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460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鯪魚罐頭

2011-07-23 00:33:45

對於《鋼的琴》,我先想到這麼多


在院線看了兩次《鋼的琴》,朋友基本都看過,然而,喜歡的卻不多。

首先,我是很喜歡這部電影,既然影片都離不開故事,我們就談談這部電影故事的背景。
       似乎對於南方的同學,下崗這個詞顯得比較陌生,而對於生活在北方,重工業地區的北方人來說,下崗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詞,我們這一輩的父母,經過文革,經過下鄉,能耽誤的都耽誤的差不多了,他們唯一能夠用有的就是在國有企業有份安定的工作,在相對安定的日子裡能夠悄聲炊煙。然而伴隨著國有企業改制,大規模工廠倒閉,大批工人下崗,只會擺弄工具機,擰螺絲的工人,一下被踢入到工廠圍牆外的社會,這批中年人顯得比綴學的孩子更加無奈傷心。
      從人物上來說,我們單從季哥這個角色談起,他的出場是所有配角里鏡頭運用最多的人物,三個女人圍坐在旁,手下一幫工人,包了一片地,顯得十分威風,看樣子十分不好接觸,然而,在桂林提出幫忙的請求時,他爽快的答應了,在桂林的一幫朋友里,季哥是最講義氣,最愛幫忙熱心的一個人。季哥真的很風光麼,答案是否定的。季哥被抓走是以銷贓罪帶走,一個犯罪體系里,只有小婁婁才會去做幫大哥銷贓這種風險極高的勾當,因此季哥在外面並不是一個風光的大人物,仍舊是社會裡的小人物,桂林問季哥:你那頭沒人看著能行麼,季哥說:那咋辦。放棄挖鐵賺錢的生意不做,在這陪他胡鬧。那既然是胡鬧,為什麼這幫人還要做下去呢。因為他們懷念過去工廠的日子。
     有一場在ktv,我記憶很深,平移鏡頭帶到每個人表情的很消沉,覺得無趣,桂林在唱的是《懷念戰友》,唱到高潮時,這幾個人都很興奮,又唱又跳。我旁邊的朋友說這不是有病麼。歌詞寫道:「瓜秧斷了哈密瓜依然香甜,琴師回來都它爾還會再響。當我永別了戰友的時候,
好像那雪崩飛滾萬丈。親愛的戰友,我再不能見到你雄偉的身影,和藹的臉龐」。這裡正是再說他們很懷念過去工廠務工的日子,然而分別之後,熱情依舊還在,作為工廠開工前的一場戲,我覺得拍的恰到好處。
    原聲也是本片的亮點,你聽過俄羅斯r+b麼,你聽過俄羅斯rock麼。每一處鋼琴選段,都應時應景。這不失為一部好片子,至少他拍的很誠懇,比華弄取寵,群星雲集,不知所云的片子好看的多。
   四十歲的人坐著不能轉彎不能倒行的青春列車,然而車內擁擠髒亂,壓的他們喘不過氣,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拾二十歲得趣,過把癮,就這麼,算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