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暴力特區--Banlieue 13

暴力街区/暴力特区(台)/区

7.1 / 73,919人    84分鐘

導演: 皮耶莫瑞爾
編劇: 盧貝松 畢比納西利
演員: 希里爾拉菲里 大衛貝爾 東尼德阿馬里歐 畢比納西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hisMortalLife

2011-08-08 21:10:51

《暴力街區》之台前幕後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暴力13街區的影評網上已經很多了唉,本來不想寫的,但還是沒忍住。
首先恭喜下我們親愛的Cyril Raffaelli,總算修成正果啦!看他第一眼就覺得眼熟無比。然而把自己看過的法國電影都過濾了一遍也找不到出處。後來還是看了網友們的影評才知道,原來他在那麼多電影裡都出現過。TAXI 2 裡頭遠景鏡頭掃了一眼的跆拳道教練;《埃及豔后的任務》裡頭一下子就被奧貝里斯打飛出去的羅馬兵……呵呵,難怪不記得呢,原來都是龍套。不過時來運轉,小Cyril總算從職業龍套榮升為男一號啦!(鼓掌啥!)
另一個主角David Belle身世似乎更慘。小Cyril好歹是露過蠻多次臉的,而且還在幾部電影裡擔任武術指導這東東,David卻一直都是特技替身——就是那種傳說中的又危險又辛苦的活,討觀眾歡心的都是那些光鮮的明星們。所以,被埋沒了這麼久之後,David也十分光鮮地從幕後走上台前啦!(鼓掌啊!真不自覺。)
打住,把兩個酷男說得太可憐了點唉。其實這兩個傢伙在影藝圈名不見經傳,在極限運動圈的知名度卻是堪比喬丹在NBA的。其中David是街頭跑酷運動的創始人之一,而Cyril是世界武術冠軍(這個據說有水份,但是看他在電影中的表現,就算是有水份也不可能很水啦)。傳說這部電影(指第一部)90%以上的鏡頭都是原始鏡頭,導演功不可沒(這點下面會細說)外,個人覺得很大部份是因為兩個主角啦。本來嘛,他們兩個本身就有這麼厲害了,自己都可以做出這些高難度動作來了,幹嘛還要用特效是吧(當然,某些場景繩子還是吊了的,安全第一嘛)。吹了很多了,先看幾張圖吧。
 
這張是leito從窗戶跳出去,抓著繩子做了一次單擺運動。呵呵,實在是壯觀。個人覺得比他從這個屋頂跳到那個屋頂的那段要壯觀。這兩個鏡頭也是跑酷這段中為數不多的兩個多機位重複鏡頭(鏡頭的東西下面會著重分析,這裡就不廢這麼多了哈)。
 
Damien的招牌式「空踢」(鄙人不懂武術術語,這個詞我自己亂編的,請專家指正哈),特別瀟灑。可惜這招在對付這個巨人時失效了唉。沒辦法,Cyril動作太快,截屏很困難,所以只好截了慢鏡頭的這段。
 
這個是「反腳踢」,也非常帥氣,在半空中還轉了個360。其實Cyril有很多動作都十分瀟灑帥氣,只是這兩個用了慢鏡頭,比較好截屏而已,有興趣的還是要看電影,動感的才更能體會到兩大酷男身形的矯健啊。


好啦,花痴篇到此結束。下面我們來討論下另一個身懷絕技的人物——導演Pierre Morel大人。
這個傢伙雖然不像前面兩位那樣,快帥酷到讓你無話可說,但同樣來頭不小哦。曾經,Pierre 可是法國最牛的導演之一呂克•貝松的御用攝影師。而且,(先別忙著驚嘆哈)Pierre 還是非常厲害的美工。這點有圖為證。
 
13街區牆上令人嘆為觀止的塗鴉,與該街區的特質相得益彰的彈洞,即使是快速剪輯也同樣構圖講究的畫面,可都是Pierre的傑作啊!
 
這個是從老貝牛人那裡一脈相承的不斷重複的幾何構圖,很有思想性和象徵意味哦。(老貝在這部電影裡的地位一會兒再討論哈。)
(以上讚美工)
剛才已經說到了,這部電影90%以上的鏡頭都是原始鏡頭,導演的攝影功底可見一斑。外行的朋友們可千萬不要以為攝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哦!好萊塢的動作片後期特效做的太多啦,主要是前期他們根本拍不出預期的效果來,只好到後期去大力發揮他們強悍的電腦特效技術。所以,像這種視覺效果如此驚人的動作片,用的絕大部份居然都是原始鏡頭,我不得不佩服Pierre的才能與自信(同時,表揚一下功不可沒的兩大酷男哈!)。
這裡廢一點小插曲。當我在朋友面前大讚《暴力街區》時,一個朋友居然說這電影拍得太假了。我渾身冰涼地追問,哪裡假了?它(性別保密)說,那裡頭的動作場景,那麼快、那麼流暢,一看就很假嘛!我簡直當場氣結。好萊塢大片害死人哪!
可以毫不保留地說,我看的動作片也不少,但《暴力街區》確實是極少有的拍得如此真實的動作片之一。兩位酷男的真功夫且不說,導演的鏡頭語言實在是看得我幾近感動涕零唉。不像某些好萊塢大片,幾乎是用特效堆成的;而且特別喜歡濫用超慢鏡頭和花哨到反胃的定格畫面。555,好久沒有看過如此令人熱血沸騰的動作片了。
(以上總體上咱攝影的真實感)
片頭的那組快慢結合動感十足的推拉搖移,將13區破敗頹廢的特質展現地淋漓盡致。比那種既沒技術含量又沒藝術含量的字幕式的交代方式(好萊塢大片常用,鄙視一下)痛快多了。接下來的那段長達五分鐘的跑酷更是一場視覺的盛宴。
流暢無比的快速剪輯,幾個舒展的慢鏡頭點綴得恰到好處,兩個多機位重複鏡頭(包括其中僅有的兩個遠景鏡頭)的嘆為觀止,五分鐘下來暢快淋漓。
Damien困獸戰的那場也同樣精彩。這裡慢鏡頭用得就比較多了,但視覺上還是很快,我們親愛的Cyril動作實在太快了唉,沒辦法。中景鏡頭和近景鏡頭的穿插,全景鏡頭加超慢(注意,這裡的「超慢」是相對的,實際上感覺還是比較快,所以截屏就很難唉)鏡頭的點綴,整體感覺張弛有度、乾淨俐落、空間感極強,將Cyril矯健的身手展現得帥呆酷斃。


呵呵,可以這樣說吧,這部電影,是將以上三位牛人各自的長處發揮到了極致。而在幕後操縱這一切的自然是最牛的牛人——呂克•貝松大人。
這位牛人曾經放出過話,「這輩子只拍十部電影」。所以呢,在很多電影裡他只能掛個名(比如監製啊,編劇啊,製片啊什麼的)。當然啦,懂行情的人都知道,他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仔細看來,這部電影裡頭老貝的痕跡是很重的。剛才那種幾何構圖就不說了,看過《這個殺手不太冷》的人都知道。那種明顯的反政府思想(這個在老貝的許多電影裡都很明顯,比如taxi系列)也不提吧,我一向是不愛談政治的。值得一提的是,滲透在這部明顯的商業片裡頭的藝術氣質。
導演大人的美工已經讚過了,裡頭的配樂也是值得一讚的。電影裡頭的那個大反派不禁讓我想起了《這個殺手不太冷》中那個變態警察的暴力美學。還有,影藏其中卻揮之不去的黑色幽默。這些,完全都是呂克•貝松的烙印。對於我這種呂克•貝松扇子,感覺太過親切而感嘆——老貝同志這麼多年了,還是一點都沒有變啊!呂克•貝松就是這樣的,他可以把藝術片拍成商業片(常見於他的早期作品),也可以把商業片拍成藝術片(中後期作品比較常見)。


讚了這麼多了,其實這部電影也不是沒有缺點的。相反,缺點還很明顯。劇情和人物都實在太蒼白。其實,這是老貝蠻多電影的詬病(比如早期的《地下鐵》,雖然我確實也挺喜歡這部電影的)。因為是談劇情,考慮到有些網友還沒看過,我也就不說這麼多了。當然網上也有人說結局設計很有新意,這個就智者見智了。
最近,《暴力街區2:終結》新鮮出爐。網友們的評價普遍很失望唉。我是先看的第二部,沒有比較,所以感覺還行。當我興緻勃勃地把第一部找來看後,一比較差距就出來了。
第二部換了導演,鏡頭語言明顯差了一大截。雖然沿用了第一部那種張弛有度的快速剪輯,但功力明顯不足唉。而且第二部老貝同志似乎純粹是掛名,沒見他做什麼實際的工作唉。此外,第二部裡頭的跑酷和打鬥場景都有抄襲之嫌,尤其是damien那段,除了驚艷無比的屁股和醜陋至極的「正面」以外,幾乎沒什麼好說的了。還有damien單挑第二部中那個反派的那段,我本來還期待著有一場惡戰,沒想到damien很猥瑣的一腳就解決了問題。雖然增加了新意和笑點,但對於我這種動作片狂熱主義者來說,感覺十分不過癮。情節嘛,呵呵,我保留意見吧。

該結束了好像。不對,好像還漏了點什麼哈。呵呵,對了,還沒分析演員的演技哈。
我覺得,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應該以寬容的心態去看待。這兩位男主角都不是科班出身的(我沒有任何鄙視非科班出身演員的意思哈,只是就事論事而已),對他們的演技也不能要求太高。不過有那麼幾個場景我還是很喜歡的。
 
Cyril這個表情我特別喜歡,呵呵。把那種諷刺、蔑視、狡猾的心理還是表現得比較好。表揚一下哈。請允許我最後花痴一次——偶爾覺得Cyril還是挺帥的,薄荷酒一樣的眼睛和漂亮的鼻子(法國男人的鼻子好像都挺漂亮的,比如Jean Reno, Vincent Cassel),(*^__^*) 嘻嘻……
 
David這張笑得太燦爛了唉。本來應該也是那種蔑視加幸災樂禍的笑,這個,笑得也太天真無邪了吧。不過你得承認,他笑得好可愛哦!
其實我覺得應該贊一下女配角,就是演leito的妹妹的那個女演員。在大反派那裡對付一個猥瑣男的鏡頭,真是令人瞠目結舌後拍案叫絕!可惜的是,這個角色在第二部里直接人間蒸發了。(第一部最後這個女孩吻了damien,我還真希望第二部發生點後續的故事。我知道很老套,但是實在很喜歡這個小豹子一樣的女孩唉。)結果換了一個更酷更猛的混血MM登場,雖然那段也很驚艷,但是有點純粹個人秀的嫌疑唉。
 

好了,總算廢完了哈。總而言之呢,《暴力街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動作佳片(尤其是第一部),不管你是不是動作片迷,都是值得一看滴。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ThisMortalLif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