機械旋轉起來,畫面中看向少年的人變得飛速旋轉,讓人眩暈,並造成視覺上的扭曲,而真正應該眩暈的少年在畫面中身體卻平靜,除了身體隨著機械自然緩慢運動,也就只有表情的欣喜,狂熱,激動,和旋轉完畢的小小失落,這一段十分恰當的表現了對於少年來說旁人都只是局外人的心理,這也和新浪潮導演所共同要表達的電影特質相符。喜歡少年和夥伴兩人在偷打字機前去看木偶劇的一段,那些被木偶劇深深吸引的孩子很可愛,可愛到漫長又重複的畫面切給這些孩子卻不讓觀者厭惡,而後出現在這些年幼的孩子裡的兩個少年卻顯得有些突兀,他們的談話和注意力也截然和那些孩子不同,這正是一個很好的對劇情轉變的自然詮釋。喜歡影片中對父子、母子同在一起時畫面的處理,每當父子在一起,兩人總是在一個畫面里,計時有對話和矛盾攝影機也只是緩緩划過,而母子二人卻經常在對話時使用對切鏡頭,恰恰通過畫面巧妙的表現了父子和母子間關係的不同——母子關係甚不如父子,可見在少年心理因為年幼就被母親拋棄過所造成的創傷。也喜歡最為經典的逃跑長鏡頭,三組鏡頭間的關係我還不很清楚,但最後的畫面定格卻給人深深印象,從少年的眼睛裡我看到一個明亮美好的個性漸漸消退。同時超長時間的鏡頭似乎也給觀眾一個暗示,少年奔跑的意義是什麼?也許這樣帶給觀者的主觀思考更能給觀者一些想像的美好空間。
    《四百擊》是特呂弗導演的處女座,在新浪潮的第二年,導演的27歲獻給導師的禮物,同時也由他親自編寫劇本,正因此《四百擊》帶有明顯的半自傳性,影片人物性格上演技上和思想上都深深印刻著真實的樣子,真實打動了觀者,叛逆、傾聽、自由等每個人成長道路上都會點滴被導演放大並在觀看過程中悄悄潛進入們的心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