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1-08-16 03:43:15

老爺們也有陽光燦爛的日子


《音樂會》的餘音還沒走遠,又一堆老爺們給了世界點陽光,日子又燦爛了....

穿越回小時候,那會兒天天守著"電匣子",放出來無非是"中央電文"、"廣播體操",要不就是"蘇聯紅歌",娛樂生活高度一致,你不想學會都難....沒時沒晌的,你一哼就有人唱,有人唱就有人合,濫竽充數的也賊給力,那情境老V5啦....然後就是老的老,死的死,這段歷史就算翻篇了。也不知從何時起,復古風盛行,於是有姜文老懷舊的念叨了自己《陽光燦爛的日子》,俄羅斯人自白了那段不堪回首的《音樂會》,張猛翻出壓箱子底的"舊日記",講述下"老爺們和夢想的那點事兒",要是能再給套個"蘇聯工人金質獎章",他絕不含糊!

老歌連唱、老曲回放,聯蘇時期的工人階級揍是有力量,東北重工業是最好的土壤,寒冬、火車、晨曦、冰湖、廢舊鋼鐵廠,背景必須土黃,一水兒蘇式"豬咂兒扣"(雙排扣)風衣、帶"雷鋒帽襯"的隨意技工裝,長得歪瓜劣棗、頭上少、下巴多,毛乎乎一幫菸鬼老爺們,瞧一眼揍知道心窩子一準兒敞亮。啥玩意兒?還有個大茬子妞,豁達、開朗、文藝氣得細膩、混社會又絕不失義氣,那沒準揍是張猛原先的東北對象,因為太鮮活靈動,總是不經意間,那"一抹紅"躍然成為陽氣堆裡的一度柔美風尚....

如果說,《陽光燦爛的日子》是以北京軍隊大院為背景,一搓兒"青春期"萌動的記憶堆砌而成的"小人書",鑽煙囪、噴姑娘、打群架...甭刺激,穿軍裝、見天曬陽光只是個連環畫最後的"灰姑娘的願望";那《鋼的琴》就是堪比《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的勵志檄文,喘氣即要戰鬥,理想雖已被雨打風吹去,但夢沒破滅,就要和現實掰掰手腕.....下崗、離婚,人生低谷、中年危機,營營苟苟,聊以為生,理想永遠被現實痛扁,即將妻離子散時,老爺們的價值是什麼?為兒女,也是為自己圓個夢,也許是最好的證明--"我還活著"!

身懷絕技的老哥們們熊了一輩子,支把起架勢來絕不孬慫!汪工老成持重--設計師、季哥大佬氣場足--砂模工、妻管炎的豬肉榮義氣--電焊圈工、王抗美除了雞賊點還是鐵磁--力工(廚子)、二姐夫面子矮但人實在厚道--木工、"壓鎖王"雖曾滄海但今昔痛改前非--零件裝配工、"麻將哥"雖渾渾噩噩但也敦實可信--雜工,再加上陳桂林--油工,都說"神通多了就能通神",兄弟齊心、其力斷金,篤定一個目標的一夥老兄弟,只定一個結果,熱情可愛、激情四射而且戰鬥力驚人!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構架繁瑣、配件繁多、調音考究的"鋼琴",一如預期的橫空出世了,我們雖然已經麻木"奇蹟",但我們不能不嘆服這些人經歷的八十年代末卻有如此的付出,那是一干人精血的付出,是一群社會底層的自我救贖,是用一顆顆"鋼的心"鑄就的"鋼的琴"!

這口鋼的琴的誕生,雖然比不上木體結構的音效渾厚悠揚,但鋼結構的清越鏗鏘、高亢響亮,正好似炸魚那幕畫面,晨曦、火車軌的碰撞、清冷湖面的微光,和著如伏爾加酒烈性的樂章,而不是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裡,華麗禮服們的雞尾酒會後的玩賞之聲....所以它純粹得那麼透徹.....

我想最後孩子的歸屬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能夠想像男豬叼著菸捲,在風雪的月光下可以賊拉享受的自由滑音一曲,我羨慕這群大老爺們有一起戰鬥的日子,雖然隨著東三省被淘汰的重工業廠區標誌性的建築--煙囪轟然倒下的兩聲巨響,除了廢墟和漫天灰土的天空,我們看不到陽光,但心中不屈服於命運的太陽,卻灑下了燦爛的陽光,把陰暗的生命角落曬得暖意洋洋。

在現今同樣晦暗的經濟年代,就像鋼琴奏鳴曲有抑揚,也有頓挫,當理想照進現實,我們要是能學會老爺們自己製造陽光,就能一掃陰霾,燦爛了自己,也燦爛了世界....

這個日子好像真的離我們不遠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