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1997]

美丽人生/一个快乐的传说(港)/

8.6 / 754,746人    116分鐘 | Italy:122分鐘 (first release)

導演: 羅貝托貝里尼
編劇: Vincenzo Cerami and 羅貝托貝里尼
演員: 羅貝托貝里尼 妮珂塔布拉斯奇 Giustino Durano Sergio Bini Bustric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藏柒

2011-06-21 18:02:50

早安,公主


重新這部片子,準備寫下這篇文字的時候,剛好是辛卯年的父親節。
在百度裡輸入「美麗人生」,視訊裡面最先跳出來的是一部同名的韓劇。想必又會是某兩個人歷經重重磨難,跨越的由相貌,家庭背景,社會定位,婚戀觀引起的一些列鴻溝,最後成為讓人艷羨的情侶的愛情故事——這樣的愛情故事,我也愛看。我也能編。可是有這麼一天,愛情通過歷史沉重的筆觸,和民族,信仰聯繫在一起的話,還僅僅是我們人生裡無聊的消遣與茶前飯後的談資嗎?
顯然不能。影片裡基度對多拉的愛,在開始時是以一種詼諧,幽默的方式展現的:他倆相遇時公主的從天而降,追求時分聖母瑪利亞也趕來幫忙,基多帶多拉逃婚時綠色的高頭大馬……這些溫馨又別具匠心的巧合,給這個快樂的傳說塗上了關於浪漫的顏色。
在最讓我頗富聯想的一組鏡頭中,神志恍惚的基多打翻了盤子,點心灑了客人一身。在他慌忙拾掇之時,機敏的多拉鑽進了長桌之下,爬向基多。桌下兩個人深情的一吻,在預示著事情的轉機的同時,也將導演所要營造的浪漫推向了小高潮。一個女人愛上你,她會放下是否體面的論說,穿荊棘的世俗之眼的叢林,獻上一枚吻。她說;帶我走,於是基多帶著她的公主跑向未來。
愛情是能夠穿過阻隔的,就像在納粹集中營中、德國軍官聚會的那個夜晚,那首威尼斯之夜的《船歌》,和著基多對愛妻的潺潺思念,穿過窗前,穿過納粹的鐵絲網,冰冷的牆體,把瀰漫著的陰暗和死亡氣息都震懾開,溫柔的喚醒陷在孤獨裡的妻子。這個時候,我們似乎又覺得他們的距離又沒有那麼遠,他們的生活像是沒有被改變過,兩人之間的濃情與蜜意依舊沒有被眼前的苦難所壓垮。在基多利用廣播喊出「早安,公主」的時候,懷著沉重心情拾掇死者衣物的多拉跑到了明亮的落地窗前,她臉上的神態靜美依舊。雖然未經粉飾的臉在集中營裡略顯蒼白,可是愛人和兒子的平安,就能使她漾起心安理得。在她一襲紅裙堅定的走向與丈夫兒子同班的火車時,愛情就已經成為了自己生命裡的航向標。所以它覺得這個選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又再一次想起那個穿著粉色洋裝的多拉,那個勇敢、美麗的女子——基多深愛著的。
然後我想談談父親的愛——基多對喬舒亞。
這個從花園裡跑出來的小人兒,繼承了父親的古靈精怪。他不准蜘蛛與生番進入書店,愛玩具坦克,憎惡頻繁的洗澡。當搬了一天鐵鑽的基多累的虛脫回到房間後,他面對喬舒亞,仍然歡笑著抱起他來轉了幾個圈,興高采烈的談論著那虛構的分數。
我的眼淚驀地掉下來。我的父親,會不會在我的成長中也有過這樣的一天:他在忙著參加一場場的應酬,陪著一些笑臉後,在某個疲憊不堪的傍晚回家,抱起早在門口等著開門的我來,笑著抱起我,用胡茬扎扎我的臉?而那時的我又從何會想起問問爸爸的事情。
苛刻的影評家批評說,《美麗人生》把二戰、納粹集中營這些慘重的歷史描述的輕鬆化,可是,當基多驚詫的問兒子小孩怎麼做紐扣,做香皂,戲謔將律師丟入火爐「太潮了」的時候,背景音樂故作輕鬆與滑稽的響起,正是這種現實與調戲的反差,更加深了我們對那段慘無人道的歷史深惡痛絕的憎恨。戰爭讓慾望者失去理智,他們做出了很多瘋狂的事。毒氣室,人體解剖室,人體實驗室,焚屍爐……當人把自己的同類放置在案板上,且肆無忌憚的分解宰割時,和平被踩在了腳底下不得翻身。而這塊案板,卻是由妄想統治世界的權利慾望的「本我表現」。
基多的本我,卻是使勁自己所有的聰明,去保護兒子不被納粹發現,。在集中營最艱難的日子裡,他的一舉一都是被喬舒亞牽引著的。貝尼尼的演技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確是人性中最原始的衝動。我想起了《父與子》這組常刊登在二是《學生天地》上的漫畫,那位父親也是用自嘲與浪漫的身體力行,在帶給兒子歡笑的同時,向讀者傳遞著一種精神,一種關於父愛的奉獻和教育。
父親可能不是打你最多的那個人,他會在你與母親之間永遠扮演「老好人」的角色。你買玩具背著母親向他要錢,你在學校里做錯了事、考壞了成績,最不想讓他知道。甚至長大後,你沒跟風換一個髮型就會先問他好看與否。每一次買了新衣裳,哪怕他回來的再晚,你也要興高采烈的跑去換上給他看。而他總是笑瞇瞇的說,我們婧娃穿什麼都好看。
——這是我的父親,也是我上輩子的情人。無論我幾歲,父親永遠在細微之處教給我做人的品性與智慧。他是無論我多醜或者多狼狽,都能永遠愛我的男人。
如果將《美麗人生》和《辛德勒的名單》做比較,顯然前者偏向感性一些。《辛》用直接的手法重現了二戰的罪孽與殘酷,理性的抒發了導演對於這場浩劫的批判。而《美》的導演貝尼尼,以一貫用的清新自然的鏡頭去表現生活的樸實,以此挖掘荒誕與幽默背後生活的不易。他把整部影片放在一個男孩兒的世界中:躲避是為了賺分,不哭、不要媽媽、不喊肚子餓是為了獎品真的坦克。倘若有一天所有那些為了權利奔波的人能夠重歸孩童時代,用一顆簡單熱忱的心去看看世界,戰爭和苦難還會伴隨這生態破壞和經濟危機越演愈烈嗎?如果每個人都以一個父親的慈愛和孩子的童真去感受世界,愛會不會超越所謂的種族比現在多一些?
忘不了基多那句高亢的「早安,公主」,每個父親都是這樣的吧:他的妻子是今世的情人,是愛情故事裡迷人的公主,他們執手偕老;兒女是家庭生活裡的中心,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是他寶貝的小公主。
我們應該記住時間,記住愛嗎?沉重的歷史,血腥的人類發展歷程。或許當基多騎著車,載著多拉和車籃裡的喬舒亞,歡樂了飛馳過納粹設置的鐵絲環的街道時,答案早瞭然於螢屏之上了。
祝我最愛的父親,節日快樂。

辛卯年五月十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