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張之行,字安之

2011-07-19 01:31:24

鋼的琴不是鋼琴


  聲音清脆,甚至刺耳。
  
  這是一個父親,用廢鋼和鋼鐵般的父愛造出的琴。它發出的聲音,不好聽。但我們聽到的,不僅僅是來回在鋼板之間的聲音振幅,還有父親骨子裡的貧窮與堅韌,奢求與無奈。
  
  很不想把這部電影定義為文藝,商業片。從電影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時代中那一層人的真實生活,他們的各種感情,*裸的直白,簡單到不修邊幅。他們可以單純到為了朋友的家庭,一起組織起來用鋼來造琴,看來是可笑的,其實卻是感人的,不是嗎。當看到陳桂林說:「我現在可以娶你了。」的時候,秦海璐臉上的表情,那一種釋然,平靜。卻讓我的眼淚流得真真切切。
  那是一種如何的情感,絕不止於愛情,更不是生活的逼迫無可奈何的走到一起。兩個經過一場婚姻洗禮的人,彼此必定更懂得互相扶持與忍讓。就好比電影中,那個隔壁老王的笑話,極具嘲諷力量的表現出,他們已經成熟到能夠容忍對方如此的錯誤。是的,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走到了一起。
  可是我們,有多少人整天說著我愛你卻從來沒走到過一起。安妮寶貝《最好的愛情中》有過這樣的話:
            「在路途上想起愛情來。覺得最好的愛情是兩個人彼此做個伴。
             不要束縛,不要纏繞,不要佔有,不要渴望從對方的身上挖掘到意義,那是註定要落空的東西。而應該是,我們兩個人,並排站在一起,看看這個落寞的人間。」
  
  大概可以用來詮釋電影中兩人若有似無的愛情。不浪漫卻細水長流,不轟烈卻經久不息,不唯美卻超然純粹。
 
  片中女兒的這個角色,讓我也有話要說。
  似乎和自己情形很像的是,從小,父母離異,選擇跟隨母親原因是母親給的條件要好很多。當然,我也深深被片中那位父親感動,看的時候心裡就在想,如果我的父親,暫且這麼稱呼他,能夠像陳桂林那樣,為了渴求女兒的陪伴低聲下氣的借錢,甚至親手做一架鋼琴,而不是像當初那樣對我不管不顧,我是會選擇那個貧窮的父親,還是選擇母親呢。
  所以當我看到陳桂林因為內心的自卑感作祟生氣的對著女兒吼:「你去你媽那。」並把女兒推出房門,把家裡用書堆出鋼琴的形狀*在地的那一刻,我哭了。我知道他心中那種不捨與憤怒,他不能給女兒良好的物質條件,但他那麼希望女兒能陪在自己身邊,再為她織幾條醬紅色毛褲。
  我反而覺得,陳桂林手中的針線與毛褲,比鋼的琴更能打動我,特別是陳桂林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上「女兒的毛褲還沒織完呢」。多真實又細膩,一個五大三粗的男人,竟懂得為女兒織一條毛褲。那種場景,勢必催人淚下。
  父愛,如山如鋼如鐵。

  影片的最後,煙囪還是沒能被留住,儘管那是他們回家的座標。
  這是時代的葬禮還是時代的新篇章,誰也說不清。個人覺得,影片中一直環繞著的貝多芬,與這一點十分契合。深重緩慢的鋼琴曲。
  片中的音樂極多,各種各樣。個人十分喜愛的是手風琴的那段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喜歡手風琴的聲音,給人年代久遠而又經典的感覺。就像品著陳酒滄桑而值得回味。
  
  一架鋼的琴,幾分衷腸訴不出的情。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