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獄亡魂--The Third Man

第三人/黑狱亡魂/第三个人

8.1 / 181,776人    104分鐘 | USA:93分鐘

導演: 卡羅李德
編劇: 葛拉罕葛林
演員: 約瑟夫考登 艾莉達瓦利 奧森威爾斯 屈佛霍華 Bernard Lee (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霽月軒客

2011-07-23 03:29:20

一個攝影愛好者眼中的《第三個人》


一個攝影愛好者眼中的《第三個人》
@霽月軒客
 

 

    我是個攝影愛好者。看完《第三個人》,嘆箱櫃攝影書籍大可以棄之如敝帚,這部電影分明就是一本用懸念故事形式宣教的攝影教科書嘛!構圖嚴謹,用光精準,特寫傳神,專業的個性模特,充滿質感的暗調,眼花繚亂的景別變換,攝影的方方面面,無一不涵蓋使用。

 

   《第三個人》大量使用了傾斜構圖。無論是角色對話的房間,演講的會場,還是街道、建築,觀眾都能明顯感受到空間的歪斜,有些畫面的歪斜程度甚至使人眩暈。(1)水平線平穩的原則被打破。直線構圖一般給人以安靜和安全的感覺,而不穩定的斜線則凝聚充滿動勢,常與運動、活潑和內心的不安定感相聯繫。影片開頭畫外音說:「維也納看上去並不比歐洲的其它城市更糟,只不過多了一些廢墟。」就是這些廢墟,以及廢墟帶來的四國分管、黑市猖獗的歷史事實,加在每個人生活天平上的砝碼越來越沉重。生活動盪不安,生存充滿了不確定性。維也納失去的不僅有古老的建築,遼闊的風景,美妙的音樂,還有所有這一切的水平線,生活的水平線。導演用可見的空間傾斜,反映著生活狀態的失衡,以及每個人內在的不安定感。

 

    另外,傾斜構圖也預示著懸疑傾向。戰爭的後遺症之一,就是把「歐洲的心臟」變成了懸疑之都。哈里有見不得人的勾當,英國與俄國,或者美國與英國,也有著見不得人的勾當。那些由歪斜的廢墟和樓房參差組合的暗影底下,藏匿著間諜、殺人犯和逃亡者。只有貓清楚那些懸念的答案,就像撓著哈里皮鞋的那隻貓。

 

    哈裡的出場,不是被霍利發現後悻悻然地走向明處,而是巧妙地借用對面樓上嘮叨不滿的住戶點亮的燈光,就在一剎那間,哈裡的整張臉被射出的一束硬光打亮,高對比度的影調之下,帥氣的臉龐和嘴角揚起的淺笑,震驚了觀眾,也迷住了觀眾的心。它就像一個炫亮的感嘆號,宣告了懸念的破解和劇情的轉折。(2)

 

    光影破解懸念,也製造懸念。霍利和卡羅威上校等人誘捕哈里,久等不見人影,忽然在街道拐角樓牆,投現一個巨大且移動的人影,大衣紳帽,頗似哈里。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大家探頭凝視拐角,來的卻是一個賣氣球的老人(3)。

 

    不同的光線,被用來塑造不同個性和不同職業的人物。垂淚的美人,用明亮而柔和的漫射光(4);逆光把警察寒冷的鼻息照得透亮(5);近似底光角度的照明,烘托出一張戰士機警的臉(6)。很少有影片用這麼多的特寫手段和光影效果來塑造普通角色。就算隨便擷取一張,列於世界攝影大師作品之林,也毫不遜色。

 

   片尾的構圖也堪稱經典(7)。秋葉飄零的林道,遠高近低,延伸至盡頭;霍利待之於前景左側貨車旁,安娜從遠景縱軸走來,強化了畫面的立體透視感。一直走到前景,然後從右側離開。男人掏出火柴,點燃了一支孤獨的煙。煙味可能有些苦澀,不如平時。

 

  這是個無言的結局,除了齊特拉琴奏著淡淡感傷的曲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