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黑灰白

2011-08-03 01:30:14

我給《鋼的琴》打五分


      很久沒有這麼喜歡一部電影了,雖然導演非常懂得克制,不靠煽情來賺取廉價的感動,鏡頭語言還有許多處非常像MTV,但電影成功塑造出來的一群充滿理想主義激情的底層失敗者的形象,還是深深地打動了。如果讓我打分,我會毫不猶豫的打五顆星。
一、影片的敘事非常出彩。《鋼的琴》故事情節非常簡單,講述一個落魄的父親為了爭取女兒的撫養權,如何集合一幫同樣落魄的兄弟,自己打造一台鋼的琴。導演採用了好萊塢電影中非常常見的敘事模式:即主人公為了達到一個目的,如何面對和解決一個個困難、克服各種各樣的阻力。整部影片都緊緊圍繞在這個主線之下。唯一不同的是,影片的結局,並未象大多數的商業片一樣以一個大團圓的結局來收尾,而是讓失敗者繼續失敗——父親造好的鋼的琴,但並沒有挽回孩子的撫養權,仗義的大哥被警察帶走,胖頭女兒的男朋友依然跑路在外,就連那兩個煙囪也不可避免地被炸掉。理想主義的小人物們,儘管盡了最大的努力來掙扎,但現實依然是殘酷現而無奈。不可否認,這才是生活中的真實,正是因為這樣真實,才更加打動人,才更能激起觀眾的共鳴。
二、影片情感非常克制。應該說,這樣的題材,如果想要煸情,是非常容易做到,而導演恰恰沒有通過煸情來賺取觀眾廉價的淚水。比如,主人公陳桂林去學校偷鋼琴未果,面對馬上就要實現的夢想,他捨不得離開,在燈光下,動情的彈起琴那段。還有陳桂林生氣之下,假意趕女兒走時那段。如果導演想,非常容易就會拍得撕心裂肺,可是導演偏偏就用一個簡單的擁抱,短短幾秒就一閃而過。這樣的處理方式,一是為了與影片黑色幽默的風格與契合,二是因為影片所要表達的主題很多,有小人物的奮鬥與無奈,有對特定歷史時期的紀念,有親情、愛情、友情等等,導演這種克制的處理,使得其中的一個分主題不會因過度渲染而使其他主題被忽略。
三、影片通過對這些小人物的刻劃和塑造,展現了上個世紀,東北老工業基地面對痛苦的轉型時期的歷史面貌。工廠里堅硬的線條,破敗的景像,那個年代特有的昏黃色調都讓我這個東北人非常的懷舊。這種情結,南方人或是九零後恐怕沒有什麼感觸。但對於生在鞍山、長在鞍山的七零後來說,他所代表的是自己幼兒時期的記憶。那時候一個大的工廠就是一個小的社會,一個大的圈子。幾輩人生於斯、長於斯,大家都是從小玩到大的朋友,一起工作、一起下崗失業的苦難弟兄。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不會像現在頻繁地跳槽,在這樣相對封閉的圈子裡,人們更容易結成真誠的友誼。雖然工廠並未給大家帶來非常好的生活條件,但大家依然對這個工廠有著濃濃的感情,面對工廠標誌性的煙囪即將被炸的關頭,大家還在進行著艱苦地努力。當努力失敗,大家又都來到現場,遠遠地望著它們被炸,那份留戀、那份不捨是現代人無法理解的。雖然那個年代的生活不像現在這麼現代化,但相互之間的關係也不像現在這麼現實和冷漠,而更多了一份溫情。
四、影片的配樂非常有特點。影片雖然沒有象賈樟柯的《站台》那樣,用一首首流行歌曲串起整個劇情,但所選用的配樂都很有時代感,與情節聯繫也特別很緊湊。特別是蘇聯時期的老歌,非常適合社會主義國有工廠的大環境,很好為那個時代做了精彩的註腳。
看了電影,我更加深刻的感覺到,中國當代電影的出路不在那些大片身上。中國電影要想獲得世界的尊重,就要靠賈樟柯、張猛這樣的真誠而又新銳的導演。對於這樣的導演、這樣的電影,作為電影愛好者,我們要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和支持!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