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橋流水人家

2011-07-21 03:23:44

一個人的電影


機緣巧合,看了夜間最後一場電影—《鋼的琴》—影廳只有二三對情侶,還有匆匆趕到的我...向來認為一個人去看電影是場煎熬和自虐,但好在這部電影背負了文藝片的清譽,孤獨的人是可恥的,但獨自去看文藝片,倒也不顯得太過罪孽深重...

    但是,這不是一部文藝片,不知該怎樣評論,雖然電影看起來相當的文藝!東北的老工業基地,在上世紀90年代,不可避免的走向衰敗,從行將死去或已經死去的工廠走出的一群偉大的產業工人,成為了真真正正的無產階級。會拉手風琴,頗具藝術細胞的陳桂林,組織著一個小小的草台班子,在婚喪嫁娶的場合,靠演出來掙取些許收入,這些人中,就有他關係曖昧風情執著的情人。陳桂林的家庭就要破裂了,原配妻子跟一個賣假藥的大款準備遠走高飛,要帶走他們可愛的孩子,一個喜歡彈鋼琴的聰明可愛的小女孩。純真的孩子提出,不論是親生父親還是什麼別的男人,誰給她一架鋼琴她就跟誰。陳桂林為了可愛的孩子,借錢買鋼琴未果,偷鋼琴未果,便糾合了幾個滿身技師特質的失業工友,外加一位曾經留蘇為了一個蘇聯姑娘終生未娶的老工程師,全工廠無產者,聯合起來,翻砂築模,車鉗銑刨,硬是做出了一台鋼鐵的琴!電影在小女孩彈奏的單純的音階中結束,鏡頭拉開,工廠鏽蝕的車間大門,彷彿陳年的油畫框......

    電影是充滿了誠意和溫情的,但我覺得,親情只是引子,主景是剛剛過去那個激盪的時代—倒下去的經濟模式,倒下去的工廠企業,倒下去的高高煙囪,倒下去的卑微的一個個人的心靈依靠和他們傲人的自尊!渺小的個人,在龐大的重工業面前,是尤其渺小的,他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尊嚴榮辱,都牢牢地綁定在了龐大的工廠龐大的機器之上,一瞬間,如果他們的依靠不可避免地轟塌,也會將他們的一切悲哀地埋葬!蕭瑟的工廠,塵封的機器,為生計所迫的人們,心中仍然存有著天真的夢想和他們所需要的救贖—雖然只是在虛構的電影裡!造鋼琴,鋼的琴,是他們的自我拯救,是要找回曾經驕傲地活過的證明,電影中,他們做到了,現實中呢,即使做到,他們還能找到那個過去的時代過去的自己嗎?現實是現實的,所以,我們在影院這個製造夢想的地方感受夢想,撫摸夢想,我們都是卑微的,可憐的...

    電影的風格是糅雜的,寂靜的構圖用光,彷彿油畫,時不時讓人會心的橋段和懷舊元素,又充滿著點滴的溫暖,幾段歌舞和吹拉彈唱,既讓人共鳴又帶著小小的戲謔,導演是那種有著很多很多壞點子的人,這些壞點子不經意以輕鬆自然的面目出現,頗熨帖。如果非要說這部電影是什麼類型像什麼,我只能說,像《鐵西區》加上了《小武》,以悲喜劇加上MV的風格面世,最然不是百分百完美,卻倒也是近來不多見的佳作了!

    自己也算是三線工廠的子弟,看著這部電影,童年時代,炎熱的下午,空曠的廠區,高大的車間,車間幾個被人打碎玻璃的窗戶,車間裡機器嚇人的巨大聲響,高聳的氣錘,一排排滿是油漬的工具機,瞬時浮現,我,甚至又聞到了媽媽車間工具機上那乳白色氯化液的味道...一個時代過去了啊,屬於我們父輩的時代!

    變動的大時代,自己正是在舒適的大學校園,試問,自己可曾多一份想到在那個艱難的時段,父母的艱辛?永遠都記得這樣一張照片—在漫天的飛雪中,瀋陽的街頭,一個頭戴棉帽的中年男人,瑟縮而無奈地站在街邊,也許,他小小的期待,只是,期待著新的僱主給自己一個或短或長的工作機會,掙到一點微薄的收入,交給他同樣艱辛的妻子,交給他摯愛的家庭...那是怎樣的大雪啊,白茫茫的風中雪中,那個男人,手中舉著一塊不大的紙牌子,上面寫著—八級鉗工......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