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武侠/同谋者/

7.1 / 13,471人    115分鐘 | USA:9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林愛華
演員: 甄子丹 金城武 湯唯 王羽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公元1874

2011-07-04 23:35:28

《武俠》:陳可辛,你回得去嗎?


文/公元1874

如果光看《武俠》之前的八分鐘片花,很容易讓人覺得這是一部懸疑破案電影。當然,因為有甄子丹,我們知道,這部電影無論怎麼折騰,最後還是得回歸到宇宙最強打擊各路壞人的路數上,所有的噱頭都只是噱頭,如同《武俠》這個片名,之於當年周星馳的《功夫》。武功,俠客,才是影片的核心。

但是當真正看到電影的時候,我又有一些疑惑了。因為在電影開始的前十分鐘,描述的完全是一個偏遠山區里一家農戶的日常作息生活,根本和武俠二字沾了不邊。要不是我認得出那上山砍柴的男人是甄子丹,那炒菜做飯的女人是湯唯,我幾乎要懷疑這不是《武俠》,而是《農民》了。

甚至,到了那兩個來者不善,一臉匪徒模樣的男人走進村莊,坐下喝酒,然後進了造紙廠,我都還沒意識到這正是之前放出來的八分鐘片花的開始。造紙廠工人劉金喜,居家好男人劉金喜,武功高強的劉金喜,開始打架了。

然後一臉柯南相的捕快金城武來了,這個叫徐百九的男人穿著一件長袍戴著一頂全球限量版的草帽,用皮笑肉不笑的笑容懷疑著這個山村裡的一切。劉金喜沒能逃過他的法眼,他覺得事有蹊蹺。而更蹊蹺的,其實還在後面。

套路,是經典(或者說被用爛)的模式:一個武林高手厭倦廝殺,決意退隱江湖,卻終究避不過江湖的腥風血雨。高手一定還是那個高手,江湖進來容易,退出永遠沒有那麼容易,而兵和賊之間,雙雄永遠會惺惺相惜,以致於大敵目前之時,會共同對付進犯的強敵。前半段充滿了文藝片情懷和懸疑片破案過程的故事完全是製造氣氛和情緒,為後面的你死我活大戰做一個盪氣迴腸的鋪墊。

看罷《武俠》,我最深的感受是,這是一部有著極其濃烈的陳可辛風格的作者型電影,因為在看電影的過程里我老是回想起ufo時代的他。那應該是他很開心的一段時間,和幾個老友自己開公司,拍一些文藝輕喜劇,成本不高,票房不錯,故事輕鬆,演員放鬆,口碑上佳。我無端端的想起當時一部名為《歡樂時光》的電影,這部里陳小春張智霖許志安劉青雲演繹都市裡的小人物,各種鬥氣各種損友各種泡妞,而導演則是現在一頭紮進飛車爆炸大場面的動作大導陳木勝。

我知道,無論是陳可辛還是陳木勝,雖然一直闡述自己想拍文藝愛情片,但他們都不太可能再去拍當年這麼純粹的都市愛情輕喜劇了。一想到這裡,我竟然又想起另一部UFO出品的都市輕喜劇,梁朝偉主演的《流氓醫生》。別被名字騙了,這部電影其實講述的是一個醫術精湛的醫生不願出入為有錢人治病的醫院去養尊處優,反倒在三教九流魚龍混雜的廟街去替混混、妓女治病。其實這不就有些和《武俠》類似嗎?高手隱居,原本想樂得逍遙自在,但危險總會找上門來。

回想起當年的香港電影,總讓人莫名的惆悵。其實也不算莫名,因為當年的各種意氣風發,各種快意恩仇,各種愜意輕盈,到如今,充滿了閹割和自我閹割,充滿了審核和自我審核,充滿了合拍和公安,充滿了正義必勝,壞人必誅。當港片悄悄的變成了合拍片,這也就意味著,很多東西都再也回不去了。

就像拍《甜蜜蜜》,監製《春逝》的陳可辛,也會在十年之後,拍《投名狀》,監製《十月圍城》一樣。從文藝片到輕喜劇,再到恐怖驚悚片,最後走到了國產大片的路上,再走到武俠功夫片這個華語電影最具影響力的招牌。陳可辛有自己的藝術追求,但商業的現實算盤擺在他面前,他既是商人又是藝術家,如何在賺錢同時,實現自己的藝術價值?於是,於是,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愛情歌舞大片」《如果·愛》;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史詩戰爭巨作」《投名狀》;今天,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功夫片,《武俠》。

我能在這部電影裡,看到陳可辛他固有的堅持。因為他的堅持,我們在功夫片裡看到如何用科學(哪怕是偽科學)去解釋點穴、內力、輕功;因為他的堅持,我們能看到徐百九充滿了悲憫的身世;因為他的堅持,我們看到了甄子丹的壯士斷臂;因為他的堅持,我們看到了王羽的煞氣逼人。是的,這些都是因為陳可辛的堅持,否則若純粹以市場論,現在的80後年輕人,又有幾個知道王羽是什麼人?

從《投名狀》開始,我一直有一個強烈的願望,就是希望陳可辛能有朝一日回歸他在UFO年代所擅長的文藝愛情片。他的《等待》我已經等待了很多年,當初那周潤發配張曼玉的陣容,如今早已只能換做幻想;而在《武俠》之後,我突然又產生了一種疑問:那就是陳可辛,你還能回得去嗎?當你這十數年間在不同的類型電影裡求新求變的時候,你又將如何改變自己最擅長的文藝愛情片呢?

文章最後,我又想起了兩部電影裡的片段:

一是《武俠》里,劉金喜在大戰之後,起床,背起背簍,帶上草帽,緩緩的走向山上。背後,是他升起寥寥炊煙的家。

二是《半枝煙》里,曾志偉飾演的下山豹老年痴呆,完全失憶,他在街頭不停的畫著。謝霆鋒飾演的煙仔走來,攙扶他回家。

這都是令我動容的一幕畫面,那份感覺,知我者會明白,我為何動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