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Ⅱ--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哈利波特死神的圣物(港/台)/哈利波特与死圣(下)

8.1 / 949,395人    130分鐘

導演: 大衛葉慈
編劇: 史蒂夫克勒伍
演員: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艾瑪華森 魯伯葛林特 雷夫范恩斯 艾倫瑞克曼 蓋瑞歐德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hining醬

2011-08-08 14:15:46

【轉】論《哈利波特》中洶湧澎湃的政治鬥爭(完全版)——寫在哈7下上映之際


(這個版本是完全版,總共六個章節,補上了周木同學發的時候沒有貼出來的部份。另外天涯上也已經同步更新。這篇文章七分事實,三分扯淡,還有一分我的YY和八卦。一家之言,博君一笑。非常感謝大家的捧場!)

(Shining 語:找到了原作者的人人網連結,一個男生,叫曾笑寒,大家可以去看看他的主頁:http://www.renren.com/profile.do?id=2071260410)

索引

 

一 論霍格沃茨成為反伏鬥爭主戰場的原因

二 論哈利與伏地魔的政治資本及背後的政治勢力

三 論伏地魔的倒掉及其富有喜感的腦殘

四 論斯內普悲情浪漫的一生及其淪為政治鬥爭犧牲品的原因

五 論鄧布利多是怎樣煉成的及其如何一手推動了魔法界的歷史

六 哈利波特功勞評價

 



 

         隨著《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的公映,這個陪伴我走過十二年青春的偉大系列走向了尾聲。隨著片尾字幕出現,耳畔響起熟悉不過的《Hedwig’s Theme》,我不禁回想當年第一次在報紙上讀《魔法石》前三章時那種難以名狀的激動。對於許多我的同齡人來說,哈利波特不僅僅是一部小說、一個故事,而是年少時的一個美好的夢境。

         誠然,大多數人把哈利波特當是一個優秀的童話故事(至少在一開始)來閱讀,更多的是沉浸在對魔法世界浪漫的意淫當中。但其實仔細研讀,你會發現掩蓋在整個系列童話般浪漫的外殼下的是圍繞魔法世界道統問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鬥爭。這其中的所有波瀾起伏、陰謀陽謀,我會一一剖析。

 

一 論霍格沃茨成為反伏鬥爭主戰場的原因

 

整個哈利波特系列,總其綱領,述說了新一代革命青年哈利等人在老一代革命家鄧布利多爺爺的指引下,頑強反抗大獨裁者、種族主義者、恐怖集團頭目伏老先生的嚴酷壓迫,最後成功剿滅食死徒恐怖集團,締造世界和平的故事。整部書把哈利小朋友塑造成一位身世悲慘、但充滿愛與勇氣的青年革命者,把鄧爺爺描述成一位運籌帷幄、捨生取義的智慧老者,把伏地魔老先生描寫成無惡不作、殺人如麻的大魔頭。隨便拉一個哈迷來問這三個人的形象,99%你會得到這樣的回答。

但是,就我看來,整個哈利波特系列講述的,不過是格蘭芬多與斯萊特林兩派為爭奪魔法界的權利、地位而展開的一場血腥的政治鬥爭!

       為什麼我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讓我們首先回顧一下霍格沃茨的歷史及地位。霍格沃茨於公元993年由四個偉大的巫師,戈德里克·格蘭芬多,赫爾加·赫奇帕奇,羅伊納·拉文克勞和薩拉查·斯萊特林共同創建。從學校創立之初,霍格沃茨為整個魔法界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就對魔法界的貢獻來看,霍格沃茨自不用說,鄧布利多、米勒娃、斯拉格霍恩等一干教授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就政治背景來看,在英國,包括魔法部部長在內的眾多達官顯貴都是霍格沃茨的校友,進入霍格沃茨、當上學生會主席簡直就是一條使你平步青雲、飛黃騰達的仕途直通車。可以說,霍格沃茨就是魔法界的MIT,就是英國魔法界的中央黨校!

       但是,自從學校創立之初,兩位創辦人格蘭芬多與斯萊特林之間就出現了矛盾。斯萊特林一心想走貴族學校路線,堅持只招收保有高貴的純血統的學生。而格蘭芬多則認為學校應該兼收並蓄,不管是什麼來頭,只要是人才,我們就納入麾下。不可否認的是,在這一點上,格蘭芬多的看法能為學校招來更多的人才,紮根群眾,走平民化路線,更能擴大學校的知名度與影響力,這一點與耶魯等名校放棄貴族學校頭銜的做法不謀而合。因此醬油黨拉文克勞和赫奇帕奇才會支持格蘭芬多,而想法過於理想化的斯萊特林才會受到孤立,憤而出走。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獅派與蛇派之間才展開了長達千年的鬥爭。諷刺的是,正是由於格蘭芬多的平民政策,日後的大魔頭小湯哥里德爾才有機會進入霍格沃茨深造,拉開他長達十七年的造反生涯。

         想通了這兩點,就不難明白為什麼霍格沃茨會成為鬥爭的主戰場,為什麼伏地魔會對非純血統的巫師展開血腥鎮壓和屠殺。哪一派要是掌握了霍格沃茨的主導權,就具有了在魔法界翻雲覆雨、隻手遮天的能力。

 

 

二 論哈利與伏地魔的政治資本及背後的政治勢力

 

現在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處於這場風暴中心的兩位人物的身世背景,以及他們如何在命運的推動下一步步走向最終的結局。

1、論伏地魔的政治資本

首先讓我們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伏地魔會從一個玉樹臨風的翩翩公子成長為一個心理扭曲的殺人狂魔。

       常言道:性格決定命運,伏地魔成為一個殘忍冷血的魔頭,最大的原因就是其聰明、自戀、自信、偏激的性格。作為一個相貌英俊而又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很容易陷入對自身的瘋狂崇拜,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人,自己的決斷一定會是正確的。同時,周圍的人的崇拜景仰又促進了他的驕傲自大,導致他獨斷專行。說到這裡,大家大概會覺得,伏地魔跟某個留著一瞥小鬍子,有著幾分藝術和演講的才能,卻最終成為大獨裁者,一手引發世界大戰的某元首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第二個原因是他獨特的身世背景,說白了就是他得天獨厚的政治資本。眾所周知,伏地魔為岡特家族最末一代,而岡特家族正是斯萊特林的直系後裔!作為斯萊特林的嫡系後代,伏老先生自然是義不容辭地繼承了斯萊特林的偉大理想:將所有麻瓜泥巴種革滅殆盡,打造一個純粹的魔法世界!小湯哥自從發現自己天賦異稟,能與蛇對話之後就欣喜若狂,之後更是多方查找,確認自己是傳說中開宗立派的斯老仙的(曾*20)外孫,估計他當時的心情跟你發現自己的姜就是姜太公的姜並且你也能夠使打神鞭時的心情差不多。當然,斯萊特林的遺產不僅包括那一手與蛇共舞的獨門功夫,更有其遺留下來的龐大的政治集團勢力。為什麼里德爾輕而易舉就得到了如此之多的支持者?為什麼里德爾在剛開始造反時沒有被魔法部剿滅?為什麼食死途中間有那麼多門閥大家的成員?

因為,伏地魔是一個符號,是一面旗幟,是蛇派集團核心思想的光輝代表;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身後有著隱忍蟄伏多年的蛇派遺老,有著千千萬萬和斯萊特林抱同樣理想的熱血青年!整個蛇派需要這樣一個衝鋒陷陣的人物,剛好伏地魔出現了,於是蛇派順水推舟,把他扶了起來,他的上位可謂是水到渠成,歷史的必然。

一代大俠蜘蛛人曾經說過,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作為蛇派青年領軍人物,小湯哥義無返顧地扛起了反麻瓜運動的大旗,從此在毀容自虐以及各種虐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此前兩點絕不是小湯哥殘忍自虐虐人的唯二原因,還有一個更陰暗、更深層次、更不為人知的原因。如果說前兩點原因為小湯哥的爆發奠定了基礎,那麼這第三個原因就是點燃這個火藥筒的火把。但是,我暫時不講這第三個因素,原因是我將在之後專門對這一點進行分析。

 

 2、論哈利波特的政治資本

現在,讓我們把目光轉向我們的主角——波特氏遺孤,哈利小同學。

         咋看之下,哈利同學只是一個本該有著美好童年,卻遭到恐怖份子頭目親自照顧,雙親慘死,家破人亡,不得不寄宿在心理變態的姨父姨母家的可憐孤兒。大部份人以為,哈利的勝利是他勇敢不屈、勇於抗爭的結果,是他朋友無私幫助的結果,是許多人不顧性命保護他、支持他的結果,總而言之,是愛與正義的結果。是的,我承認這些都是幫助哈利戰勝伏地魔的重要因素,缺了這些因素中的哪怕一個,最終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哈利橫屍霍格沃茨,伏地魔一統江湖,天下萬劫不復。

         但是!請大家將雙眼從哈利的悲劇以及喜劇上移開,放在更高一個層面上,以一種冷靜、超然、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來觀看整個事件,你會發現,哈利波特,他不是別人,正是所謂格蘭芬多派的靈魂人物!他的背後,也有著眾多的世襲大家、前輩世宿,也有著眾多為了各種利益支持他對抗以伏地魔為首的斯萊特林派的獅派成員們!哈利波特與伏地魔兩人,正如同美國總統大選的競選人,分別代表各自的利益集團相互廝殺、明爭暗鬥,所不同的,只是二人間多了不可磨滅的血海深仇,平添了一股江湖仇殺的味道!

         讓我們看看哈利波特的背後有哪些勢力支持。首先就是當今魔法界的泰鬥,老謀深算或者叫老奸巨猾的鄧布利多教授,此人本身實力深不可測不說,又在整個魔法界享有崇高威望,如同倚天屠龍記裡的張三丰,大唐雙龍傳中的寧道奇,魔戒裡的甘道夫,是正界中的代表。有此人在背後撐腰,哈利波特可說已然成功了一半。你要問為什麼鄧布利多要支持獅派?這個問題不用回答,你去看看鄧布利多從哪個學院畢業的吧。

         其次就是眾多門閥世家。這其中有鐵桿獅派成員——韋斯萊家族,一家老小沒一個不是分在格蘭芬多的,可以說獅派的命運就是其家族的命運,沒有理由不支持哈利。相信大家對韋斯萊夫婦對哈利的好都有點驚奇,對他比親生兒子(羅恩)還好不說,竟然派出一個個子女為哈利出生入死,比如將雙胞胎化裝成哈利掩護其逃跑,最後的戰役里也是全家動員,雖然佛雷德的性命、喬治的耳朵都與哈利有直接關聯,一家子人還是對哈利不離不棄、毫無怨言,最後乾脆還把女兒嫁給了他!!!韋斯萊夫婦可謂將寶全押在了哈利身上,在哈利剛邁上政治舞台的時候就派出小兒子羅恩成為其親信,其對於時局走向精準的判斷、果斷大膽的政治投資不能不讓人嘆服,其獅派第一世家的稱號當仁不讓。當然,最後獲得的回報也是非常豐厚的,一家人成為了反伏鬥爭的第一號功臣,自此光宗耀祖,流芳百世,其餘小恩小惠例如比爾得以和法國勢力代理人芙蓉德拉庫爾喜結良緣等等自是數不勝數。

         除開韋斯萊家族,還有隆巴頓家族。隆巴頓家族的幕後操縱者大家都非常熟悉,自然是納威的奶奶,隆巴頓家的史太君。此人年歲近百,在魔法界摸爬滾打半個多世紀,其功力之深厚自然不用多說。與韋斯萊家族不同的是,隆巴頓家族與伏地魔有著直接的仇恨,納威的父母就是栽在食死徒手下,自此生不如死。因此,隆巴頓家族雖然男丁不旺,不能像韋斯萊家族那樣採用人海戰術,還是派出了唯一的繼承人納威與哈利波特並肩作戰。從DA軍一員悍將到最後斬殺巨蛇的大功臣,納威也可謂是戰功赫赫,不辱使命。隆巴頓家族自然也躋身大功臣之一,名垂青史,納威本人也虜獲了盧娜的芳心(註:電影情節,原著並未提到,但考慮到電影也是羅琳大媽親自審查的,認為是正統情節也無可厚非)。

         獅派中還有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哈利的叔父——小天狼星。我認為此人是哈利波特系列中除開鄧布利多之外最聰明、最具有政治頭腦的。為什麼這樣說?請看此君所作所為:置整個布萊克的厚愛與威望於不顧,非要選擇分到格蘭芬多和詹姆士波特廝混,最後離家出走,與家人恩斷義絕,擺明了態度是要投靠獅派。單看這種即便是捨棄門第出身也要和獅派打成一片的勇氣與魄力,就知道此人高瞻遠矚,有勇有謀。其後更是指使其弟雷古勒斯盜走魂器,雖然明知很有可能要犧牲其弟性命也要為哈利打到伏地魔鋪平道路,所謂壯士斷腕,莫過於此。可惜的是天妒英才,小天狼星為自己的決斷付出了代價,被堂姐貝拉特麗克斯清理門戶,斃於杖下,沒來得及享受功勞便駕鶴西去。

         此外,獅派中還有傻大粗黑,純粹是因為被小湯哥陷害而懷恨在心的海格,雖然身為狼人但瞅準哈利前途的詹姆士鐵桿盧平,同樣從布萊克家族投靠過來的唐克斯,等等。獅派可謂是人才濟濟,實力雄厚。

         然而,整個獅派的隊伍構成絕不僅止於此,實際上大家看到後面可以發現,本應該是中立的拉文克勞和赫奇帕奇也加入了反蛇大軍,以盧娜、張秋為代表的鷹派中堅力量,以賈斯廷、厄尼為代表的獾派核心成員也都紛紛成為鄧布利多軍的鐵桿,追隨哈利的腳步。

為什麼一向碌碌無為,醬油打得如此之High的鷹獾兩派會在關鍵時刻選擇站到獅子一邊?想起第七部中所有的格蘭芬多、許多拉文克勞和赫奇帕奇都站在哈利身後支持他,然後麥格一聲令下,把斯萊特林們送回了地牢,此情此景跟當年薩拉查本人受三人排擠,負氣而走的場景何其相似!難怪總說歷史總在不斷地重複上演!

究其原因,無怪有三:伏地魔的高壓政策、斯萊特林的趾高氣揚、蛇派與鷹獾兩派的私人恩怨。首先一點,大家都想好好過日子,你小湯哥成天沒事就殺個個把人燒個房子,逼著大家背誦伏地魔語錄、食死徒思想綱領,誰見了也心煩呀!一看人家老鄧小哈利平易近人,又沒什麼架子,該投靠誰用腳趾頭也能想出來。第二點,斯萊特林得勢之後就得意忘形,對其他三派頤指氣使,橫加欺凌,換誰也受不了。反觀哈利同學,滿滿一副禮賢下士、同甘共苦的架勢,贏得了不少人心。至於第三點,就純粹是蛇派平時造孽太多,結下太多樑子,實在是讓兩派難以接受。人家赫奇帕奇沒啥優點就是勤奮,俗話說勤能補拙,這勤奮還有一個含義就是笨,赫奇帕奇上上下下那麼多人愣是沒幾個有出息的。好不容易出了個大帥哥塞德里克,所有人都把他當寶似的供著,都以為終於能捧回火焰杯揚眉吐氣一把,你丫倒好,上來就把人家給整死了,你說人家能不跟你玩兒命麼。

總結一下哈利的團隊構成,不僅僅有整個獅派義無反顧的鼎力相助(別跟我扯啥蟲尾巴,他就是一個戰鬥力只有5的渣滓!更別提什麼政治眼光了),還有識時務的鷹派、獾派成員,以三對一,蛇派再怎麼折騰也是必輸的局面。

也許你會問,我們英俊瀟灑智勇雙全忍辱負重痴情不移的大情聖斯內普教授為什麼沒有列在獅派成員內?我的答案是,別傻了,王子大人分明是被校長大人給忽悠進來的!

當然,有一個大家一直糾結的問題,為什麼註定是哈利成為伏地魔的剋星?當年特里勞妮做預言時明明就是含混其辭,並沒有指名道姓地說,你伏地魔有朝一日必定飲恨哈利波特小子杖下!回顧她的預言,只明確了兩點:第一、這個預言之子出生在一個曾三次擊敗黑魔頭的家庭,第二、他生於第七個月月末。納威和哈利都符合這個預言,可偏偏為啥是哈利被伏地魔挑中了?我給出的解釋是,預言神馬的都是幌子,一切的一切,都是給未來的獅派領導人造勢,和當年的「大楚興,陳勝王」異曲同工!表面上是伏地魔挑哪個就是哪個,但實際上真正的人選,早就內定為哈利同學了!原因有二:首先,與相比納威,哈利的身世更加顯赫,其次,鄧布利多考慮了其他因素,例如如何從內部瓦解蛇派勢力。前一點我會馬上分析,後一點我會在隨後的章節中專門講述。這裡說句題外話,如果伏地魔當年挑的是納威,那麼書名就得改成《納威·隆巴頓》了,我個人倒認為這個名字更有霸氣,聽起來像是隆美爾加巴頓:P。

為什麼說哈利的身世要比納威更為適合作獅派的領導人?仔細回想一下波特一家的由來,我保證你會恍然大悟。在哈利第一次被伏地魔的索命咒擊中後,哈利與老鄧爺爺進行了一場虛無縹緲漫無邊際的對話,從中得知自己身世的真相,以及為什麼會有三聖器中的隱身衣作為傳家之寶。沒錯,波特一家,乃是從死神手中獲得三聖器的三兄弟中,唯一倖存的老三伊格諾圖斯·佩弗利爾的後裔!

乖乖不得了!

這名不見經傳的波特一家,竟然有如此牛逼顯赫的背景!波特的祖先,乃是上古時代神話中的人物!這就好比一姓楊的同學,閒來沒事兒查自己家譜玩兒,一查竟然查到了二郎神頭上!難怪鄧布利多處心積慮也要拉攏詹姆士、哈利,這傳說中的人物可是沒誰敢惹得起的!相比之下,隆巴頓一家可就相形見絀了,即便是伏地魔的斯萊特林譜系,和哈利相比隻怕也要退避三舍!

別說是哈利,看看堯舜禹湯,哪一個上位的時候不是號稱自己是黃帝、炎帝的正統後代?屈老仙不也叫囂著「帝高陽之苗裔兮」?咱們的劉使公發家的時候,不也扛出中山靖王十三代孫子的旗號?就連今天喝酒撞人的傻叉二代,不也高喊著「我爸是XX」?可見在政治鬥爭中,家世、背景才是頭等重要的大事!有了所謂的背景撐腰,說起話才是理直氣壯,才有人聽你的話!

說到這裡,哈利最終成為獅派頭號人物,可說是順理成章了。

 

三 論伏地魔的倒掉及其富有喜感的腦殘

 1、論伏地魔的倒掉

想當年,伏地魔如日中天,一呼百應,整個食死徒大軍如同蝗災,所過之處片甲不留,寸草不生。整個魔法界籠罩在黑色恐怖之下,惶惶不可終日。直到伏老先生聽了特里勞妮這個江湖郎中的話,腦子一熱,要跑去幹掉哈利同學。沒想到哈利同學在主角光環的庇護下安然無恙,伏老先生八十老娘倒崩孩兒,栽在一個奶娃娃手上,從此一蹶不振。追隨者們見勢不好,也樹倒猢猻散。但伏老先生身殘志堅(其實根本連身子都沒有了),想起了越王勾踐、司馬遷等前輩的光輝事蹟,臥薪嘗膽、忍辱負重,終於東山再起、捲土重來。高考的同學可以不用一遍又一遍地揭司馬老先生的瘡疤,伏老先生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但壞就壞在伏老先生被特里勞妮忽悠得太慘,鐵了心地要幹掉哈利這個眼中釘肉中刺。加上自己成名已久,居然敗在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兒手上(真的是乳臭未乾,奶都沒斷……),實在嚥不下這口氣,因此一定要親手幹掉他,還非要用魔法幹掉。要我是伏地魔,哈利自首的時候我就先捅他十幾二十刀,等斷氣兒了再補上幾個四分五裂、粉身碎骨之類的,直接挫骨揚灰,永世不得超生。他偏不,非要擺足了架勢,還吩咐嘍囉們圍觀,然後對其冷嘲熱諷一番,最後以一個極其瀟灑的動作結束整套流程。結果呢,一道咒語劈下去,倒發現自己菊花一緊,劇痛難忍,哆哆嗦嗦就倒了下去。等到緩過來的時候想起來驗屍,還偏偏不自己過去,派個納西莎過去。沒想到聰明的哈利同學早已經埋下了伏筆,幹掉拉文克勞的冠冕的時候順手救了馬爾福一把,你說他媽還能把哈利供出來麼。

說到這裡不得不讚嘆一下哈利同學不愧是獅派新一代領袖,胸懷寬廣,深沉機智,不會因為馬爾福多次想置自己於死地就落井下石、見死不救,而是為大局著想,把馬爾福從閻王爺手里拉了出來。結果在關鍵時刻納西莎投桃報李,整個局勢全面扭轉,最終改變了故事的結局。除了佩服哈利兵行險招的勇氣之外,其眼光之長遠也是非庸人所能及的。伏地魔就沒這勇氣和魄力,看到哈利就是殺殺殺,一點前輩高人的風範都沒有,實在是掉價。

 

2、論伏地魔富有喜感的腦殘

其實說到為什麼伏地魔最終會兵敗如山倒,大家心裡多少都有數:除了有鄧布利多這個大操盤手垂簾聽政,獅派實力強悍這兩點之外,其自身缺陷也起了決定性作用:第一怕死,第二死腦筋。

伏地魔其貪生怕死是有目共睹的。早在他青春年少之時就開始尋找長生不老的秘方,之後從斯拉格霍恩嘴裡套出了魂器的使用說明書,然後就著手製作一個又一個的魂器,生怕自己哪天滑倒了摔死。之後一聽到斯內普偷聽到的預言的消息,嚇得魂不守舍,急急忙忙地要去幹掉哈利,結果中了鄧布利多的圈套,落得生不如死的下場。須知在政治鬥爭中,一旦瞻前顧後畏首畏尾,你就失去了一往無前的氣勢,反而處處捉襟見肘,受人牽制。還不如學項羽,直接把船鑿了,切斷後路,拼死一搏,反倒大獲全勝。

反倒是獅派方面,幕後大佬鄧校長就是個不要命的,整個一就算我掛了也要玩兒死你的態度,居然讓王子大人把自己給幹掉,來給哈利波特增加籌碼。也許你會說,鄧布利多本來就是要死的,他戴了戒指就中了詛咒,遲早是要仙去的。但是仔細想想,鄧布利多戴戒指的原因是什麼?好奇!難道你真的相信一個活了一個半世紀的老妖怪會僅僅因為好奇就想玩兒命?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老鄧的一切行動都不會是無的放矢。他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為接班人鋪平道路,同時讓伏地魔誤以為神器已經歸斯內普所有。當然鄧布利多不光草菅自己的命,也草菅別人的命,王子大人就是被他生生逼死的,這個我們之後再詳細討論。

有了老一代掌門人做出的表率,這新一代的哈利同學也是視死如歸,你要殺我是吧,你殺好了,一面想著無非碗大個疤老子二十年後又一條好漢云云,一面和七大姑八大姨侃著大山大搖大擺地就去了。你說這氣魄,是你伏地魔比得上的麼。俗話說赤腳的不怕穿鞋的,你跟命都不要的人磕,你磕得過才怪。

其次就是伏地魔一根筋,不知變通。在政治鬥爭中,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審時度勢,隨時改變策略。嚴嵩剛把夏言幹掉那會兒,徐玠不慫得跟個孫子似的,猥瑣了十多年,最後終於瞅準時機,一舉將嚴家斬盡殺絕。他要是學沈練那樣死腦筋,早就不知死了幾遍了。伏地魔顯然沒看過《明史》,更沒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絲毫不知道變通,哈利波特殺不死,那就不殺了嘛,搞個攝魂怪吃果凍似的一吸不就了了,反正吸了以後死不死沒啥兩樣。再說,您老一大把年紀,幹啥事兒還要親自動手,你隨便讓一食死徒上去把那奶娃子掐死不完了。更何況,去的時候也不搞兩個護駕的,自己搞不定還可以叫別人補刀嘛。偏不,非要殺哈利,非要親自幹,非要用魔咒,最後把自己給崩了,搞得我真是欲哭無淚了。尤其是第七部電影裡,還擺個及其飄逸的造型,搞個絲帶把哈利從頭捆到尾,最後乾脆直接上手,兩人互相撕臉,當時我就噴了。

伏地魔的執著還有一點體現在其對於長老魔杖孜孜不倦的追求上。復活的當天伏地魔就跟哈利幹了一架,結果由於兩根魔杖的杖芯相同,發生了共鳴,從而產生了許多奇奇怪怪的現象。自此伏地魔就對自己的魔杖不太信任,因而開始尋找傳說中的神器——長老魔杖。美酒贈佳人,寶劍配英雄,伏地魔一邊念叨著這兩句話,一面認為,自己作為世界上最牛逼的巫師,當然要使用最牛逼的魔杖!於是多方查找,終於尋找到了前任恐怖主義領頭羊格林德沃。這裡伏地魔第一次被警告即使得到了長老魔杖,也不能夠使用它的力量,你丫就是沒那命。自高自大的伏地魔並沒有將老前輩的準準教誨放在心上,反而以為格林德沃在保護他的好基友的墳墓,氣急敗壞地高叫了一聲「你已經過時了!」就把格林德沃送上了西天。之後就去挖了老鄧校長的墳,也不知道有沒有鞭屍,反正是拿了長老魔杖。「魔杖在手,天下我有」,伏地魔當時那個美啊,滿心歡喜地以為這下自己可是天下無敵了,哈利波特你就洗乾淨脖子等著我切吧。

之後發現魔杖居然不太好使,仔細想想,好像長老魔杖是實名制的,要用還得找前任主人辦過戶手續,於是就把可憐的王子大人找來,強迫著他在協議書上摁了手印兒就讓納吉尼收拾了他。老先生當時想,這東西也到手了,手續也辦齊全了,這下總沒啥差錯了吧。於是肆無忌憚地拿著長老魔杖殺人放火,享受武林至尊的快感。殊不知老校長早已經算計到了這一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表面上讓王子大人把魔杖搶了去,其實私底下已經送了德拉科·馬爾福,之後再吩咐哈利從德拉科那裡要過來。巔峰之戰的時候,哈利千叮嚀萬囑咐地提醒伏地魔,那玩意兒不是您的,產權證在我手上呢。結果伏地魔壓根兒聽不進去,帶著一副「誰撿到就是誰的」的流氓表情對哈利的規勸進行了慘無人道的鄙視。俗話說得好,天作孽,尚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是你的,總會到你手上,不是你的,搶也搶不來。伏地魔多次被人勸說放棄使用長老魔杖,可是其一條胡同走到死的腦殘性格最終讓他鑄成大錯,被哈利同學以整部哈利波特最牛逼沒有之一的魔咒——除你武器——結果了性命,結束了自己恐怖主義頭目的生涯,為其罪惡多端的一生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按說伏地魔的對手要是普通人,估計他慫一點,倔一點,都不會有太大問題。可惜他的對手不是別人,正是最擅長攻人弱點的老鄧校長。伏地魔的怕死,伏地魔的執著,都被鄧布利多看在眼裡,從而制定了專門針對他性格弱點的方針策略。回顧一下伏地魔所犯的錯誤,無一不是被鄧布利多對症下藥,還下的是猛藥,往死裡治。

你怕死想幹掉所有能威脅你的人是吧,行,我就搞個預言說你會被一個小屁孩幹掉,再在這個小屁孩身上下一個巨牛逼的保護。這就等於埋了個地雷等著伏地魔去踩,伏地魔又驚又怕,果然上當,當場被炸得分身碎骨,魂飛魄散。

你一心想幹掉哈利是吧,成,我就讓哈利穿著死神三件套去送死。這就等於是讓哈利穿上防彈背心扛著防爆盾,綁了伏地魔七分之一的靈魂當人質,大大咧咧地去「送死」。一陣亂槍過後人質早被打成篩子了,那所謂「自首」的人躲在防爆盾後面笑得不行。於是最後一個魂器也被幹掉了,還是被伏地魔自個兒幹掉的,你說他能不蛋疼麼。

你就想使那長老魔杖是吧,沒問題,你拿去用就行,你用來挖鼻孔掏耳朵我都不管。但是你用完總得還是吧,就算你不還,那魔杖自個兒還記著誰是主人呢。這就好比你借人家狗出去遛,遛完了不想還,人家主人來要,你居然還要那狗去咬自家主人,這不沒事找抽麼。

以上腦殘行徑,很難想像是一個在江湖上叱吒風雲、呼風喚雨的黑道老大的所作所為。該放手一搏的時候,畏畏縮縮,貪生怕死,該另闢蹊徑的時候,又一條道走到黑。這樣看伏地魔不僅僅是政客,還是個很有喜感的娛樂人物,跟當今義大利總理、AC俱樂部主席貝老先生是一路貨色。

 

四 論斯內普悲情浪漫的一生及其淪為政治鬥爭犧牲品的原因

 1、論斯內普悲情浪漫的一生

好了,終於要說到我們的王子大人了。在許多讀者心目中,西佛勒斯·斯內普是整個哈利波特系列中最光輝高大的人物,忍辱負重、情深似海、自我犧牲,把對莉莉的愛堅守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正因為如此,王子大人才贏得了無數粉絲的傷懷與鍾情。

斯內普的一生充滿了古希臘式的悲劇,命運對這個才華橫溢的人給予了無情的嘲弄和折磨。他自小便生長在一個充滿暴力和悲哀的家庭,生活對於他來說只意味著痛苦。自從遇到了莉莉·伊萬斯,他灰色的世界中才出現了一縷陽光。與莉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那段日子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但這也成為了導致他悲劇的一生的直接原因。

然而造化弄人,進入霍格沃茨後,斯內普和莉莉分別被分在了蛇院和獅院,從此兩人不能再想以前那樣親密無間。詹姆士的出現更是讓斯內普痛苦萬分,詹姆士除了在青春期旺盛的雄性激素以及嫉妒心的驅使下,夥同小天狼星肆無忌憚地欺侮自己外,還居然對自己心愛的女人打起了念頭,這讓王子大人心如刀割,又無能為力。各位兄弟們可以自行想像一下,在喜歡的女生面前被情敵隨意打罵,是多麼讓人想shi(三聲)的一件事情。幸虧有莉莉一直對他進行保護,才使他免於詹姆士等人更加惡劣的欺壓。

       就在斯內普和莉莉的友誼似乎朝著地久天長的方向前進時,他迎來了人生第一次打擊:同莉莉決裂。此次事件既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其必然性在於,斯內普是一個天資超凡、骨骼精奇的人,對於黑魔法與生俱來的靈性使得他在這個領域如魚得水。很自然的,斯內普對於這個方向的大牛——伏地魔老先生就產生了一種發自內心的欽佩與景仰。再加上伏地魔的個人魅力、盧修斯等人的旁敲側擊,斯內普很快就倒向了食死徒一夥。而莉莉是個天生富有正義感的人(O型血?),對於黑魔法神馬的一概沒什麼好感,極度厭惡欺凌他人的行為。道不同不相與謀,兩人註定最終不會走到一起。而兩人決裂的偶然性則是因為OWLS考試之後那次事件,斯內普再一次被莉莉搭救,自尊心甚高的他竟然需要心儀的女生搭救,之前遭受的羞辱加上男人的自尊心,讓急怒攻心的他說出了使他悔恨終生的話,導致二人從此分道揚鑣。最終莉莉竟然和她討厭的詹姆士走到了一起,這對斯內普簡直是天大的作弄。

       有同學認為,詹姆士比不上斯內普,莉莉完全應該嫁給王子大人。我認為不是。拋開詹姆士雄厚的身世背景不論,詹姆士本身是個帥氣、聰明、人緣好、富有幽默感、喜歡冒險、還有一點小壞的男生。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男生對於女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所謂男人不壞,女人不愛。自身條件優秀,加上他對莉莉又死心塌地,莉莉從了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至於詹姆士自高自大、喜歡出風頭的性格,其實只要不影響兩人感情,莉莉是可以容忍的,況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詹姆士會更加成熟穩重,這也是為什麼兩個人是在畢業加入鳳凰社之後才走到了一起。而王子大人年輕時不僅不修邊幅,還不注意個人衛生,連內褲都懶得洗,相比之下確實要遜色不少。

其次,斯內普並不能給予莉莉幸福。斯內普身為食死徒核心成員,過的都是刀頭上添血的日子,除了雙手沾滿鮮血,更是一個不留神就會身首異處。況且食死徒不是你想退,想退就能退,跟了伏地魔,就必須一條道走到黑,沒有回頭路。你說嫁給這樣的人,能過上安穩日子嗎?

而鳳凰社雖然危險,但打的是正義的旗號,一幫志同道合的人因為正義、理想、和愛走到了一起,這是多麼讓人激昂的景像!革命的情誼是堅不可摧的,莉莉同志和詹姆士同志在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近,最後牽起手來,共同抗起革命的大旗。對於莉莉來說,還有什麼比和自己的愛人為了同一個信念一起攜手走下去更加幸福的事情!

詹姆士為了莉莉和哈利,與伏地魔不屈不撓地鬥爭至生命最後一刻,其英勇剛烈甚至贏得了伏地魔為數不多的讚賞,實在是可歌可泣。雖然斯內普可以為了莉莉背負罵名、不惜以生命保護哈利,但依我看來,其行動中或多或少參雜了贖罪的成份,因此及不上詹姆士。

讓我們回到斯內普悲劇的命運上來。本來斯內普和莉莉決裂後,悲不自勝,決心把滿腔熱忱灑在工作崗位上。我猜想他那個時候大概每天一邊熬著魔藥,一邊含淚唱著「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沒想到幾年後,忽然又傳來莉莉嫁給詹姆士的消息,「最怕此生已經決心自己過,沒有你,卻又突然聽到你的消息」,頓時如遭雷擊,心如死灰,只能將那一份熾熱的愛永遠深埋在心底。

但命運女神偏偏要把他往死裡整。可憐的斯內普於是迎來了人生最大、最絕情、最慘烈的一場悲劇:親手導致了心愛女人的死。話說斯內普那天在伏地魔手底下幹完Postdoc,回校申請Faculty Position,居然無意間聽到神棍特里勞妮的語言(其實是鄧布利多故意讓他聽見的,哪有這麼巧的事,早不預言晚不預言,偏偏你斯內普一回來就預言),當即渾身一震,心頭竊喜,忙不迭地回去向伏地魔報告,好邀功請賞。滿心以為這下幫了老闆一個大忙,可以記特等功,沒想到卻中了鄧布利多大大的圈套,被命運開了個大大的玩笑。伏地魔聽罷匯報,直接鎖定了莉莉的兒子——哈利。斯內普一聽鼻涕都噴出來了,哪尼???這他媽算是哪門子事?我高高興興告了密,沒想到卻告到了我最心愛的女人頭上!!

普天之下,還有比這更悲劇的事情嗎?

王子大人一聽伏地魔口中吐出「詹姆士和莉莉的兒子」,手腳都癱軟了,跪在地上對伏地魔那個求啊。伏地魔念在斯內普對自己忠心耿耿,其實已經答應了他不殺莉莉。但莉莉為了保護哈利,為了埋那個地雷讓伏地魔踩,硬是要伏地魔殺了自己代替哈利。伏地魔本就沒有耐心,被莉莉纏得心煩了,哪還管什麼斯內普,直接幹掉了莉莉,沒想到卻正中莉莉和鄧布利多的下懷。

可憐我們的王子,趕到現場時伊人早已香消玉殞,「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淨土掩風流」!其實我挺喜歡電影版對這個情節的處理,斯內普抱著莉莉嚎啕大哭,思緒回到了當初那個陽光燦爛的下午……

自此,王子大人永遠活在了對莉莉刻骨銘心的愧疚、對自己過錯的悔恨當中。他痛恨哈利,因為哈利是詹姆士的兒子;他保護哈利,因為哈利是莉莉的骨肉。他每次注視哈利,都會想起那雙清澈的綠色眼睛。為了贖清自己的罪惡,他甘願充當間諜,謀求推翻伏地魔的統治,也徹底淪為了鄧布利多的政治工具。

 

2、論斯內普淪為政治鬥爭犧牲品的原因

接下來,讓我們用一種純理性的思維分析一下,為什麼斯內普這樣一個富有才華、頭腦出眾的人,最終會成為這場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為什麼在伏地魔那麼多的追隨者中,鄧布利多偏偏挑選了斯內普作為策反的人選?其實鄧布利多還有其他選擇,例如盧修斯·馬爾福、小天狼星的弟弟雷古勒斯等等,前者深受伏地魔信任,後者可由小天狼星牽線搭橋。

然而鄧布利多別的不挑,偏偏挑選了斯內普。這固然是因為斯內普因為莉莉的死與伏地魔結下血海深仇,要把他拉攏過來不用費太大力氣,事實上也是斯內普自己跑去找鄧布利多的。但實際上,精於用人的鄧布利多運用了他那深邃的洞察力,瞅準了斯內普適合作為內應的幾大特點。

第一、政治素質過硬。從斯內普用情專一這點就可看出,此人情感真摯,矢志不渝,一旦認定目標後就不離不棄,甘願拋頭顱撒熱血。不管莉莉是不是愛自己,不管莉莉是不是嫁給了別人,他都一如既往地痴情不悔,簡直跟郭襄有得一拼。對於愛情如此,對於事業也是如此。不管當內奸的任務是多麼艱巨,其對鄧布利多的忠誠從來沒有絲毫的動搖,即使是玩火也是玩得義無反顧。到最後,明知道鄧布利多要犧牲自己也毫無怨言,實在是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鄧布利多正是瞅準了這點,才放心把所有的秘密全盤託付給斯內普。當然,老鄧校長也是利用了斯內普對莉莉的愧疚,時常在他耳邊敲打:「莉莉是你害的,你要是真的愛她,就保護好她的兒子,Blah Blah……」做足了思想政治工作,徹底防止其心生變。也許你會說,斯內普不是照樣背叛了伏地魔?我不否認這一點,可是這件事是有極特殊的原因的,特洛伊戰爭打了十年,不就為個女人嗎,吳三桂還衝冠一怒為紅顏呢。更何況伏地魔還親手把莉莉給弄死了,斯內普要能嚥得下這口氣,還算是男人嗎?

第二、專業功夫紮實。第一部里,奇洛暗中要害死哈利,是他,破解了奇洛的咒語,,讓這個系列不至於只出了一本就大結局了。第六部里,鄧布利多為了使用復活石看他的妹,中了伏地魔的「偷魂器者死全家」咒,危在旦夕,是他,將詛咒限制在鄧布利多的右手,讓鄧校長得以苟延殘喘,下完至關重要的一步棋。要不是他獨步天下的大腦封閉術,鳳凰社的人早就不知死了幾百遍了。可以說,這樣一個功力深厚的人,是值得信賴的。

第三、深入敵方高層。斯內普可說是伏地魔的左膀右臂,「最親密的戰友」,伏地魔對其非常倚重,幹啥都得先問:「斯內普卿意下如何?」正因為如此,鄧布利多才可以掌握許多第一首資料,從而得以提前排兵佈陣,克敵機先。哈利從女真路得以逃脫全然是因為斯內普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在政治鬥爭中,關鍵性的人物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就如同玄武門之變的常何,清軍入關的吳三桂,如果他們在當時做出了不一樣的決定,整個中國曆史會完全改觀,你我很可能永遠不會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如果不是斯內普,整個魔法界的歷史同樣也會完全改觀。在用人這點上,鄧布利多是絕不會犯含糊的。

斯內普為鄧布利多、為鳳凰社(以及為莉莉)立下汗馬功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惜,他最後沒能親眼看到新魔法界冉冉升起的朝陽,死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為何這樣一個厲害角色最終會淪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一方面固然是因為政治鬥爭本身險惡,另一方面,斯內普才華出眾,又情感豐富,屬於性情中人,這樣的人在波瀾起伏的鬥爭當中容易成為失敗者、墊腳石、替罪羊等等悲情角色。譬如項羽,此人天生一副浪漫情懷,既有破釜沉舟的果敢血性,又有霸王別姬的兒女情長,可到了鬥不過流氓頭目、無賴總長劉邦大人(當然我只是說容易,並沒有說註定,你看曹阿瞞不就燒了袁紹,降了張魯,統一了北方)。

斯內普因為聰明過人,被鄧布利多盯上,須知聰明人是誰都要花大力氣籠絡的,何況斯內普這麼一個關鍵性的人物,那簡直是不擇手段也要挖牆角挖過來的。而他對莉莉情根深種,鄧校長從他進校的第一天就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上。等到鄧布利多策劃波特滅門事件,故意放出風聲讓斯內普聽到,將斯內普陷於莉莉之死的幫兇的莫大罪名,再以身為莉莉骨肉的哈利作為要挾,從而完全擊潰斯內普的心理防線,一把將其牢牢掌握在手中。可見,太過聰明不是好事,大家還是裝傻來得比較安全。

同時,王子大人用情太深,泥潭深陷,不能自拔,導致一直被鄧校長牽著鼻子走。要是伏地魔的敵人換成納威胖,王子大人才不管他媽什麼預言之子咧,肯定成天跟伏地魔攪風攪雨。他倆要真一起幹,那簡直就是魔法界的任我行和向問天,蕩平霍格沃茨、一統江湖還不是遲早的事情。但斯內普跟向問天最大的區別在於,向問天是睡過就忘,斯內普是啥也沒幹,還唸唸不忘,這就註定斯內普在不能像向問天那樣灑脫自在,進退無阻。到後來終於被鄧布利多推上風口浪尖,背負罵名,眾叛親離,最後還被另一個老闆伏地魔誤殺,成為了像晁錯、胡惟庸那樣在政治鬥爭中喪命的不幸人物。

可憐斯內普才華出眾,卓爾不群,偏偏卻一生苦難,親情、愛情、事業一無所得,實在是天妒英才,英雄氣短,何其悲乎哉也!

 

五 論鄧布利多是怎樣煉成的及其如何一手推動了魔法界的歷史

 1、論鄧布利多是怎樣煉成的

接下來,我們即將進入對全系列中最狠辣深沉、最智勇兼備,將所有人玩弄於股掌,一手策劃推動了整個獅蛇劇鬥,攪起整個魔法界長達十餘年的腥風血雨,將哈利波特和整個獅派推上權利頂峰,自己卻在風口浪尖急流勇退,表面上是捨身取義其實是悄然隱退,最終遁居世外逍遙天地的大玩家、大贏家,我們最最親愛的阿不思·珀西瓦爾·伍爾弗里克·布賴恩·鄧布利多教授。

鄧布利多這個人,對魔法本身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對魔法界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智慧幽默有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其深沉老辣有如溫斯特·邱吉爾。這樣的人物的成長曆程,不是用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有兩件事情直接造就了後來的鄧布利多,一是其妹妹阿麗安娜的死,二是與格林德沃的決鬥。為了仔細剖析他整個心路歷程,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他的身世背景。

鄧布利多於1881年出生於一個混血家庭,其父珀西瓦爾是巫師,其母肯德拉是麻瓜。他有一弟一妹,弟弟就是對山羊濫施魔法的阿伯福斯,妹妹阿麗安娜小時候曾受三個麻瓜男孩折磨,從此精神失常。這裡吐一下槽,不知道羅琳是不是篤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全書里牛逼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身世悲慘,家庭不幸。從鄧布利多到伏地魔到斯內普到哈利波特,不是家庭暴力就是親人慘死,沒一個是順順溜溜長大的。另外這幾個人還有一個大家應該都注意到了的共同點,即他們全部都是混血。

鄧布利多於1892年進入霍格沃茨,被分配到格蘭芬多學院。鄧布利多在年輕的時候就顯露出了過人的才氣,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過人的法術才能為他贏得了芬克立傑出施法獎,在NEWT考試中一度讓主考官馬奇班瞠目結舌。在學期期間,他就在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獲得了國際鍊金術大會金獎,並成為了威森加摩的英國青年代表。無論是在學術還是政治上,少年鄧布利多都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這樣的一個人物放在今天,那簡直就是一個神話般的存在。

畢業後,他前往高錐克山谷,在那裡,他遇到了讓他愛恨交織、對他一生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的人——蓋勒特·格林德沃。青年時期的鄧布利多與其他富有才華的年輕人一樣,有著自傲、熱血、稚嫩的一面。他與格林德沃的見面如同兩顆璀璨的巨星相互碰撞,點燃了兩人的雄心壯志,也在鄧布利多心中擦出了愛的火花。那時候的鄧布利多也滿腦子千秋大業,成天和格林德沃琢磨怎麼一統麻瓜世界,沉浸在青年人狂熱的幻想中。從青年時代的阿不思身上,我們已經能看出其日後行事的一貫風格:目光深遠,凡事都要站在戰略高度考慮,為了取得全局最優解,犧牲一些個體是完全合理且必須的。應該說,作為一個政治家,這是他所必需具備的基本素質。仁義、仁慈在政治鬥爭中是沒有立足之地的,宋襄公、朱允炆都是絕佳的例子。

假如沒有發生那次事故,假如歷史按照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當年的意願發展,憑藉此二人的實力,世界恐怕早已被蕩平,麻瓜陷入被巫師統治的境地。鄧布利多只怕是會成為巫王格林德沃忠心的副手,就像當年莫高斯座下的索隆。

可惜命運總是愛捉弄聰明人。妹妹阿麗安娜的死、與弟弟阿伯福斯反目成仇對鄧布利多造成了巨大打擊,格林德沃也絕塵而去。鄧布利多從天堂墜入了地獄,一蹶不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什麼大的作為。值得注意的是,口口聲聲宣稱死個個把人無所謂的鄧布利多,在面對自己妹妹的死亡時依然崩潰,這證明了幾點:第一、鄧布利多那個時候太嫩,還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第二、鄧布利多並沒有為了攫取權力陷入喪心病狂的境地,在內心深處還是保留了一些東西的;第三、政治家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虛偽的。

阿麗安娜的死是鄧布利多生命的轉折點。自這一刻起,他遠離了年少時的夢想,遠離了與格林德沃一統世界的命運。他對自己的實力重新進行了評估,也重新規劃了自己的政治綱領。可以說,這個事件使他沉澱了下來,使他本人對一味的爭權奪利失去了慾望,轉而尋求一些更為深層次的東西。

毫無疑問,鄧布利多在本質上是一個好人,善良的人。最好的證明是他並沒有真正追隨格林德沃的腳步,加入黑巫師大軍。格林德沃的所作所為越來越極端、邪惡,越來越被鄧布利多排斥。信念上的分歧最終成為了不可逾越的鴻溝,鄧布利多決心阻止這一切。可以想見,鄧布利多當時的內心有多麼糾結,一面是拯救世人於水火的偉大抱負,以及自己的良知,一面是曾經與心愛的人共同憧憬的理想,無論是哪個都是他難以割捨、拋棄的。可以想見,格林德沃無論束手就擒,還是抵擋他的入侵,對他來說,都是挑釁。可以想見,當鄧布利多結束與格林德沃史詩般的一戰,親手將格林德沃永遠囚禁在暗無天日的牢籠中時,其悲傷、徬徨與痛苦,豈是常人所能忍受!

可是他明白他必須這麼做,他明白無論他多麼痛苦,有些事情是必需要拋棄的。為了這個世界,也為了他自己,他必須親手了斷這一切。當鄧布利多關上紐門伽德沉重的大門,抬頭望向天邊烏雲中漸漸透出的明媚陽光時,經歷了人生最大苦難的他已然脫胎換骨,真正成為了我們日後看到的鄧校長。

 

2、論鄧布利多的政治綱領

長時間的修煉使鄧布利多懂得,團結人心靠兩件東西:第一是理想,第二是利益。但這兩間東西是有著不同的適用範圍。在團隊創建初期,憑藉一腔熱血、共同的理想,是可以把大家團結在一起的。我相信《建黨偉業》中描繪的那種澎湃的激情是真實存在過的。但是,隨著隊伍的擴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團隊內部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分化和衝突。這時候如果還妄想靠理想維持大家的熱情,這樣的團隊領導人我只能斥之為幼稚。從古到今,只有利益鬥爭是永久的鬥爭,它是深深紮根在人類本性之中的,除了極少數聖人,絕大多數人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無非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在長期的鬥爭過程中,利益是唯一能夠籠絡人心的東西。

鄧布利多深諳人心,對這點的掌握可說是駕輕就熟。他果斷拋棄了之前的「巫師統治論」,拋棄了他年輕時代的夢想:縱使這個論調固然會得到純血統巫師們的支持,但它與大多數人的利益是相違背的,這顯然不利於他的政治圖謀。為了建立統一戰線,拉攏更多的人,鄧布利多拋出了更響亮、更高尚、更能號召人心的政治口號:「愛」。

估計大家會問,你剛才不是說,仁慈神馬的在政治鬥爭中不是不值一文嗎?怎麼這會兒又開始吹捧「愛」這個口號呢?我想說的是,普羅大眾和政治家是有明顯區別的。普通百姓需要的,只是一個能讓他們胸口一熱、眼眶一濕、振臂高呼的口號,誰說得好聽、誰看起來崇高,他們就跟著誰走。在跟著歐巴馬高喊「Yes we can」的人們中,有多少會真正關注這個簡單口號背後所隱藏的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紛繁複雜、窮凶極惡的利益衝突?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對於公眾,政治家要採取迥然不同的策略。

鄧布利多宣稱,「愛」是世間最為強大的力量。在愛這個無堅不摧的利器面前,一切邪惡、詭計、暴力都將無所遁形。所有的生命,無論是巫師、麻瓜、小精靈、半人馬、巨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每個個體心中充滿了對其他人的愛,所有誤解與仇恨都能消弭,整個社會將充滿信任、理解和寬容,達到理想的境界。

這條口號咋看之下無甚亮點,看上去甚至近乎於陳詞濫調,但其實裡面既包含了佛家的「眾生平等」,又包含了墨家的「兼愛非攻」,樸實無華但又經得起推敲。正所謂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深厚的功力並不需要華麗的招式體現。

讓我們看看,這麼一個簡單的口號,帶給他以及他率領的政治團隊多麼巨大的收益。

第一、這條口號為鄧布利多樹立了一個崇高的形象。當人們聽到這條口號時,腦海中首先出現的就是一位胸懷博大、悲天憫人、以懲惡揚善為己任的智者形象。這與鄧布利多在校時表現出來的真摯、熱忱、善良的形像是一致的。人們會不由自主地認為,鄧布利多謀求的是他們的幸福,是為了他們而奮鬥。也就是說,鄧布利多的行動與他們自身的利益是相一致的。把全體人民的福利當成自己終身奮鬥的目標,這樣的口號是非常富有感染力和號召力的,它能夠激起人們心中對於幸福生活的美好嚮往,馬丁·路德·金、曼德拉都曾奔走呼喊類似的口號。這條口號為鄧布利多贏得了威望,造起了聲勢,而鄧布利多終生也恪守這一信條。

第二、這條口號為其贏得了多數人的支持。這是顯而易見的,首先非純血巫師和純血巫師中的中下階層就是這一理念的最堅定不移的支持者,因為他們是最大的受益人,憑藉這個口號,他們可以與那些高高在上的純血貴族們平起平坐。這個群體的成員數不勝數,這裡就不詳細列舉了。其次就是像半人馬、狼人、巨人等巫師世界的二等公民,終於可以擺脫下等種族的枷鎖,獲得他們應有的社會地位。費澤倫、盧平、海格就屬於這個群體。可以說,這條口號有力地促成了統一戰線的行成,為鄧布利多招來了大批忠實的擁躉者。

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口號,涵蓋了鄧布利多所有的政治綱領。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得口號,讓他在魔法界站穩了腳跟,成為魔法界的教父。現在再看看這個口號,你就會發現鄧布利多是一個多麼可怕的人,跟他相比,伏地魔不過是一個剛學會解方程的小學生,洋洋自得地宣稱已經參破了量子物理、廣義相對論的玄機,井底之蛙,可笑不自知。伏地魔大概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所極力宣揚的血統論,只不過是鄧布利多玩兒剩下的把戲!

 

3、論鄧布利多如何一手推動了魔法界的歷史

也許你很難想像,為什麼鄧布利多這麼一個懷抱遠大理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依然熱衷於魔法界的黨派爭鬥,不遺餘力地打壓蛇派?為什麼他花費數十年時間,策劃、推動、最後又親手消滅了魔法界最大的動盪?他花費整個後半生做這一切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年少時期的鄧布利多,也曾為狂熱的理想徹夜難眠,也試圖將自己腦海中描繪出的那一片絢爛圖景變成現實。然而,那時候的他,除了聰明過人,在國際上小有名氣之外,只不過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他既沒有顯赫的家世作為強大的後盾,也沒有政治靠山可以倚靠,他的所有努力所有吶喊,都只不過像是一隻黑暗中努力閃爍的螢火蟲,妄圖給整個大地帶來光明。當阿麗安娜毫無生氣地倒下,格林德沃怒氣沖沖地離去,阿伯福斯投來憎恨、鄙夷的目光,他失敗了,徹徹底底地失敗了。他舔舐著自己的傷口,收斂自己躁動的心,縮成了小小的一個蛹,靜靜地等待自己羽化蛻變的那一天。

當若干年後毀天滅地的那一場決戰落下塵埃,世人看到的,是一個身體疲憊不堪,但眼中卻閃爍著懾人光芒的鄧布利多。此時的他,剛剛親手擊敗了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黑巫師,取得了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魔杖。此時的他,不露出絲毫霸氣,卻能使所有人俯首屈膝。此時的他,看著土崩瓦解的黑巫師大軍,比此前的任何一刻都要明白,沒有絕對強大的實力,所有理想、抱負、野心,都是令人發笑的狂想。

經歷了前半生大風大浪的鄧布利多深深明白,政治鬥爭是實現政治理想的必須手段。沒有權利、沒有地位,所有的理論、主義都只能是紙上談兵,如同烏托邦一樣,永遠侷限於美好的憧憬之中。只有依靠強有力的政治實力推動,一切願望才能具象化,才能真正對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李建成也許會是個好皇帝,可是他被射殺在了玄武門外,死在了他能夠一展政治抱負那一天之前。王安石的新法也許會扭轉北宋積弱的狀況,可是他鬥不過根深蒂固的舊黨,一落千丈,家破人亡。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鐮足若不是孤注一擲格殺蘇我入鹿奪取至高權利,日本進入封建社會只怕還要晚上百年。

長期鬥爭練就的過人洞察力使得鄧布利多明白,蛇派思想並不是完全消滅殆盡,馬爾福這樣的家族仍然會朝「泥巴種」投去輕蔑的目光。蛇派只是在靜靜地蟄伏,等待著合適的那一天,到時他們將紛紛甦醒,露出他們森然的毒牙。

要捕蛇,就得要有捕蛇人。與斯萊特林們素來水火不容的格蘭芬多們無疑是天然的最佳選擇。於是,作為獅派的幕後主使,將獅派發揚壯大,確保其政治勢力羽翼豐滿,同時調動一切力量消滅蛇派隱藏勢力,是鄧布利多即便窮極後半生也要完成的任務。只有獅派佔據政治鬥爭的制高點,自己的理想——讓世界充滿愛——才能最終實現。

 

下面,讓我們進入本文的核心論點——鄧布利多如何一手譜寫了魔法界五十年的歷史,如何一手造就了伏地魔、斯內普、哈利波特等人的命運,如何奠定了魔法界此後數百年的政治格局。

是的,你沒有看錯,伏地魔的崛起、哈利慘遭滅門、斯內普一生的悲劇,其始作俑者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的鄧校長!在這個掌控一切的睿智老人面前,魔法界的芸芸眾生,只不過是一個個在他修長十指下翩然起舞的扯線木偶!現在,讓我們把目光回到幾十年前,看看鄧布利多是如何布下一個個精巧的線索,讓歷史隨著他的計劃完美地演繹。

當鄧布利多決心要剷除所有的蛇派勢力時,他明白,這些如同斯萊特林本人一樣聰明狡詐的人們是不會輕易露出他們的毒牙的。要將他們連根拔起,必需要順藤摸瓜。他需要的,正是這樣一棵藤,它能夠深入世界上所有陰暗的角落,將所有的蛇派勢力牢牢捆在一起,連成一個整體。同時,這棵藤還要足夠地強韌,不會被輕易地扯斷。這樣一來,當最後的收割來臨時,才能拔出蘿蔔帶出泥,將所有的蛇派成員一網打盡。

相信大家心裡已經明白,鄧布利多所需要的那棵藤,正是湯姆·馬沃羅·里德爾,蛇派成員一致推選的領袖,斯萊特林的嫡系傳人!而他日後走上不歸路,成為伏地魔,率領食死徒大軍翻江倒海、呼風喚雨的第三個原因,正是鄧布利多的一手安排!

回想當初鄧布利多在孤兒院初次遇見湯姆的情形,一切都將豁然開朗。是鄧布利多,向湯姆里德爾第一次展現了魔法的真正力量,用一個著火的衣櫥在年幼的湯姆心中點燃了對力量和權勢的渴望,種下了心魔;是他,處處對湯姆表現出懷疑與不信任,當湯姆展現他過人的天賦和領導力時,總是用他洞穿一切的深邃眼光在湯姆心中投下揮之不去的陰影;是他,三番五次動用自己的影響力拒絕了湯姆回校任教的請求,最終在那個大雪肆虐的夜晚把他從霍格沃茨趕走,從而他逼上了絕路。鄧布利多從未向湯姆里德爾敞開心扉,像他與哈利那樣坦誠地對話;從未對湯姆里德爾寬容,像他原諒詹姆士對斯內普的惡作劇那樣原諒里德爾。因為,這一切都是鄧布利多計劃好的,鄧布利多對湯姆里德爾的逼迫,就是點燃那個巨大駭人的火藥桶的火種!鄧布利多將伏地魔逼向墮落的深淵,就是為了以他為誘餌,牽連出所有暗中潛伏的蛇派成員,從而一勞永逸地消滅瓦解整個斯萊特林的勢力!

但這還不是鄧布利多的全部計劃。現在他需要的,是再為獅派創造一個靈魂人物。不同於利用蛇派領導人進行大清洗的做法,鄧布利多在獅派領導人身上所要託付的,則是自己畢生的信念,以及勝利的希望。這個人所要做的,是將整個獅派凝聚起來,並將鄧布利多的理念貫徹於其中,最終將「愛」的信條傳遍世界上的每一條大街小巷。

也許你不明白,鄧布利多的強大實力連伏地魔都要退避三舍,鄧布利多的威信足以一呼百應,為什麼這個當時最強大的巫師卻不親自上陣,而是選擇隱居幕後,另立一個領軍人物執行自己的指令。其實這一點不難理解,簡單歸納一下,原因有三:首先,長江後浪推前浪,新生的一代有著其特有的活力,能在獅蛇大戰的第一線衝鋒陷陣。鄧布利多已經沒有這麼旺盛的精力,而他的身份也不允許他過於頻繁地拋頭露面。第二、鄧布利多歷經一個多世紀的政治風浪,本身對於權力已經無所訴求,只需要做為幕後操盤手,垂簾聽政、推波助瀾即可。第三、讓一個新生代而不是自己領導獅派大軍,能讓敵人掉以輕心,放鬆警惕,從而漏出更大的破綻。事實完美地證明了這個策略的有效性,在日後的戰鬥中,伏地魔始終壓根沒有把哈利的實力放在心上。而哈利得到鄧布利多高瞻遠矚的指點,招招制勝,每一次出擊都打在伏地魔的痛處,先是將魂器一個個地摧毀而又全身而退,最後更是讓長老魔杖俯首稱臣,讓伏地魔引火自焚。

在幾十年後伏地魔如日中天之時,鄧不利多展開了計劃的下一步。當斯內普回到霍格沃茨準備申請教職的那天夜裡,恰巧在豬頭酒吧聽見了特里勞妮的語言。那時對伏地魔忠心耿耿的斯內普立刻將其報告給了伏地魔。為什麼特里勞妮會不早不晚,偏偏在斯內普到達的時候做出那個預言?即便是在特里勞妮開始預言之後,鄧布利多仍可以施法將外界完全隔離,從而讓斯內普無從得知預言的全部內容。為什麼憑藉鄧布利多的能力,卻沒有將這麼關鍵的資訊隱瞞下來?

唯一的解釋不言自明:特里勞妮關於伏地魔的預言,都是鄧布利多老校長精心佈置的一場戲!鄧布利多讓特里勞妮放出有關伏地魔剋星的預言,以大預言家卡珊德拉的孫女的身份,伏地魔就算有一萬個膽子,也不敢把這條預言不放在心上!

談到這裡,我們就面對了整個系列中引發了最多討論、爭執和猜想的一個問題:預言中並沒有說出伏地魔的剋星到底是誰,哈利和納威都符合那兩條標準,為什麼伏地魔最後選擇了哈利?儘管我們可以想像,伏地魔出發前拋了一枚硬幣,這枚硬幣最終決定了哈利、伏地魔以及整個魔法界其後的歷史。但這樣的說法,無疑是對鄧校長戰略規劃能力的大大低估。

我不得不說,鄧布利多不愧為魔法界最出色的謀略家,每一個決定都不是拍腦袋拍出來的,每一個決定背後都有著深遠的考慮,確保計劃的開展萬無一失。我認為,預言中沒有提供預言之子的姓名,是鄧布利多故意為之。這樣一來,獅派的領軍人物沒有明確說是哈利,他當然可以是納威,誰活了下來,誰就最終掌起格蘭芬多的大旗。萬一哈利一個不小心被幹掉,納威也能立馬頂上,避免了獅派領導人剛一指定就命喪黃泉的局面,那樣將對整個計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把賭注押在兩個寶上,把雞蛋放在兩個籃子裡,極大地提高了保險係數,完美地規避了政治風險。

當然,考慮到波特一家的雄厚背景,考慮到莉莉與斯內普的恩怨情仇,鄧布利多將哈利作為第一選擇。於是,他故意讓斯內普偷聽到預言,故意讓伏地魔去殺害哈利,故意對小天狼星提出讓彼得做保密人作出許可,故意不將波特夫婦置於自己的隨時保護之下,故意讓莉莉代替哈利去死!於是,莉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伏地魔被施以重創,斯內普陷入了一生的懺悔,而哈利,則成為了「大難不死的男孩」。

許多人一直糾結,如果伏地魔第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