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ereK

2011-07-17 23:08:28

苦逼的追夢也可以如此歡樂


話說追夢這個事情真是文藝片最愛題材之一。和《鋼的琴》一樣以音樂為追夢背景的華語片印象深刻的有顧長衛的《立春》以及陳凱歌的《和你在一起》。要追夢,苦逼的命苦逼的事情自然少不了。倒不是說刻意的渲染,非要苦逼才夠深刻,而是即便是一五一十的把豬腳們的命運投射在螢幕上,只要沒有什麼硬傷,細節刻畫到位,便順其自然構成了苦逼。不說賺得觀眾眼淚,小小觸動一下觀眾的心靈也算不上什麼難事。所以,追夢的故事適合文藝片,一板一眼的故事,自成一體的畫面風格,以音樂為題詞的追夢片,更是在觀眾的聽覺和題材本身的魅力上更勝一籌,可謂一石多鳥,音樂追夢也自然成為追夢片的理想選擇。

《鋼的琴》很準確的把握了這類電影所有必鬚髮力的地方,賈樟柯式的工整畫面構圖與鏡頭運用,故事橋段的篩選,鋼琴製造的細節刻畫,以及具有濃厚社會主義氛圍的電影原聲和時代背景,給於了這部電影十足的品品管證。去影院看這部片,你除了能看到一個品質出眾的追夢故事,比較難得的是在一向苦逼的追夢過程中,看到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基調。

這種基調在一向塑造深刻命題的文藝片中是難能可貴的。在影院中,一笑,就表示著用心營造的深度被觀眾破壞;一笑,就意味著一部嚮往人生思考的影片淪為庸俗的娛樂品。當然,已有《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之類的前喜後悲在影院中同時賺取笑聲與掌聲的做法,但《鋼的琴》必定不屬於常規文藝片范兒,從頭至尾平均十來分鐘就有一個笑點,伴著整部電影東北腔固有的喜感,遇動情時觀眾能完全投入,遇笑點時觀眾能順利抽身,如此往復遊刃有餘,堪稱文藝片注重觀眾觀影體驗的典範。

談到夢想,真的開始付諸行動了,夢想當初那些起因和動機往往會變成純粹努力完成的慾望。為女兒造一架鋼琴這麼不靠譜的事兒,開始製造了,面對女兒即便有了這架鋼琴也會隨母親遠走的事實,有猶豫,最終也會義無反顧。當你成為計劃的一部份,你瑣碎的工作最終會消退當初腦子裡那股熱流,電影極盡細節刻畫的製造過程,還原了關於夢想這件事情的本質。

自嘲、諷刺、戲謔、惡搞,已經是中國大陸網路文化的主旋律,這種隱藏著內心諸多不滿的情緒,已經從線上蔓延到了線下,侵蝕到了人們的認知邏輯中。娛樂的方式去看待一切,無論說它病態與否,已經成為人們與週遭互動的常態。《鋼的琴》在這種氛圍下兼具了自身品質與觀眾口味的切合。還有夢想這回事?圍脖、論壇以及各種新聞跟帖上對現實無盡的嘲弄與攻擊充斥了你所有視線的時候,同樣是娛樂的方式,這部電影打開了你很久沒有觸及過的話題,即便你的現狀與所謂夢想已經相去甚遠,但,在所有笑點過後,《鋼的琴》會讓你相信還有夢想這檔子事兒。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