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西風獨自涼

2011-07-19 01:14:40

像一把刀子靜靜穿過心窩


表現成長的代價和煩惱、夢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的青春電影,每每營造出最浪漫最殘酷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情境。回味或追悔,青春的影像有多麼清晰,悲天憫人的情懷便有多麼遼闊。

與《四百擊》、《青春殘酷物語》、《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大逃殺》等青春片相比,張一根據鄭義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楓》,生澀、樸拙、堅硬,犀利異常。愚昧、荒謬到了極點就得用鮮血買單,《楓》再現了文革時期,青年學生為了捍衛同一個領袖毛澤東,不可思議地分為兩大陣營,展開你死我活的血腥搏殺。參加武鬥的學生被集體洗腦,向著昔日的戀人或同學瘋狂射擊、發起無知無畏的衝鋒。年輕的生命被無恥地愚弄、利用和虐殺,最後又慘遭遺忘。

青春電影不只是反映朦朧的愛情的美好,更多地是考察這個血氣方剛、情竇初開的特殊時期,對人的一生造成了何種影響。



電影人夢寐以求的嘎納、奧斯卡、柏林等各大電影獎項,英格瑪•伯格曼得來全不費功夫,人們已經無法對他為電影藝術做出的貢獻進行更多更好的獎勵。可能的話,只有讓他代表地球人去爭取宇宙電影節大獎。

《野草莓》1957年12月上映,榮獲第8屆柏林電影節金熊大獎。影片穿插了大量的回憶和夢境,以爐火純青的意識流手法表現對生命和死亡的感悟,用浪漫、美好的環境襯託人物內心的波瀾。愛、恐懼和悔恨通過鏡頭噴湧而出,不愧是大家手筆。

《野草莓》的主人公是一個年邁的博士,可以把影片看作是他的青春回憶錄---

艾略特說:四月是最殘忍的一個季節。

回首當年,薄情寡義、冷酷自私。真是年輕啊。

追憶逝水年華的過程中,伯格曼試圖通過影片與長輩達成和解,從其自訴即可一見端倪:「《野草莓》的最後一幕充斥著強烈的渴求與希望:莎拉挽起伊沙克的手,領他走向林間一處陽光燦爛的空地。在另一側,他的父母正向他招手。整個故事中都包含著缺陷、貧乏、空虛和不獲寬恕,我一直在向雙親苦苦哀求:看看我,了解我,可能的話,原諒我吧!」

原諒我的粗心大意,原諒我對生活的一無所知,原諒我這一生的虛度年華----

四月,是最殘忍的一個季節---說得多好啊,凝聚了詩人對生活痛徹心肺的感悟。青春以及所有美妙的事物如此教人留戀,就是因為它太美、太短暫,宛若手中的一縷星光,沒來得及體味它的美麗,已從指縫間倏然而逝。

《野草莓》表現回憶的方式別開生面,衰老得不時與死神打個照面的博士,親眼目睹弟弟當年的荒唐與涼薄:

坐歲月的兩岸,看青春的流逝。



2006年,呂樂根據小說《刀子和刀子》改編的《十三棵泡桐》,奪得第1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為通過審查,導演被迫大動剪刀,但影片最終仍無緣院線。這種可恥可怕的電檢制度,不僅使投資者血本無歸,還嚴重扼殺了大陸藝術家創造的活力與激情。這個不能拍、那個是禁區,逼得凱歌同學也整出一部架空時代背景的豪華垃圾《無極》。

裝瘋賣傻、矯揉造作的國產片汗牛充棟,《十三棵泡桐》令人有驚艷的感覺,塑造人物簡潔、有力,尤以豪爽而又鹵莽、坦誠而又狡黠的包京生最為出色,令人感嘆有多少教育的苦難可以重來,學校活生生就是一座摧殘學生自由性靈的思想的牢籠,出獄的幾乎都經過洗腦教育、改造合格---

風子看著描述阿拉伯勇士麥麥德的連環畫長大,喜歡沙漠、短刀、打抱不平的她,與「像一把刀子」的陶陶、家境富有的阿利是哥們。新來的班主任劉小豆慣於裝腔作勢,虛偽、尖酸,把陶陶勾引到了床上,成就了一段不倫之戀,還讓其成為自己最得力的助手。一直喜歡陶陶的風子在轉學而來的包京生那裡尋求安慰,成為學校和老師的眼中釘、肉中刺。

包京生滿面春風地穿著風子送給他的T恤來到操場,沒想到好心人遭雷打,廁所裡的鞭炮事件竟然歸罪於他,加上曠考,被校長當眾宣佈開除。學校、班主任、自我標榜「不記前嫌」的語文老師都紛紛拋棄了他。偌大的操場上,他身著艷麗的T恤,在藍色校服的海洋里顯得異常醒目;人們整齊劃一地做著早操,不知所措的他是如此孤獨----

優秀的導演擅長用平淡的鏡頭語言交代人與環境的關係和人物內心世界的掙扎:《大逃殺》的結尾有一個鏡頭,腥風血雨之後,老師獨自在空曠的操場上做操。

權力喜歡神秘地運作,作為權力的象徵,「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的校長,通過擴音器發號施令,威脅著每一個不願循規蹈矩的學生,他的淫威不只是能夠把你開除出校,而且代表整個社會對你的排斥。大陸向來不缺這樣冷血的校長,也不乏劉老師這樣道貌岸然、刻薄無情、一肚子淫亂的班主任。

早戀、師生戀、陰謀與背叛、校園暴力、性騷擾女生---在未刪節的電影版本里,語文老師性騷擾風子,後又自殺---

幾次出現在鏡頭裡的沙漠英雄麥麥德,是風子心底最乾淨和明亮的部份。騎著駱駝、目光深沉的麥麥德似在告誡自己的粉絲:可憐的人啊,你要小心•••••

單親家庭、家庭暴力、毫無溫暖與光明的學校,衝動、徬徨、無助的青春,要嘛象陶陶一樣接受班主任的招安,成為立志考上大學的「好學生」,要嘛就會被打入冷宮,甚至象包京生一樣遭到開除。包京生綁架同學,難道不是學校冷酷地把他拒之門外給逼出來的嗎?

學生的世界單純而又複雜,同樣的青春有著不一樣的痛楚,像一把刀子靜靜穿過心窩,《十三棵泡桐》成為大陸繼《楓》之後最值得一看的青春電影:解放地球、為共產主義獻身的價值觀崩潰之後,自由、民主等現代文明教育沒有及時介入,導致80後(90後)淪為考試分數的俘虜,自私自利、向錢看齊,迷途的羔羊更加迷茫:中國,我的鑰匙在哪兒?

麥麥德不可能永遠守護風子,傷痕纍纍的她是整整一代人的縮影。



1943年2月18日,蘇菲•紹爾和哥哥漢斯(反納粹組織「白玫瑰」的創辦人)在慕尼黑大學散發第六期、也是最後一期傳單時,遭到蓋世太保逮捕,僅過4天便被人民法庭(希特勒1934年建立了獨立於國家司法系統以外的「人民法庭」,從重從快地打擊叛國和顛覆政府的良心犯)判處死刑,當即送往慕尼黑的斯塔德海姆監獄執行斬首。

白玫瑰一案先後有80多人被捕,13人被判刑,6名核心成員包括紹爾兄妹全被處死。

2003年蘇菲•紹爾被評選為德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女性;2005年,祖父輩是納粹的導演MarcRothemund根據蘇菲•紹爾事蹟改編的影片《蘇菲•紹爾:最後的日子》,獲得2006年德國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等諸多榮譽。

1942年6月,24歲的漢斯在慕尼黑大學發起成立了地下反抗組織「白玫瑰」,一共散發過六種不同內容的傳單,前四種以「白玫瑰的傳單」(Flugblätter der Weißen Rose)為名,後來兩張傳單署名「德國反抗運動」(Flugblätter der Widerstandsbewegung in Deutschland)。

白玫瑰象徵聖潔和高貴,第一張傳單開宗明義:「對一個有高深文化的民族而言,不加抵抗就讓一幫不負責任、受黑暗的動機驅使的當政者來統治自己是最可恥的。」

政府是拿來做什麼的?在某種意義上,政府就是拿來反對的,磨擦才有進步,反對才有自由;如果政府通過資訊封鎖、法西斯統治把民眾引向災難,那就只能反抗。對於當時的德國青年來說,反抗納粹政府無疑是最大的愛國行為。「白玫瑰」的第四張傳單上寫道:

「我們不會沉默,我們是你們的良心。」

21歲的蘇菲•紹爾十分機敏,幾乎騙過審訊她的納粹官員。得知漢斯的房間裡搜出大量郵票,又大包大攬,力圖保護哥哥和其他戰友,其表現甚至打動了審訊者。在認罪、悔過就可能獲得赦免的情況下,她堅貞不屈,認為邪惡的納粹必敗無疑;在最後陳訴中,她告訴法官:「很快你們就會站在我們現在的位置上。」

誰不怕死?誰不願在愛人的眼睛裡度過每一個寧靜的黃昏?面對難以割捨的親情、友情和愛情,風華正茂的紹爾兄妹心如刀絞。但是,背棄自由的信仰,向法西斯低頭,在他們看來比死亡還要可怕。蘇菲告訴父母她不後悔自己的選擇,走進行刑室前,仰起高傲的青春的頭顱,讓人生最後的陽光灑在臉上,彷彿傳說中的聖女一般從容,殺人如麻的劊子手也不禁為之震懾。

如同《勇敢的心》裡的華萊士在斷頭台上發出的怒吼,漢斯臨刑前竭盡全力喊了一聲:「自由萬歲!」

德意志不會忘記自己最忠誠最勇敢的兒女,時至今日,紹爾兄妹早已是家喻戶曉得民族英雄,享有崇高的地位。1968年1月30日,慕尼黑大學把戰後重建的政治學學院命名為紹爾兄妹學院,主建築改名為「紹爾兄妹樓」,當年他們散發的傳單被銘刻在大理石上,鑲嵌在廣場上的鋪路石中;主樓大廳設有白玫瑰紀念室,還有蘇菲•紹爾的雕像和白玫瑰成員的浮雕,浮雕旁靜靜地立著一枝永不凋謝的新鮮白色玫瑰。

德國各地以紹爾兄妹名字命名的學校、建築物、列車難以計數,紹爾兄妹成了德意志民族反抗強權、追求自由和光明的標誌性人物。如郁達夫所言:

「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