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ir

放牛班的春天/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

7.8 / 68,021人    97分鐘

導演: 克里斯巴哈蒂
編劇: 克里斯巴哈蒂
演員: 法藍柯波蘭德 尚巴堤莫里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發條知更鳥

2011-07-23 07:55:11

乘著歌聲的翅膀,我聽見了理想與生活的大合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五十年後,莫漢奇與貝比諾的相遇吹走了記憶上的灰塵。一張合影、一本日記、一段回憶將塵封已久的童年往事慢慢開啟,順著鏡頭我們跟隨馬修老師來到了池塘畔底輔育院的門口。正如其名,灰牆鐵門、被封住的鐵窗、這一切只讓人感到無比壓抑,而被「囚禁」在這所學校裡的卻都是十歲左右的活潑調皮的孩子,電影一開頭,導演便把這種矛盾呈現在了我們面前。門口的那個孩子就是當年的貝比諾(馬修老師親切地叫他小貝貝,這是個惹人憐的小傢伙,他是所有孩子當中最小的。看完電影我不停地說小貝貝、小貝貝,快把閨蜜搞瘋了),他在等待星期六,大人們跟他說星期六他爸爸會來接他。但事實上,貝比諾的父母已經在二戰中喪生了。輔育院的孩子和貝比諾一樣,大多數都來自支離破碎的家庭,被父母寄養在這裡。

這些孩子們和普通的孩子一樣,愛玩鬧、調皮好動,但同時他們又與普通的孩子不一樣。年幼的他們失去了親情與關愛的滋養,身心極度不協調卻永不懂得自我調節,他們所面對的是冷漠、壓制、還有不分青紅皂白的體罰。(只有麥神父顯得和氣可親,自己受到傷害,卻依然為可憐的孩子們打抱不平)他們怨恨,想要報復周圍、發洩一切,以破壞來反抗學校的壓迫。馬修老師一進學校門看見的便是個背罰擦地板的男孩兒。還有其他老師對於孩子們「有著天使面孔的魔鬼」的描述,再加上那個衣著正統、說話古板刻薄的院長,一切都已向我們昭示了這是一所採取高壓政策、校風壓抑、沉悶,缺乏人文關懷的學校。

但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何況這裡關的是一群頑皮叛逆的男孩兒們。影片著名導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對於影片前一小部份的渲染鋪陳並沒有平白直述,而是用很多並不佔據鏡頭主要位置的小細節還有巧妙的方式來交代了故事背景、人物性格、衝突矛盾等等,使得簡單的故事並不顯得平淡枯燥。孩子們確實調皮搗蛋,影片對這一點的描述可謂「不見其人先聞其聲」。一開始孩子們的惡作使得的麥神父受傷,這一點足以讓觀眾們去想像那群孩子有多麼的「邪惡可憎」。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並不是哪一個人一下子就可以改變的了的,音樂家出身馬修老師雖然生性善良,雖然心有準備,企圖挽救局面但他此時的進入就如同一滴水掉進了沙漠,並進無法改變現狀而且還意味著自身的毀滅。馬修老師果然吃了「閉門羹」,這群孩子遠比他想像中的要難以馴服,「光頭老師」、叼著煙的骷髏、處處刁難,第一次上課就被給了一個「下馬威」,孩子們的準備似乎比老師還要充分。這讓老師見識到了孩子們的可怕,但這種可怕更確切地說也許是一種心寒與失望,因為孩子們的「危險」並不同於社會犯罪行為來自於心靈生出的黑暗與邪惡,而是一半來自調皮叛逆的天性,一半則來自親情的缺失、學校對於天性的壓制。

孩子們似乎習慣了先是搞惡作劇、無視學校老師的紀律然後被懲罰的過程,如貓鼠遊戲一般,學校的教育就這樣荒唐地進行著。馬修老師對幾個壞孩子早有耳聞,於是在第一天就用自己的方式對葛賀克、莫漢奇(劇中角色後成為著名指揮家,劇中歌曲都由他領唱,小帥哥一枚,正太控們要關注下,必須地)進行了「關照」。當然這種方式要比學校的打罵來得柔和得多,他與葛賀克口頭協議,讓他每天去看受傷的麥神父,以此贖罪。馬修老師的寬容與信任讓壞孩子葛賀克感到很驚訝,對他來說,不僅僅是逃過了哈院長的「讓人永生難忘」的懲罰,更是讓他感受到了不同於其他老師的親切感、信任感還有周圍的人並不是那麼令人憎恨。馬修老師懂幽默、不用強權,他在努力融入這群鬼精靈當中。與此同時,他也感到害怕,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擔心孩子們不知何時回來取他性命,學校衝突與不和諧的氛圍與環境也讓馬修老師感到難以呼吸。但情況似乎不那麼造,至少在那一天他感化了葛賀克。在後來麥神父因病情惡化而轉院的情節中,我從他的眼神中看見了悲憫與懺悔。我想孩子們也應該感受到了這個光頭老師的特別與可愛之處。

然而,就當馬修老師告訴哈校長一切盡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時,校長警告他不要那麼樂觀。確實,馬修所在櫃中的樂譜的丟失讓他實在是忍無可忍了。看著自己心愛的、付出靈魂的東西被不懂珍惜的人踐踏是多麼讓足以讓人出離憤怒。但我們都知道,當電影中的矛盾達到頂峰時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至少在這個故事中事情發生了絕妙的轉化,馬修老師和孩子們即將開啟一段音樂與靈魂的旅程。而對於我們年輕的主人公莫漢奇來說,這是命運的轉折點,他從此發現了自己究竟是為何而生的。

樂譜事件後,馬修老師心有餘悸。但他發現了孩子們的興趣之所在,於是他重新拾起自己的理想,為這些孩子們作曲,「永遠別說永遠」。合唱團實驗這一部份情節輕鬆、愉快,漸漸地,孩子們被馬修老師統一了起來,在練習唱歌的過程當中,孩子們從未那樣投入、認真過,他們目不轉睛地看著老師,渴望被關注、被認可。馬修與孩子們在音樂這一點上達成了一致,從此,叛逆的鬼精靈變成了靈巧可愛的夜鶯,我想任何人其中包括馬修老師也沒有想到過孩子們能夠服從指揮並且唱出動聽的歌曲。並且以前只開展地下工作的合唱團計劃也得到了院長的預設許可。整個校園的氣氛似乎也發生了根本性地轉變,到處都飄蕩著音樂,激情播撒到每一個人身上,就連刻板的哈院長也開始和孩子們一起踢足球、玩兒紙飛機了。而這時,麥神父也從醫院康復回來了。那張經典不朽的電影海報上的合影也就在這時誕生了。

在接下來的故事當中,編劇雅克•貝漢在莫漢奇這個孩子身上著墨頗豐。我想編劇的用意是具體刻畫莫漢奇,然後以小見大來反映千千萬萬個身世曲折、從小失去家人呵護的輔育院的孩子。莫漢奇來自單親家庭,母親是一名服務員,法院因母親無力撫養子女而把他判給了輔育院教育。莫漢奇歌唱才華出眾,受罰期間經常自己獨自在教室練習唱歌,但他無法面對現實,隱藏自己的天性,把自己變成一隻刺蝟活在偽裝之中來保護自己。他愛好唱歌卻說不在乎,他渴望母親卻強裝冷漠憎恨。當然這一切都被馬修老師洞穿,但沒人能夠走進他的內心。學校的孩子都普遍性地存在著莫漢奇這種封閉、孤獨、偽裝、仇視的心理。而音樂讓這群孩子得以釋放,哈院長說「音樂是孩子們變聰明了」,的確,孩子們學會用音樂來發洩、對抗壓抑、發現自我、尋找快樂。在那一次,為女校董的演出中,馬修老師從莫漢奇的眼中看見了驕傲、被寬恕的喜悅還有人們的肯定。

雖然故事的情節在此處猶如雨後彩虹,讓人倍感溫暖,但電影的結局多多少少讓人感覺有那麼些失望。後來進入輔育院的孟丹被哈院長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指控偷了學校的錢而被警局帶走,實則該事是一個名為郭和頌的孩子所為,馬修老師想要為孟丹討回公道卻又不想告發郭和頌,但最終院長固執己見。孟丹有嚴重的變態、暴力傾向,在含冤之後出於報復他趁學校沒人時放火焚燬了學校。幸運的是,麥神父和馬修老師那天帶孩子們出遊,於是沒造成人員傷亡。但院長卻將責任推在了別人身上,一氣之下,馬修老師辭職離開。離開那天,校園裡很平靜,馬修覺得孩子們比以前懂事多了,而在他看來,這種董事更接近於一種冷漠。誰知走到拐角,地上散落著許多紙飛機,隨即孩子們送別的歌聲響起,紛飛而下的紙飛機、窗口搖動著的小手,一切委屈、辛苦、落寞都化解於心,有什麼比這些更能讓人體會到幸福與成功的意義呢。

這是一部讓人笑著流淚的影片,溫情無限,看完它我忽而覺得它就像是法國兒童版《春風化雨》。只不過我不太能肯定,編劇的落腳點是在馬修還是在孩子身上,因為他們相互改寫了彼此的人生軌跡,合唱的不只是孩子們,還有馬修老師。馬修用音樂滌盪了孩子們心中的仇恨與寂寞,用音樂釋放了他們天真浪漫、積極美好的天性與激情,更重要的是,他們在音樂中尋到了自我,關於夢想、希望、樂觀。他們得到了面對現實、肯定自我的勇氣,找到了自己存活於世的價值(即馬修老師所說的驕傲);而馬修,作為一個過氣的音樂家,是孩子們幫他找回了重拾「心愛之物」的勇氣、重拾創作的激情。他的藝術生命猶如重生,在孩子們的身上顯得熠熠生輝,發出了困頓與窘迫中的吶喊,這或許是他一生的堅持。他稱不上一個教育家卻改變了學生的生活、命運。

音樂對於這部電影來說是一個關鍵詞,影片的配樂師是BrunoCoulais,為影片出彩增色不少,特別是電影的中後半部份,每一次童聲響起便是一次心靈震動。從孩子們稚嫩可愛的獨唱到集體清唱再到水伴奏合唱,我們看到的是孩子們善良純真的回歸、對音樂的嚮往還有對生活的憧憬與希望。音樂是電影內化的主題,而童聲合唱則將這個主題外化。而在片中歌聲繼續扮演了它抒情的角色,每一首歌都極其應景,幫助表達了人物情感、推動情節發展。本電影曾多次出現的主題曲Vois sur ton chemin(看看你經過的路上)

Vois sur ton chemin 看看你經過的路上

Gamins oubliés égarés 孩子們迷了路

Donne leur la main 向他們伸出手

Pour les mener 拉他們一把

Vers d'autres lendemains 步嚮往後的日子

Sens au coeur de la nuit 黑暗中的方向

L'onde d'espoir 希望之光

Ardeur de la vie 生命中的熱忱

Sentier de gloire 榮耀之巷

表達的是孩子們對馬修老師的渴望與需要。

Vire au vent tournoie déploie tes ailes 在迴旋的風中轉向 展開你的翅膀

Dans l'aube grise du levant 在灰色晨曦中

Trouve un chemin vers l'arc-en-ciel 尋找通往彩虹的路

Se découvrira le printemps 揭開春之序幕

該段出現在合唱團計劃的排練中,此段童聲無疑表明了孩子們已經敞開了心扉,衝破了枷鎖的束縛。音樂是孩子們的第二次生命,他們在音樂中找回迷失的自我,還有自己的理想、希望,並且找回久違的自豪與成就感。最經典的是最後一段Les Avions en Papier,曾多次被運用到電視廣告中。最後那些擺動的小手、紛飛的紙飛機伴隨著音樂搖晃、盤旋,無論多少次我還是會為之動容。音樂是催淚彈,但凡好的電影,其中的配樂都功不可沒。音樂與電影不期而遇的默契和無法格式的相互依賴,《音樂之聲》中的音樂給戰火邊緣的一家人帶來了生活的樂趣、希望甚至祖國的溫暖。音樂是慰藉,馬修老師走了,但他的音樂還不絕於耳,讓人流連往返。

該片也對教育問題進行了深刻探討。一個人在未被社會化前所有的行為都來自於天性,他們天性活潑、好動、頑皮,但沒有誰故意跟學校過不去或有意傷害,但對待錯誤的關鍵就直接影響著接下來事情的進程。學校對待犯錯的孩子的原則就是「犯規,處罰」,在其他老師的眼中,一切都是邪惡的,包括這些長相可愛的孩子,一個內心邪惡的人那麼他眼中的一切也都是邪惡的,唯有用武力使他們屈服於巴掌、鐵門中。教育的對像是人而不是學校的紀律,專制、體罰只能隱藏或者激化矛盾,若教育者只懂站在自己的立場來達到目的而不重過程,一切都是緣木求魚。在馬修老師剛到來的那段時間,我們看到的只是老師、校長與學生的對立,猶如水火。而孟丹則是以學校的教育方式得出的失敗典型,絕望與憎恨把它變成了一個失去理智的縱火犯。孩子的內心無人理解、體諒,他們原本善良可愛的心靈被一層厚厚的殼給包裹著,無法融化便無法融入。弱者的自衛往往比強者的進攻更加可怕,寬容、理解是與他們溝通的唯一方法。而在做到這些之後,馬修老師還讓孩子們由心生出一種自豪感、成就感,他們從此不再用灰暗的眼光看世界。馬修曾讓孩子們在紙上寫下自己的理想,他們都明白自己想要幹什麼,而且其中不乏志向遠大之人,其實老師要做的並不是束縛學生,事事統一,而是幫助他們找到並成為他們自己。

另外,電影似乎還想我們傳達了一個重要的價值取向,那就是關於成功。影片中,哈院長和馬修老師之間形成了強烈反差。哈院長說過「我的理想可不是做個教育家,沒人想要一輩子待在這個學校里」,他的一切動機都指向了那塊勳章,而在所有學生和老師心中,那塊勳章除了說明這個人的虛偽醜陋、功利冷酷外別無他用。最後的那場大火雖然使得馬修老師離開,卻也逐出了這個無能的院長。(必須承認,他放飛機還有踢足球的樣子還是很可愛的)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馬修這個一生默默無聞的作曲家卻十分懂得在何時開始何時離開,而且贏得了一個作曲家的最高榮譽——觀眾的喝彩。孩子們、老師們懂得他的所作所為,他的藝術生命在每一個孩子身上得到了延續。

一邊是淪落天涯,懷才不遇,一群是絕望沉悶、灰暗無光,這就是生活;一邊是靈魂之音,慰藉生靈,一群是點燃希望,照亮未來,這就是理想。而音樂讓這一切成為可能。有了希望,有時卻只剩下失望,而我們只是重新點燃理想,重拾希望,生活不就是這個樣子嗎。是的,我聽見了理想與生活的大合唱,這一曲,頌希望、頌夢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