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15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李翼

2011-07-10 22:01:10

望聞問切《趙氏孤兒》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望聞問切《趙氏孤兒》
        
        病例 《趙氏孤兒》
        
        監護人 陳凱歌
        
        總體癥狀 前半個時辰肝火很旺 後半個時辰虛脫無力
        
        局部癥狀一 程嬰帶趙孤去投靠屠岸賈做門客,一做十五年,但不考慮疑心病極重的屠岸賈的反應,屠為什麼初時不寧可錯殺一雙,不可放走一個?之後又不先發制人?如果只解釋為,屠岸賈初時認為如果程嬰帶著趙孤就沒膽子來投靠,之後又想玩武則天上官婉兒式的走鋼絲遊戲,那只是心理層面,不足以支撐後半段的劇情。
        
        藥方一 少年趙孤就像一張白紙,等著別人塗抹,而青春叛逆期的衝動,更是方便操控的「魔鬼」。程嬰可以在這張白紙上慢慢添加顏色,屠岸賈為何不可?當程嬰看時機算是到了,要向趙孤和盤托出時,沒料到屠岸賈已經早一步向趙孤講了一段能自圓其說的往事。
        
        那故事就是,趙盾一家當年謀國篡位,毒死國君,屠岸賈奉命誅趙家全族,查出程嬰受莊姬託孤,最後關頭,程嬰說出一切皆公孫杵臼所為,包括用毒蟲害死國君,陷害趙家,公孫還抓了程勃欲交換趙孤。那個惡醫也供認不諱。屠岸賈輔佐新君,賜死公孫杵臼,本想為趙孤正名,但程嬰說莊姬在臨死前說不要讓小孩知道自己是誰,於是喪子的程嬰和趙孤以父子相稱。但實際上屠岸賈對趙孤說他新近懷疑,之前公孫還有程勃的死都是丟車保帥,都是為了留下趙孤的命,十五年後殺屠岸賈和新君。要驗證這一懷疑不難,如果過段時間程嬰對程勃說出那段趙氏孤兒的往事,就證明他確實臥薪嘗膽十五年,造反之心不死。剛準備從男孩進化成男人的趙孤面臨著忠與「孝」的抉擇,到底該信誰,在兩個父親中間,殺哪個,留哪個?這是一種足以讓小孩拒絕成長的頭腦風暴,兩難抉擇,同時也是戲劇衝突的高潮。
        
        初步診斷二 韓厥這個角色有點莫名其妙,跟程嬰十五年幽會,隱忍著不殺屠岸賈,讓人不免做出另類的揣測。如果他生在武俠故事中,則肯定是個怪蜀黍,離經叛道,又經常在關鍵時刻救趙孤,就如同歐陽鋒和楊過之間的關係,相信沒有讀者會說《神鵰俠侶》裡的歐陽鋒無聊,因為這樣的角色其實是最合現代人的口味。
        
        藥方二 陳凱歌老師當然不屑於武俠小說式的套路與漫畫般的角色設計,即使是在這一前提,韓厥這個角色還是有很多文章可做。他不應該單純的跟程嬰一鼻孔出氣,那樣他的作用基本上就等於一個愛多管閒事和走後門的路人甲。當年輕主角打不定主意時,韓厥這個當年的當事人就該產生應有的作用。趙孤之前一直對他沒好感,現在反過來要「請教」他,韓厥當然不會放過捉弄他的機會。接下來韓厥簡單的挺程嬰,但趙孤發現韓不是個擅長撒謊的人,反覆逼問之下,他給出了另一個故事,推翻了現在電影裡前半段的救孤故事,程妻開始時送出去的確實是自家的孩子,後來被摔死的也正是趙孤。但程嬰接下來有愧疚,他覺得自己只是個顧小家小節的人,關鍵時刻不懂得深明大義。於是他給自己兒子的額頭弄上了一道小疤,就如胎記,帶著他投靠了屠岸賈當門客,在兒子成長過程中,慢慢灌輸他其實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趙家的遺孤,生下來就有個報仇的使命。這何嘗不是一種對個體的愚弄,即使是在忠義的旗號下?這種設置才會讓正角更立體更生動,而不僅僅是給反角添上一抹「人性」。
        
        初步診斷三 程嬰發誓等趙孤長大,帶他到屠岸賈面前,告訴屠,孩子是誰,他是誰。照片中的理論,這樣會讓屠岸賈生不如死。但屠岸賈一貫的氣定神閒,舉重若輕,感覺不到一絲游離生死間的痛苦。
        
        藥方三 按片中程嬰的「15年大計」,應該先花點筆墨解釋下屠岸賈自己為什麼沒有子嗣。然後表現他非常想要個繼承人,為此趙孤得通過層層考驗。最後程嬰甚至為救屠岸賈而犧牲,以證明程勃的身份沒有疑問,自己對屠岸賈忠心不二。程勃得到了屠岸賈的全部信任,等於是後者生命的延續與希望,但到末了,趙孤才表明白己是誰。
        
        當然這種情節有點過於濃重,陳導可能會排斥。那就接上面趙孤面對屠程韓三版故事後,得自己做出判斷,關於歷史和自己的真相。他想過拋開一切,不管事非,但最終還是意識到「這就是命」。感覺像凱歌這樣的國寶級導演,一方面很想避開通常武俠片最後的大決戰模式,但另一方面選的又是刺殺主題的老故事,所以想在結尾文武兩手都要硬,但呈現的卻是兩邊都不靠譜。
        
        我假設最後不是單純的刺屠,而是屠岸賈另一仇人的兒子先過來復仇,趙孤在一旁,必須選擇幫誰。這最後的出手,就顯得不是那麼程式和舞台化了。當然如果屠岸賈快被殺死時像星球大戰中一樣,說你不能殺我,因為我是你父親。那就戲謔過度了,把之前營造的莊重氛圍一掃而光。但反過來想想,這種潛在的戲謔性,其實也正對應屠岸賈角色本身的尷尬,他是一個跟其他角色都沒有血緣,感情關係的重要角色,甚至沒有直接描寫他對莊姬的暗戀,原本他殺別人,別人殺他,是再直截了當不過的事。全是為了戲劇性,他被迫成為一個乾爹。
        
        
        診治綜述
        
        我自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羅生門式的改動,最大的功用就是把趙孤的複雜戲劇性推到最前台,如同哈姆雷特一樣。如果說到現代意義,那趙孤這樣的形象才是最具時代感的,因為中國人承載了太多的歷史和價值觀,需要從中選擇,但這種選擇往往是不清晰,缺乏主動性的。這同時也對應著這個故事在歷史進程中的不同版本,電影要做的不是在眾多的版本基礎上微調細節,做出最新一版,而是高屋建瓴的直面多版本的歷史現狀,並展現一種全局的歷史視野。
        
        《趙氏孤兒》仍然是小孩面對兩個不同「父親」的故事,等同《和你在一起》中的兩位教授,《梅蘭芳》中十三燕與邱如白。為何陳導的電影現在常被批評為只有半出好戲?就是因為忽略了真正主角的變化,而是執著於兩個「父親」的塑造,主角完全坐上了冷板凳,就像個被操控的傀儡皇帝般,看兩位父輩權臣你爭我鬥,卻不知如何處置。
        

        預防復發
        
        國外電影有很多把傳統故事作完全現代的演繹,而在中國則很少這樣的嘗試。可能這樣完全現代的背景,角色,處事方式,更能了解一個傳統故事對於現代人來說,真正意味著什麼。比如說一個研究外星人的實驗室中有兩個科學家,程博士對一顆叫趙的星球上的外星人很和善,屠博士非常仇視。屠岸博士誣陷趙星人想控制地球,屠殺之。最後被幹掉的一對趙星夫婦,在臨死前把剛出生的趙星小孩放在一家醫院的嬰兒房裡,而程博士剛出生的小孩也在其中,程博士曾經飛船失事,被趙星人所救,同時也感染了趙星「病菌」,遺傳給了小孩。程博士夫婦被趙星託孤,他們自己的小孩因為趙星病菌感染,免疫力下降,被隔離開,又陰差陽錯的被屠岸博士檢測出來,當成趙星孤兒被人道毀滅了。15年後,趙星孤兒漸漸表現出特異功能,就如同超人一般。屠岸博士是研究所的主任,還硬要當小孩的乾爹。程博士要趙星孤兒不能輕易在外人面前表露特異功能,特別是被研究搞得快走火入魔的屠博士,因為以趙星孤兒現有的功力,要幹掉仇人還沒有十足把握,而屠岸博士則誘惑趙星孤兒,只有自己才有技術與財力,帶他回到趙星。這個漫畫式故事,其實包含了趙氏孤兒的各種元素,也比蜘蛛人和綠魔的故事要複雜,如果再加重擰巴的父子情,比如博士父親在自己兒子身上做實驗之類的,就成了另一版李安式的綠巨人了。
        
        計謀,忍耐,刺殺,藥箱,陳凱歌老師在《趙氏孤兒》調劑著跟《刺秦》相近的元素,但對於歷史的微調顯然還不足夠,為什麼不就故事本身,製造不斷的轉折和意外?讓人物的精氣神,完全是在情節爆發點中自然而然的表露,而不是通過歷史式的絮叨來反覆強調,因為時代迫切需要新鮮的故事和情節,即使內含的還是舊有的價值觀。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