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時時刻刻--The Hours

时时刻刻/此时此刻/小说人生

7.5 / 142,134人    114分鐘

導演: 史帝芬戴爾卓
編劇: 麥可柯林漢 大衛海爾
演員: 梅莉史翠普 妮可基嫚 茱莉安摩爾 史蒂芬迪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123456

2011-07-20 00:12:16

三個女人的同一件事


三種空間三個時代三個不同的女人發生的同一件事情。
就是那件對於她們各自而言在她們生命中的那一天發生的一件能夠改變她們各自的生命軌跡的事情。
靠!憋了一口長氣還不知道這愚蠢在說些什麼。來吧抽一巴掌。

    咳嗽~

    1923年,英格蘭。維吉尼亞·伍爾芙。作家。
    她抑鬱。悲涼。一邊吸菸一邊寫著小說《戴洛維夫人》。被寫作的天才燃燒的同時,遊走在瘋狂的邊緣。在這天,她發現自己懷孕了,幾乎被沮喪擊潰。她要讓戴洛維在自己的小說中死去。必需要有人死。她說。這是對生的對照。這是應該的。她喜怒無常,無法忍受被束縛的日子。最終走向河流的深淵。

   PS:(維吉尼亞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 英國女作家,批判家,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人物之一。《牆上的斑點》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識流作品。(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之一。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伍爾芙是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她同時也是布盧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員之一。其最知名的小說包括《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燈塔行》(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間》(Jakob's Room)。

    1953年,洛杉磯。羅拉布朗。家庭主婦。
    有一個丈夫。一個兒子。懷孕。她讀了維吉尼亞·伍爾芙的《戴洛維夫人》。萌發了自殺的念頭。在丈夫生日的那一天為他做了一個蛋糕。妥善安排好了兒子,自己獨身一人帶著腹中的孩子找到一家旅館企圖結束自己的生命。很抑鬱。但她做了很久的自我思想鬥爭。結果平安無事地回家和家人團聚。

    2001年。紐約。克萊麗莎。
    現代版的戴洛維夫人,一個女同性戀者.居住在2001年的紐約市,她深愛她的朋友理察,一個才華橫溢,卻因愛滋病而瀕死的詩人。理察給她起的外號也是戴羅薇夫人,因為她和戴羅薇夫人的名字一樣,都是克拉麗薩。她有個孩子,是因為她想要個孩子,她的愛情也完全平等。從小說裡的戴羅薇夫人,經歷了摩爾的故事,到現代的紐約戴羅薇夫人,電影描述的是一條女性自我認知的道路。
    無論如何,這是一部偉大的美麗的電影。我很喜歡。

    本片導演斯蒂文·德奧瑞還導演過《朗讀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