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Yurii

2011-07-21 06:34:41

鋼的琴,冷的心


http://www.luanxiang.org/blog/archives/1177.html

題記:今天看到吳曉波先生的《中國工人階級的憂傷》(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9689),有感而發。對蘇東改革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秦暉、金雁兩位關於蘇東改革的專著,邏輯嚴密,數據紮實,值得閱讀。

2011年7月17日早上,我在上海正大廣場星美影院看《鋼的琴》;下午,父母在株洲千金電影院看《鋼的琴》——若我在家,一般會三人同去觀影,若不在,一般是異地協同。之後我問他們,感覺如何。答曰:片子不錯。

《鋼的琴》確實是近年來我感覺比較滿意的國產電影,寫實,有現實關懷,完整,構成周全抓人的故事;它不像那些豪華巨製讓人感覺莫名其妙,又沒有《瘋狂的石頭》系列那麼戲謔超脫,也沒有賈樟柯系列電影灰暗沉重的壓抑,只是講了一個現實、正常的故事:陳桂林是東北一家鋼廠的下崗職工,老婆跟賣假藥的人跑了,離婚判決帶走女兒,女兒的態度是,誰給買鋼琴就跟誰走,明知買不起鋼琴的他,糾集昔日工友,鑄造了一架鋼的琴。

真正的鋼琴有八千多個零件,所以故事稍有點超現實色彩,片中也確實有一些超現實的片段(比如雪夜下的獨奏),但並不影響觀眾入戲,至少我感覺是如此。空曠的廠房,褪色的口號,零落的標牌,破敗的生活區,都是記憶中準確的樣子——株洲是交通樞紐,也是重工業集中的城市,我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親戚朋友也多分佈於各個廠區,集中居住的生活區,各形各色的工人,廠辦幼稚園、子弟小學、子弟中學……現在似乎只需要用「大而全」幾個字就可以輕描淡寫,也只需要喊喊「甩包袱」的口號,它們便一家又一家地破產、倒閉。

我記得那些朝夕相處的形象:有人是老中專生,說話做事認真的緊;有人興緻高雅,業餘將我們一幫小孩子叫去他家教授書畫;食堂的兩位師傅,一位紅案一位白案,手藝不錯,卻為「天師」的諢名而爭風鬥氣……忽然間單位便破敗了,大家如鳥獸散,自謀活路;愛好琴棋書畫的那位,幾無活路;稍好一點的,一把年紀還要當聯防隊員,忍著酷暑寒冬,賺生活費。

這種境遇,該怪誰呢?怪他們不是生活的強者?可是工人很長時間內分明一直是社會的「中堅力量」啊。怪他們沒有早做準備?可是他們年輕的時候,誰敢設想工廠會一夜巨變,真敢的話,估計沒有人會坦然接受「低收入高福利」「低收入高積累」政策。怪蘇聯帶了壞頭?可是蘇聯不說對工人,對農民都有良好的保障,工業發展之後主動「反哺」農民,完善了農村福利和醫療體制。

當然,最流行的說法是,這就是改革必要的成本,也是工人應該接受的命運?持這種論調的人很多,我倒覺得這堪稱最荒謬的結論了——常有人對比中俄,可是不要忘了,東歐各國大都(比如波蘭、捷克、匈牙利)度過了轉軌的陣痛,維護了公正,也恢復了經濟;俄羅斯若不是搞半截子休克療法,也不應該有這麼長期的衰退。在我看來,許多「必要成本論」者甚至連「休克療法」有什麼具體舉措都不知道。作為官員,他們可以完全漠視公正,作為學者,他們只醉心於研究假問題,得出假結論。但是,他們把持了這個社會,把持了那麼多人的命運。

而且我猜,這些人甚至把持了更多的內容——我與父母之間,除去對電影的印象比較一致,觀影的環境也一致,放映廳裡都只有寥寥落落的幾個人。問問周圍的人,對這段歷史,沒經歷過的人不感興趣,經歷過的人,不知道也不太相信有這樣的電影。沒有禁播,沒有禁言,但在生活的壓力下,在虛假敘事的重複之下,在似是而非的論證下,記憶會「自然」地枯萎、褪色、消逝。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