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黃大寶

2011-07-22 19:53:40

我的身體在這兒,我的理想在哪兒?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完這個片子,想了到另一個東北人,曾是《南方週末》的記者李海鵬,他在《歷史的愁容》一文中說道:大致上,人類生活就是這個樣子,屋子會拆掉,城市會沒落。繁華總是如夢,時間矢志流逝。這類事其實沒什麼悲壯感。張猛的電影《鋼的琴》也是建立在這樣一種情懷之上,在昔日東北最大的鋼鐵工業城市鞍山,一些小人物的悲喜劇,苦中作樂之後,慘澹的生活並未改變,片子也在一個侷促又無聲的結尾中結束。

鄉愁
按照鋼琴這一主題,全片分成這樣幾塊:交錢練琴、(被迫棄琴)製造假琴、借錢買琴、合夥偷琴、合力造琴,但是在整體的連接上並沒有非常流暢,時不時會被突發的小故事打斷了情緒,再回到線上就顯突兀。而除了主角陳桂林之外,包括淑嫻、王抗美、胖頭、快手、季哥等配角相繼出現,他們的理想曾經是被捆綁在一起的,就是工人階級的理想。隨著那個時代的消逝,這種捆綁就解除了。在陳桂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忽悠下,他們重燃了激情。雖然導演在人物表現上沒有用煽情的效果或者黑白分明的態度,把各個人物的真實性都展現了出來,但是配角們的形象並不十分鮮明,有些甚至在最後會被忘記,有些則有點不上不下。最成功的屬季哥和汪工兩位,他們在最接近陳桂林的理想主義的同時又帶有自身的特質,季哥在被警察帶走時做好最後一件活的豪壯,汪工為了保衛煙囪的盡心盡力,能讓觀眾印象深刻。

筆者認為導演張猛,包括片中的人物,在裡面表達的是一種「鄉愁」,一種身在家鄉但是人是物非的鄉愁。在這樣一種情緒的渲染下,再加上鞍山的工業背景如同天然的佈景,畫面就好像ppt那樣切換著但風格不變,形式先行,內容自然也就懷舊起來。比如剛開始的一段,陳桂林與妻子站在路上談離婚時背後的兩個翅膀一樣的鋼鐵建築,之後的兩根煙囪、廢棄的鋼廠,把這個曾經的鋼鐵之城如今落寞殘敗的景像連同在那裡發生的荒誕又偉大的事情聯繫在一起,直到最後的兩聲巨響,衝散了一切的聯繫。導演在那段「炸煙囪」的安排上,以「無聲圍觀」的方式進行,大夥點著煙,等待煙囪的倒塌,寂靜,如同一個莊嚴的儀式。在這裡之前一切都配合得很和諧,但是之後故事的走向(再次振奮造琴)就顯得有些斷裂。

意象
片中無處不在的意象值得一說。煙囪代表著工人階級殘存著的對過去年代的唯一寄託,它的倒下預示著這一時代的終結;鞭炮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在開工前的大動靜,預示一場「偉業」的開始,另一處是陳桂林發現「隔壁老王」之後獨自點鞭,這更像一個失敗者的自白,當所有人都無法相信的時候,他留給觀眾一個孤獨的背影;類似的符號意義的元素還包括無處不在的懷舊音樂、陳桂林手中的手風琴,甚至是全片的暗色鋼鐵區的大背景,都是意象所指。在這樣風格化的畫面中,配以時而出現的歌舞場面,舞台劇化的場景,稍一用力,就顯得過了。比如偷琴未遂後陳桂林的雪中獨奏、最後紅艷艷的鬥牛舞伴隨著合力造琴的畫面,把超現實主義和舞台劇風格相結合,單拿出這兩個場景來說,畫面的視覺效果和情緒的高潮都有了,但是在整體情節的銜接上和情緒的連接性上都有些突兀。

就像《耳朵大有福》一樣,張猛並沒有呈現一個「底層小人物經過奮鬥終於成功」的童話般的結局。陳桂林一番心血並未留住女兒,他在聽完女兒的彈奏之後仍然要面對可悲可笑的生活。雖然《鋼的琴》結局稍有侷促,但是至少延續了《耳朵》的那種理念。這部電影相比《耳朵》的樸素流暢,在手法上更極致一些,至少你可以看到一個還未被商業化的、仍懷有理想主義的導演內心的激情。儘管暴露出些許問題,在這樣一個缺乏有力的國片的時代,《鋼的琴》依然值得一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