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曼哈頓--Manhattan

曼哈顿/曼哈顿

7.8 / 149,256人    96分鐘

導演: 伍迪艾倫
編劇: 伍迪艾倫 馬歇爾‧布烈曼
演員: 伍迪艾倫 黛安基頓 邁可墨菲 瑪莉海明威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鳳林村阿濤

2011-07-07 13:11:24

【曼哈頓】:伍迪式對白、鏡頭以及浪漫主義


伍迪艾倫是一個會說故事的人,他與其他善用電影說故事的人略有不同,他講述的往往都是幾個固定的母題,幾乎幾十年沒有變過。雖然我對於他的作品還未有太深入的研究,只是對他的影像風格和敘事特點略窺一二,但應當可以從這部伍迪艾倫1979年的作品為切入並輔之以其他幾部我先前看過的他的作品(《獨家新聞》、《呆頭鵝》、《怎樣都行》等)對本片進行一些簡單的評價。
  
①對白:真相在風趣幽默與尖酸刻薄的背後

       伍迪喜歡身兼導、演二職,並且他特別熱衷於在作品裡當主演。想來,或許也只有由他親自出演,才最能夠透徹地詮釋出那堆風趣與刻薄的對白。
       伍迪筆下與鏡頭裡的男主人翁是知識分子、哲學家、教師(授)群體、中產階級的代表,他們深陷於因自己的私生活不檢點而帶來的各種煩惱之中。「空虛」在伍迪的電影裡彷彿成為這類人群——表面光鮮、有頭有臉,已婚或已離亦或是介於二者之間——的重要代名詞。通過人物的碰撞,矛盾的激化,我們能夠從前後對比中發現劇情裡的主角們所掩飾已久的自我欺騙性。前後不一致的論調,迅速的自我否定和長時間的自我陶醉,表面的說辭與實際行動的背離......總總變化使我們驚訝於眼前看到的一個個不堪的現實。他們各自所說的或完全重合或有所交叉,但這些對白的中心意圖沒變,只是形式與內容稍加變動以後,從不同人口中說出而已。我們驚訝於對白的巧合性,正達到一種反諷的效果。一個人的意識形態在短時間內沒可能完成太多巨變,但要轉換自己說過的話(往往表現為謊話)那就太容易了。
       因此,伍迪就利用了這些聰明人一開始自詡不凡的言談,塑造出一個個外錶冠冕堂皇的形象,再加以各種戲劇化的態度對立、利益相損等情節,將人物毫不留情打碎在地,空留一具偽善的肉身載體。當他們再次發表出一系列說法時,這些關於對道義方面的譴責(事實上自己也曾施於他人)和對錯誤行徑的強詞奪理等等,令人感到可笑或可憐。可笑的是, 一方對另一方的背叛;而可憐的是,最終有人選擇了服從於先前自己否定過但其實潛意識裡並沒有抵抗的思想。
       伍迪的對白既呈現了這樣的荒謬:當自己先用一套理論來開導別人,而它們最終卻變成他人開導自己的論據。於此,我們才清楚了解到主角內心的空虛與怯弱,同他們誇誇其談的摸樣正好相反。

②鏡頭:個體與城市在無所不包的廣角取景下

       影片的開頭與結尾用一組曼哈頓「城市建築廣角圖」相互輝映,展現了一座外觀大氣又不失浪漫唯美的大都會。它顯然預示著這樣一個無所不包的空間,將帶來一段意想不到的蘊涵「多元關係」的感情故事。
       在影片裡,伍迪喜歡在一種廣角的大框架底下將人物置於一側而把更寬闊的另一側留給一些街景或物品。閒散經過的路人、車輛,行走掠過的商店、公寓,這座城市的人與建築本身就蘊含了太多精彩的故事。伍迪則按照比例的劃分,將人物安穩地嵌入畫面里,他們的對白沒有蓋過道路兩旁的景像,而城市的魅力也沒讓觀眾對角色們談論的話題走神。總之,在鏡頭裡他們就像這座城市特有的產物,而前者表露的品味和修養又烘託了整體的氛圍,構成一幅既端莊得體又詩情寫意的城市風情畫。伍迪還喜歡人物行進間的對話場景,一組長鏡頭下來,角色走路走了老半天,鏡頭裡幾近平行的曼哈頓建築也似一個有生命的傾聽者一樣矗立在旁。
       此外,伍迪也多處運用了一些「畫外音」手法,即讓人物先跟隨鏡頭行進再讓其「走出」鏡頭,此時畫面停止移動並定格在一處,而對白仍然繼續。如此留白的作用無非兩點:一是讓劇情急轉到下一個場景前,稍微舒緩一下觀眾的情緒;第二點則顯然是為了鏡頭對準城市風光的時長能多延續幾秒,讓大家再欣賞幾眼。畫外音還使用在了涉及乘車的場面,角色在車裡對話,觀眾則從俯拍的角度來審視車身,它的作用與前一種畫外音形式有點類似,既方便劇情的轉場也讓城市的繁華、喧囂和快速更直觀地呈現出來。
       最後想另外談談特寫。特寫鏡頭在對話場景中是必不可少的,這裡想特別提到得是伍迪在特寫中對人物「站位」的安排。會注意到,幾對男女在面對所謂情感最終抉擇的畫面里,都有一個相對統一的位置編排:強勢一方在左,弱勢一方在右。當然,根據劇情的需要,各個人物的位置是不固定的,他們忽左忽右,有時是進攻的一方有時是防守的一方,主人翁艾克比較常出現在弱勢一方,這也是由於他糾結的煩惱最多的緣故吧。從這一側面:鏡頭效果的處理,使得艾克、耶爾、崔西和瑪麗等人在失落面前的茫然無措和自我需求上的不確定性被最大限度地放大,讓我們能對人物的矛盾心理做出更理性的判別,從他們身上看到哪些是醜陋的,哪些又是無奈的。

③荒誕浪漫主義:伍式重口味

       簡單把【曼哈頓】概述為浪漫愛情故事的話,顯然忽略掉了伍迪想要探討的幾個母題。所以,雖然我也同意伍迪在本片(其他作品也常有)浪漫主義上的匠心獨運,但它的浪漫總歸與「純粹」相去甚遠。
       也許你能夠勉強接受本片中男女戀人的年齡近25歲的差距,也許還可以接受那種只要認為是對的管它是否「食朋友舊愛」的二手轉讓精神,但我相信每個男人都無法接受自己前妻的離婚理由是她愛上了一個女人。這就是伍迪的重口味之道,運用喜劇元素但並非僅是噱頭。
       情侶年齡差距大,但不妨礙他們在一起時候所營造的那種浪漫氣場。伍迪以如此有違和諧社會的戀愛關係,創造了這一帶有荒誕之感的愛情故事。藉此探討了愛應當是選擇跟隨心聲還是追求浮華外在的課題以及真愛在冰冷大都會的可能性。本片「老牛嫩草」的組合雖和【怎樣都行】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後者更為荒誕些和講求戲劇性,【曼哈頓】則對它的可行性進行了深層次的探討。
       「與自己好友的外遇對象發生浪漫愛情」,這算哪門子的狗屁劇情?可是交由伍迪之手就不同,他幾十年的電影故事好像都少不了這一出。經過了幾番周折之後的浪漫,還能稱之為浪漫嗎?或者是雙方偶爾換換口味的藉口呢?此處不予置評,相信觀後自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