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現在,很想見你--Be With You

借着雨点说爱你/现在,很想见你/藉著雨点说爱你

7.8 / 5,037人    119分鐘

導演: 土井裕泰
演員: 竹內結子 中村獅童 武井證 淺利陽介 大塚千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鍾了了

2011-07-19 11:29:40

一種暗戀的三種講法


之前說過與電影相遇是有一種契機。最初想來也是一種巧妙的機緣。
可是我怎麼說得清呢?我盡然在同一個月前後遇到三部關於暗戀的日本電影。
《情書》、《四月物語》、《大約在雨季》。
在看《四月物語》時,我花了特別長的時間,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七月看「四月」的緣故。
看這個電影時很容易被打斷。一個小時的電影,被我看成了一個星期。
直到看完《大約在雨季》,才明白它固執出現的用意。
三部電影都從暗戀開始講起,卻給了我們三種全然不同的結局和感受。
更奇妙的是還能從它們之間找出某種聯繫。


暗戀的第一種講法——悲劇的《情書》

說到暗戀最先想到的還是那句經典話語: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愛到痴迷,卻不能說我愛你」。
上學時一讀這個句子,難免悲從中來。試想著這是一種怎樣磨人的愛呢?
電影《情書》中暗戀的人,直到死去才讓別人發現他的暗戀經歷。
我很想問他——為什麼不說呢?
在一起相處的那麼多時機,為什麼不讓對方知道你愛她呢?
一大堆的質問。指向他的用心。
這樣的愛情啊!總讓我們心有不甘。試想著表白之後的種種美好和不同。
可最後心裡留下的卻是空落落的遺憾,和不滿。
可能就是這樣的情緒,讓我們明白:暗戀大多是這樣苦澀和不言而喻的悲劇。


暗戀的第二種講法——喜劇的《四月物語》

與《情書》的暗戀不同。《四月物語》似乎更貼近我們的想像和心理願望。
主人公同樣也經歷了暗戀中苦守等待,可是她卻努力創造時機,
就算曆經千辛萬苦,也要站到心愛的人面前。
哪怕見面時只是淺淺一笑,卻已經在我們心裡盪起陣陣漣漪。
再遇見時的那種緊張與竊喜,又何嘗不是在心裡排練了多次的幸福畫面呢?
電影就結束在此時。不早不晚,讓觀眾意猶未盡。
讓我們全然相信那個大團圓結局。

 
暗戀的第三種講法——悲喜劇《大約在雨季》

上面介紹的暗戀電影,都重筆講暗戀的過程,而結局卻輕筆細描。
而且暗戀的人都是單方對對方的思戀。可《大約在雨季》卻與此不同。
這是雙方兩個人的暗戀。從份量上就知道他們愛的更加讓人感動和曲折。
所以看的時候又哭又笑是難免的。
主人公經歷了暗戀的苦惱,也品償了表白之後的幸福。
雖然最後故事很曲折,也很有想像力。可這是我看的最過癮的暗戀電影。
有始有終。有悲有喜歡。就算結局不完美,也覺得已經是最好的了。

 
三個電影對暗戀做了不同的詮釋。
《情書》:無始無終。現實生活中最真實、普遍的暗戀。90%(現實生活中暗戀結果百分比)
《四月物語》:有因無果。現實生活中勇敢的暗戀。 9%
《大約在雨季》:有始有終。現實生活中期許的暗戀。 1%
三部電影中為什麼《情書》得到最多人的認同,就顯而易見了。
以我「我比煙花燦爛」的性格,我還是最喜歡《大約在雨季》。
雖然它不真實,可電影不就是人們做的一個又一個的夢嗎?
我願意它如此美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