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omniloquist

2011-07-25 06:43:06

意外的饋贈——桐原亮司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初爆出堀北真希要演雪穗的消息時,我當下的第一反應是「不止製作方腦袋集體被門夾了,MAKI你的腦袋也被門夾了嗎?」
再看到第一版預告片時,我第一反應是「你們這幫人是拉不到投資商所以做出那麼簡陋的預告片嗎?」

看完電影以後,我才驚覺,製作方太狡詐了。
白夜行這部作品分別在06年,09年,11年,短短5年間就被搬上螢幕三次,號召力非同一般,無論選角如何死忠們都會追,各路劇飯也會抱著挑刺的心理前去圍觀,再加上堀北首次挑戰惡女,票房上該號召到的都已經號召到了。緊接著韓版上映後就放出映畫化消息,選上堀北,放出那麼爛的預告片,這些你們絕對都是故意的!在一片「不看好」的氛圍中十足的降低了大眾的期待值,另一邊卻默默的埋下了一枚深水炸彈——桐原亮司(高良健吾)。

無論哪一次評論白夜行,雪穗都絕對是當之無愧的首位,但是這次我想先說亮司。
本來毫無期待甚至抱著看笑話心態,看完後卻覺得得到了意外的饋贈——桐原亮司。
在雪穗吸去所有關注時,不得不說這是一次非常聰明的重心轉移(雪穗→亮司)。與原著相比,亮司的戲份做了大幅度刪減,仿製銀行卡和件公司這些情節完全砍掉,藥劑師這部份也做了很大修改,亮司這個角色徹底拋棄了自身的存在感而成為了雪穗「背後的影子」。如果沒有最後十五分鐘,這個亮司無疑是非常非常失敗的。但是「伏筆」這玩意一直是日本電影最為擅長的手段,耐心而克制的鋪陳後再給出猛力的最後一擊。這裡的亮司便是力度堪比深水炸彈的最後一擊。
我是很容易被「瞬間」捕獲的人,縱使警察大叔在天橋上喊著讓人頻頻笑場的「基情」表白,坐在天台如暗夜天使般的高良健吾展開璀璨的笑容的那一瞬間,我還是被捕獲了。
那一刻要死的BGM,從之前的鋼琴獨奏驟然停頓,隨著亮司的笑容展開而後爆發出來,我的眼淚便已開始在眼眶中打轉。每一次嘴角的抽動和眉間皺紋的加深,都流泄出這十九年來他所背負的苦楚,所有印象中的亮司,想像中的亮司紛至沓來,聚齊在高良健吾身上。

這個男人,他就是桐原亮司了!

「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
我想編劇一定是念這段話念了上百遍(笑,此次桐原亮司的詮釋重心完全放在了「黑夜中的陽光」上。有一個與雪穗無關的細節看的當下便非常為之觸動,典子在與亮司做時,特寫打在典子的臉上,她用很幸福的表情說「好溫暖」。
溫暖是陽光所具有的屬性,只為雪穗一個人照耀的陽光,終於被另一個女人感受到,「好溫暖」這句話從典子口中說出比從雪穗口中說出更觸動人心。

用鏡子反射光的方法來傳遞暗號的設定,實際上也是緊扣「陽光」這個像徵意義。2小時20分處,小亮司用鏡子將陽光反射到小雪穗臉上,光斑晃動之間,他用稚嫩的聲音說「這世上,只有我們知道的秘密」。
我想,鏡頭沒有表現出來的,雪穗抬頭所看見的亮司,一定是綻放著光芒的。

高良健吾實在是太適合亮司這個角色了,舉手投足間散發出的陰鬱厭世之氣與原著中的亮司吻合度直逼百分之百。最後十分鐘快速穿插剪輯中的忍耐,無聲慟哭無疑將全片推向了高潮。對我這個原著黨來說最後十分鐘在情感上得到很大的滿足,書對亮司的內心掙扎描寫及其節制,甚至令人覺得亮司除了對待雪穗以外,簡直就是天生的惡魔。劇版試圖描繪出亮司從軟弱到堅強的心理軌跡,但卻完全喪失了小說中對亮司陰鷙這樣的定位。對比之下,我不禁要大讚這次的快剪實在是太棒了!在原著節制的風格基礎上,用簡單幾個有強烈衝擊力的鏡頭體現出亮司的掙扎。這就是文字所無法比擬的影像的魅力。

與劇版截然不同的是,這次子役的光芒集中在小亮司身上,大概是製作方也覺得我家閨女的小雪穗是無人能夠超越了,所以乾脆「自暴自棄」將可以出彩的點都堆到了小亮司身上。與劇版不同的是,幼年的劇情做了很大的改動,整次事件從小雪穗善後變成了全部由小亮司策劃主導。雖然說這樣的改動有點弱化雪穗,但是面對著這副樣子的小雪穗,我只能說:編劇大人,改的太好了!!你把小雪穗的戲刪光我都沒問題(餵太過份了,這樣的小雪穗真的具有吸引蘿莉控怪蜀黍的能力嗎?(餵你夠了
小亮司將小雪穗推出門後的一系列表演,以及結尾處邊撕心裂肺的痛哭邊狂奔,在水窪中洗去手上的鮮血,都讓我不禁想為小亮司鼓掌叫好!
亮司君,你終於扳回一局!

==========雪穗========
不知道說堀北是此次製作方用以降低影片期待值的犧牲品會不會太陰謀論了。但是堀北真的是從顏,身材到氣質沒有一點和雪穗符合,當初雪穗的定妝一出,我甚至預感這次連韓版都不如。很難說清楚雪穗應該是怎樣的,但就外形和氣質來說,目前三個版本的成年雪穗,最符合的應該是孫藝珍。對於堀北真希,她身上確實有邪氣(參見東京少年),可這種邪氣與雪穗截然不同。堀北的邪氣是硬的,而雪穗的邪氣則柔媚甚至帶著一絲妖氣,這一點連之前頗為令人稱道的綾瀨遙版雪穗也沒有。反而是從孫藝珍身上,我看到了這股柔媚的邪氣。
所以從雪穗的選角角度來說,無疑很失敗。不過有一個好處是,如此的高的違和度會令觀眾們早早的做好心理建設。由堀北從鏡頭裡傳遞出來的雪穗,說的好聽點是隱忍,說的不好聽是面癱。這樣的雪穗太瘦小了,即便她一直端著高雅美女的架子並且還自帶面部表情慢動作播放器,從走出來的第一刻氣場上就輸了。不過唯一有一點感覺與原著中的雪穗很符合,那就是高雅背後的做作和鄙俗之氣,這是所有的雪穗(包括子役)當中所沒有的。
當然這一切都不能怪堀北真希本人,在有限的形象和氣質上,她的發揮已經到極致了。大概每一個認真看過影片的人都能感覺到堀北本人在很努力的詮釋著雪穗。
事實上,從雪穗結婚以後,不知道是我適應了還是怎麼回事,這種形象和氣質上的違和感在漸漸的消失。最後一場戲亮司死後,雪穗轉身離開後的面部表情特寫,說老實話,蠻令我驚訝的。微妙的眼光變化,看得出她在面部表情上下了很多功夫,想必對當時雪穗的心理揣測了很多。
原著中對於最後雪穗的描寫是這樣的:只見雪穗正沿扶梯上樓,背影如白色的幽靈。她一次都沒有回頭。
所以這個白色幽靈般的背影,終究沒有人能演繹出來嗎?
唯一有一處堀北的演繹讓我有「非她不可」的感覺,便是穿著婚紗對窗外亮司的靦腆一笑,雖然這個比喻很俗濫,但是我還是要說,真是春風化雨一般啊。這個笑容甚至令我覺得,堀北從頭繃臉繃到尾,為的就是這一刻與亮司相視而笑。當其他版本都在用眼淚來證明愛時,這個笑容比所有的眼淚都要珍貴。
總的來說,角色上的天然吻合與本來不吻合而努力去吻合就是不一樣,堀北版雪穗唯一打動人心的資本,就是堀北真希本人透過鏡頭所透露出來的努力和真誠了。。。

關於小雪穗,我還是閉嘴巴,不然我害怕我心底的黑黑會控制不住跑出來,對一個小孩如此苛求是不對的。

===========
劇情上的改動大致上來說,我持贊同態度。
2個半小時的影片時間,對於一部接近500頁,從幼年寫到成年的小說來說,註定是要做大幅度刪減。那些喊著為什麼這個情節被刪了,那個情節被減了的人,你倒是塞給我看看啊。
雪穗是站在台上的這個人,而亮司站在幕後,雪穗和亮司兩個人的戲份,如果要減少一個人的,那肯定是亮司的,而且出彩點最後可都在亮司身上。
將雪穗所經歷的男人全部縮為一成一個,這點有點殘念,其實我還是蠻喜歡雪穗作為後母的二次婚姻這段情節,不過基於篇幅的限制,這種改編也算得上明智之舉。但是一成這個男人後面是怎麼搞得,面癱也就算了,籠罩在他身邊那股鬼片的氛圍是怎麼回事,餐廳裡那場戲我還以為我在看鬼來電4.
好吧,接受這個改編後,繼女變成了妹妹,妹妹也有與哥哥一脈相承的鬼片氣質(餵夠了。值得慶幸的是「壓床」那場戲保留了,原著中我很喜歡這一段,至今仍記得讀完之後脊背發涼的感覺。堀北的表演表情台詞都蠻到位的,只是少了些韻,嘛一噶,靈韻這種東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典子的情節改編很出色(到底她是不是叫典子?不管了),典子這個人選角很好,長的很路人,笑起來卻能暖及心窩,令人切實的感覺到幸福。這樣的笑容對亮司來說一定是一道致命的傷疤……雅蠛蝶,我好像整個被高良健吾版的亮司收買了,回過頭來想跟他有關的情節都又明智又出色,我真的病了T T。

===============
這次影片風格遭到很多責難,主要集中在陰沉,老舊,難看上面。
說太陰沉的應該大部份是劇迷,我倒是很喜歡這版壓抑陰沉的風格,反倒是劇一股純愛味讓人很不舒服,劇里亮死後哭的梨花帶雨的雪穗每次都讓我起一身雞皮疙瘩。演繹一個壓抑而絕望的愛情故事當然需要這樣的風格,這個不想多說了。
倒是風格上的老舊,我過了很久才適應過來。片頭「白夜行」三個字用極為復古的斜體字硬生生的打在畫面上,我心裡已吐槽千遍「你們真的有這麼缺錢麼有這麼缺錢麼」。直到笹垣案發後去探訪西本家,陋巷裡各色麻木醜陋的面孔一一從鏡頭前滑過,我突然明白過來導演在做什麼。
他在試圖用生硬和粗糲來還原白夜行的世界。
我從未從畫面上去想像過西本雪穗的生活環境,劇版里西本家頂多算得上窮困,家徒四壁,我很自然而然的接受下來並未做多想。這次影版的佈景加上了鄰居,生活在窮苦邊緣的人們如浮世繪一般。我猛然醒悟過來雪穗從小生活在怎樣的世界中,她的隱忍和謹慎從何而來,她的鄙俗之氣怎樣在她性格中生根發芽。
人心是無法戰勝惡魔的。
雪穗和亮司眼中的世界應是這樣,充滿傷人的冷硬稜角,腐爛著散發出惡臭,惡魔的世界。
於是我漸漸的喜歡上了這股包含著厭棄的壓抑感,醜陋、生硬、粗糲,硌的人心發痛。

很可惜,雪穗選角上的失敗是硬傷,除去這點,再將那段槽點很多的笹垣警官的基情表白收一收的話,這部電影整體上還是很不錯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