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真愛一世情--Legends of the Fall

燃情岁月/秋日传奇/真爱一世情(台)

7.5 / 184,284人    133分鐘

導演: 愛德華史威克
編劇: Jim Harrison (Ⅰ) Susan Shilliday
演員: 布萊德彼特 安東尼霍普金斯 艾登昆恩 茱莉亞歐蒙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天地孤影

2011-06-26 08:39:10

獻給我最愛的經典影片,性情中人的電影:燃情歲月


可以說,燃情歲月是我最喜歡的幾部電影之一,其中的經典是毋庸置疑的,很早就有許多網友解析過了。雖然也有很多人質疑這部影片的經典,那我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又有人說燃情歲月不過是美國的一部商業片,這話我不大同意,也許導演當初的初衷是如此,但是當它呈現在我們眼前後,過了這麼多年,這部影片還是被人們一直傳頌,歷久不衰。這就說明這部影片早已脫離了商業片的範疇,上升到載入電影史冊的光輝,成為經典。這和中國另外一部電影很類似,【大話西遊】。估計劉鎮偉當初也想不到大話西遊會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永恆的經典吧。其實許多經典的東西都是不經意產生的,我堅信燃情歲月便是如此。

下面進行劇情分析:

影片大致講述的是退役上校因為不滿政府殘害屠殺印第安人,之後帶領一家老小去往西部的荒原,這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物「一刀」,可以說他是上校的左右手,也可說他是上校最知心,最最好的朋友。一刀此人貫穿整個電影,其中有很多是他的旁白。

之後上校的妻子因為不堪荒原的清貧,寧靜後來回到了繁華的城市,只是與家人通信往來。
上校的妻子這種性格也許正是現實中大部份女性的真實寫照,試問有幾人有如此真性情的寧願過著荒原枯燥,艱苦,遠離繁華都市的日子。我相信很多人只是嚮往,但真正過上這種日子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是那麼的現實,根本就不願意過如此的生活,上校的妻子便是如此。

上校的三個兒子,老大為人忠厚,辦事認真,是最規矩,最遵守規則的人;三弟三謬是位理想主義者,深受父親的寵愛;而老二男主角催斯汀則是一位狂放不羈,內心狂野,按照心靈為人處世的人,他自由奔放,在與一刀的交往中,從他那裡學到了不少東西。父子四人剛開始在一個純男性的世界裡過著淡泊的生活。

之後三謬的未婚妻蘇珊的出現,打破了一切平衡,與三兄弟有著糾纏不清的複雜情感。而後三謬的一腔愛國熱情滿懷理想之志,讓他義無反顧的參加一戰。儘管蘇珊和父親是極力的反對,勸阻。在這裡有很多網友說三謬不負責任,拋下未婚妻前去參戰。我只想說有這種思想的人真的不大好,年輕人本就應該有心繫天下,國家,民族責任感。而且三謬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這並不是說他不成熟,只是說明三謬沒能意識到戰爭的可怕,(他去之後才發現遠比自己想像的要殘酷)隨時都有可能犧牲,不曾想過家人痛失親人的感受。關鍵是他堅信自己能活著回來迎娶蘇珊,但只有曾經上過戰場的老父親才知道戰爭中死亡的不確定性。

而後三謬的確犧牲了,而且還是死在二哥面前,直到他死他都一直在喊著催斯汀的名字。催斯汀也因為自己一時疏忽大意,沒能在關鍵時刻陪在三弟身邊,而且親眼目睹三謬的慘死,自己卻無能為力,這讓他一直悔恨終生,甚至當場詛咒上帝。在這一點有網友說催斯汀把三謬的死歸於自己身上是神經質。
我覺得有這種說法的人真的很可笑。催斯汀和三謬感情是非常深厚的,而且三謬又是慘死在自己面前,並且自己眼睜睜看著三弟的慘死,這換做任何人都會有很大的心理陰影的,要是過後能坦然釋懷,我反而覺得他們兩是否真是兄弟。

之後老大回去了,把三謬死亡的慘痛消息帶給家人之後,大哥開始向蘇珊表白,希望獲得蘇珊的垂青。可是蘇珊並沒有答應他。而後催斯汀回來了,他那狂放不羈,追求自由,深邃的眼神深深吸引了蘇珊。其實早在三兄弟去戰場之前,蘇珊就一直對催斯汀有好感。仔細看影片的網友應該能發現,每次催斯汀的出現,蘇珊都會有一種難以捉摸的眼神觀察催斯汀,不過那個時候意識告訴她,她是三謬的未婚妻,是不能與催斯汀相愛的。可之後有一個鏡頭便是蘇珊與催斯汀互相擁抱,而且催斯汀還很有意味的親了她的臉頰。這也被大哥給看到了,使他和催斯汀之間產生了隔閡。儘管後面蘇珊給大哥解釋她那個時候愛的依然是三謬,但其實在潛意識裡蘇珊已經被催斯汀深深吸引了。他們那次的擁抱,傾訴完全超過了哥哥與弟妹擁抱的倫理界限。

三謬死後,催斯汀的歸來,再加上潛意識的呼噢,蘇珊很快與催斯汀墜入愛河,而且彼此深愛對方,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我看到的版本其中有兩個鏡頭是蘇珊和催斯汀的床戲,並且有露雙峰,畫面很是唯美,他們的結合不是純粹的慾望和性•需求,而是一種靈與欲的完美結合,從靈魂到身子的唯美結合,這估計也是最讓人神往的愛情了吧。

大哥不堪二弟的奪愛,於是離家出走,踏上了繁華都市的道路,並且在政壇上一帆風順,但他臨走時還是祝願他們幸福美滿,我相信大哥的祝福不是虛偽的,因為從頭到尾大哥的表現都是讓人值得欽佩的。就像他自己說的一樣:「我這一生遵守規則,沒犯什麼過錯,對他人的愛也是無私的,但他們愛你催斯汀都勝過我,無論是三謬,父親,甚至妻子蘇珊。

緊接著當大哥對催斯汀說你能給蘇珊幸福嗎?催斯汀經過痛思之後,覺得自己與蘇珊在一起始終會想起慘死的三謬,他看到蘇珊和家人會不停的看到他弟弟的影子,心中的怒吼使他無法平靜,於是他準備離家出走,遠遊他方,希望通過遊歷洗刷自己的心靈,沉澱內心的躁動,沖淡心中的痛苦。哪怕是蘇珊對他是要是我有了你的骨肉你也出走嗎?可催斯汀還是毅然的出走了。其實並不是催斯汀不愛她了,只是他想讓自己冷靜一下,讓歲月沖淡一切,而他卻選擇把愛埋葬在心靈深處。這點和東邪西毒張國榮飾演的歐陽鋒很像,都是把愛埋藏在心底的人。這種人的愛雖然很難讓人接受,其實是最無私,最偉大的。但這種無私往往會傷害他心愛的人。歐陽鋒的大嫂如此,蘇珊仍然如此。當日復一日的等待卻是杳無音訊,再加上催斯汀的一封來信,讓蘇珊忘掉自己,另嫁他人。這讓正直風華的蘇珊難耐寂寞,最後下嫁於催斯汀的大哥,這個時候她的影子有點像上校的妻子,還是留戀繁華的城市,那種奢華的日子。但從後面得知,蘇珊並不快樂,因為她始終不忘催斯汀,他依然愛著催斯汀,但她也是將愛埋藏在心底。


其實催斯汀也並非想放棄,有個鏡頭催斯汀被兩個白人綁住,隨後便是果體,旁邊也有兩個果體女人。估計是他被強•幹了。這讓催斯汀無法接受,自爆的寫了一封與蘇珊的斷絕書。不過這也許是個導火索,即便沒有這段事情,催斯汀也很可能不會與蘇珊在一起。除非當他回去的時候蘇珊依然等著他,這或許會讓兩人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不過蘇珊沒有再等,在幾年前收到催斯汀的斷絕信便與他大哥結婚了。

而後是長大了的伊莎貝爾與催斯汀的相戀。這個女人其實讓很多觀眾喜愛,她那簡單,純真,善良的心靈,給予了催斯汀從未有過的平靜。催斯汀之前與蘇珊相戀,儘管兩人彼此深愛對方,但那是一種悽美的愛情。而與伊莎貝爾的愛情是純真,祥和,寧靜的,這讓催斯汀那狂野的內心得到釋然。很多人說催斯汀也許並不真正愛伊莎貝爾,這種說法當然是錯誤的。在與伊莎貝爾的那段日子,毫無懷疑是催斯汀最平靜,最釋然,獲得最暢快的日子。鏡頭仍然有伊莎貝爾與催斯汀的床戲,而且也是露了雙峰的,那同樣是一段唯美的畫面。我毫不懷疑催斯汀與伊莎貝爾仍然是靈與欲的完美結合。並非要波瀾起伏,像鐵達尼號那樣跌宕起伏的愛才是更偉大的,催斯汀與伊莎貝爾那種純樸,自然,平靜的愛情同樣偉大。
有很多網友一直爭論催斯汀最愛的女人到底是蘇珊還是伊莎貝爾。似乎更多的人回答是蘇珊。在我看影片前兩遍的時候我也是這麼認為,伊莎貝爾在催斯汀眼中不過是親情而已。可這次當我第三次看完後,我有了改觀,催斯汀同樣深愛著伊莎貝爾,只是由於影片蘇珊和催斯汀的愛情更深刻,更跌宕起伏,更戲劇性才會使得我們忽視了伊莎貝爾。

當伊莎貝爾死在催斯汀面前時,催斯汀那發瘋的舉動,讓我們不能僅讓一個親情解釋一切。布拉德皮特飾演的催斯汀那深邃,憤怒的眼神中,我能看出他對於伊莎貝爾的愛不會少於曾經對蘇珊的愛的。只是催斯汀對兩人的愛不同而已,蘇珊是讓他瘋狂的女人,小伊是讓他安寧的女人,一個是烈酒,讓他瘋狂;另一個是水,洗滌他的心靈,給他帶來祥和。我個人覺得催斯汀對他兩人的愛不相上下吧。但有一點能確定的就是蘇珊的三個男人中她其實最愛的是催斯汀,這點毫無質疑。
蘇珊在獄中見到催斯汀之後,短暫相遇的喜悅讓兩人深擁在一起,但催斯汀的理智告訴自己不可以。最後不堪忍受伊莎貝爾死亡帶給催斯汀的痛苦,再加上這幾年的悶悶不樂,深愛催斯汀卻不能在一起的殘酷現實,終於使她在自殺中解脫自己。連催斯汀大哥都說你終於贏得了她。蘇珊以死來證明白己對催斯汀的愛。
影片最後大哥義無反顧的開槍打死了一個井察,老父親給了大哥遲到多年的擁抱,這是一段非常讓人感動的畫面,這讓人看到了他們兄弟情深,父子情深。最後催斯汀孤獨的在打獵中老去,與那頭熊一起戰死。他那狂野的內心終於得到了安詳。

影片中對社會、政治、民族政策、文化、婚姻、愛情,親情幾乎涵蓋了當代社會方方面面的意識形態,對其中的政治腐敗,民族歧視,壟斷的經濟進行了無情的抨擊。對父子情深,兄弟情深,跌宕起伏的愛情,平靜祥和的愛情給予了崇高的褒揚。再加上演員的絕妙表演,尤其是布拉德皮特出神入化的演繹,(這是我認為皮特演得最好的一部)將這一切展現得淋漓盡致。影片的經典從此上升到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度。無論是在電影愛情史上,或是劇情史上,都可獨樹一幟,成為永恆的經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