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460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omy

2011-08-14 01:00:36

《鋼的琴》——倒過來放映的勵志小故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鋼的琴》的劇情介紹質樸到如同《知音》2011年最新一期的封面標題——「下崗職工組建喜喪樂隊維持生計,結髮妻子另尋大款新歡搶奪女兒」。窩囊的工人老大哥為了搶奪女兒的撫養權,決心親手打造一台女兒夢寐以求的鋼琴。就如同所有勵志小故事一樣,不斷地追尋幸福的主人公們最終毋庸置疑地造出了這架「鋼的琴」。

在和諧盛世,類似於這樣的勵志小故事並不少見,根雕師傅傾家蕩產為圓獻禮之夢(http://cochina.org/?p=1408)這樣的例子也許算是極品,但是超市賣場機場車站裡10元一本買來的勵志成功學書籍里總是洋溢著這樣的「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小典故。

然而,《鋼的琴》所敘述的,是一個倒過來放映的勵志小故事。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的改革開放,在兩個世紀交替時的國企體制改革,一次又一次的經濟大潮,導致了一批有一批的國企工人下崗。這些昔日的「工人老大哥」們,曾經的地位如同現在的李剛們一樣顯赫,雖然整個中國都不富裕,但是似乎整個中國,就握在他們持著鋼釺的手中。不管現實如何,「祖國的主人翁」這樣深刻的心理,就烙印在每一個工人家庭中。

暴風驟雨一般的改革,是那麼地迅速,萬把塊錢的買斷工資,一個拿了半輩子焊槍的工人,就這麼被推向了社會。猶記得曾有些年「萬元戶」還是個腰纏萬貫的形象,但是「看不見的手」通過巧妙的通脹,把那些工人也許可以養老的錢又從存摺上悄無聲息地轉到了國庫里。

從受人敬仰,衣食無憂的「老大哥」,到沒有收入,窮困潦倒的社會底層,這樣反差巨大的社會地位的轉變,卻從不是因為不勤奮,不努力,不懂得「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在歷史的車輪前,小人物的命運就如同車轍上隨風而起的浮塵,這是文學中已經濫觴的比喻,然而當鏡頭對準這些隨車飛起而又寂寞落定的塵埃時,同樣渺小的我們,卻又不得不為之扼腕。

——當時瀋陽鐵西區很多工人家庭全家下崗,生活無著,妻子被迫去洗浴場做皮肉生意,傍晚時分,丈夫用破自行車馱她至場外,妻子入內,十幾位大老爺們兒就在外面吸悶煙,午夜下班,再用車默默馱回。瀋陽當地人稱之「忍者神龜」。

——一戶家庭夫妻下崗,生活艱辛,一日,讀中學的兒子回家,說學校要開運動會,老師要求穿運動鞋。家裡實在拿不出買鞋的錢,吃飯期間,妻子開始抱怨丈夫沒有本事,丈夫埋頭吃飯,一語不發,妻子抱怨不止,丈夫放下碗筷,默默走向陽台,一躍而下。(via: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9689)

電影中,胖頭得知女兒被搞大了肚子,帶著眾人揪住那個小子和他的朋友們,對峙後卻沒有給點教訓就放走了他們。剛看到這個情節時確實如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是看完電影稍一停頓,就明白了胖頭那時在想些什麼。

他們,已經不再是世界的主人翁了。

 

P.S.電影中陳桂林所住的樓房的那個公共陽台,跟我小時外婆家的結構一模一樣。

P.P.S.作為以音樂為主題的電影,《鋼的琴》三四十首頻繁轉換的背景音樂著實讓我們這些懷舊的人過了一把癮,這裡有個列表:http://www.douban.com/note/157982157/。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 《鋼的琴》——倒過來放映的勵志小故事 | 不安靜的書桌
http://www.liuhanyu.com/2011/08/the-piano-in-a-factory/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