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公子千

2011-07-05 05:29:36

向船長致敬——不光只是蛆蟲的食物。


  「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時
  
   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這是那本寶書上的箴言。

我想起了我初中遇到的W老師。那時W老師剛畢業,我們是他的第一屆學生。
當然,剛畢業的老師,避不可免意氣風發,充滿了對教育事業和他的學生的各種期望與想像。
而那時,我是一個無知的,看過幾本書的,永遠被語文老師寵愛的學生。
他同我們講《岳陽樓記》,毫不諱言指出范仲淹壓根沒有實地考察過。
佈置我們寫讀書筆記,留大半頁的評語,並與學生對談。
當我看完《往事並不如煙》寫在作業上後,叫我看穆斯林的葬禮。雖然我沒明白其中聯繫。
允許我在課堂上讀動漫雜誌,忍受我堆砌飄逸繁複的辭藻歌頌虛擬人物。
佈置我們寫四大名著的衍生物,在我意淫了一篇基情四射的同人文後,繼續鼓勵。
幫助我逃避學校偶爾交給我的文字工作,允許耍賴。

學生總是在受到關注後回報以更多的投入。雖然,我無法肯定他是否我生命中的基丁老師,就像我無法說出他給過我哪些實質性的指引。但那種,課堂上的傾聽與回應,是獨一無二的。
相信著文學不死。相信語文教學不是解剖,不是條分縷析,不是抽絲剝繭。相信老師不都是只讓學生上高中,其他一律不管。知道老師也批評課本選編,他也有自己的好惡。

就像死亡詩社裡的幾位孩子,遇到基丁後,他們會活過,活得更有意義,更深刻。多年以後,他們放下手術刀,或從辯護席下來,或從談判桌走開,他們會記得,自己曾經站在講台上,換一個角度望過這個世界。就這麼望著吧,直到把浮世望成眼睫上的塵埃。

「站在世界的屋脊上」,燃燒著觀看。野性的咆哮。

對,如同梭羅所說:我們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里。一成不變的生活,是平靜地波瀾不起的,也是一趟死水。你無知無覺地溺斃在裡面。
這幫孩子,尤其是尼爾,或許如電影所說,沒有遇到基丁,「他還會舒舒服服地在房間裡,學他的化學,夢想成為醫生」,而不是走上這樣一條絕路。

但是,理想怎麼可能不要犧牲,不要供奉?它甚至是一種邪教,讓你以人生作為獻祭,殉身無悔呵。
尼爾無疑是最脆弱的,那是一種對理想的執著與對現實妥協的共生物,你明白我說的那種美?嬌嫩,而又美好。他在突圍,他在抗爭,他在放棄,他在自保,他在袒露。
還記得尼爾死後,托德跪倒在個雪地上。理想如同白雪覆蓋過的原野,潔白無垢,而
自由在上面馳騁。那是因為我們忘了,忘了現實這件緇衣。

但是我相信他們不會後悔的,正如「叢林裡分開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後來,說回W老師,某年學校讓我參加一個省裡的現場作文比賽,在進入初賽後,指派了一個指導老師給我。自然,所謂的指導老師,我壓根素未謀面,何談「指導」,個中貓膩不必細表。
於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在拿到一等獎證書後,不管不顧在指導老師一欄,填上了W老師的名字。
我知道,這也是如同那幫孩子,在最後站上課桌,向他們的船長先生致敬。

不要問,為什麼我們沒有遇到我們的基丁老師。
就像我不知道W老師結婚生子後,為柴米油鹽,兒子的奶粉工作著,是否會向為學校的升學率低頭,成為一名應試教育者,不再鼓勵學生隨興塗鴉,而總結八股文格式。
因為我們,都在體制內。
我甚至很慶幸,我還在體制內。


還有些廢話,比如我表示看到男校和學生制服和同志和師生的友情很激動。
比如尼爾和父親,這是一個很好的父與子的話題。海明威說過(?):及時死去的父親。
基丁老師教學的描寫,穿插了很多體育活動。當然,詩歌和體育是分不開的,在古希臘,那些詩人、哲人都是健美的運動健將。
諾克斯為克麗絲寫的詩,致克麗絲:但生活是如此複雜 我已滿意 只要知道 她還活著
你怎麼可以如此愛一個人…我明白那是什麼滋味,儘管我已經忘得乾淨。
有及,詩歌永遠是泡妞的不二法門。詳情參見馬家輝一段文。


在人世間有一種庸俗勢力的大合唱,誰一旦對它屈服,就永遠沉淪了,真是可惜。——王小波情書中的一句話


我仍然推薦這部影片,為了不光只成為蛆蟲的食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