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盧貝松之聖女貞德--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圣女贞德/圣女贞德的故事/卢贝松之圣女贞德

6.4 / 69,935人    158分鐘

導演: 盧貝松
編劇: 盧貝松
演員: 蜜拉喬娃維琪 達斯汀霍夫曼 費唐娜薇 約翰馬可維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一生最愛福斯特

2011-08-17 09:17:31

五百年,桑田滄海


      公元1431年,貞德被施以火刑;1920年,貞德被梵蒂岡封為聖女。慢慢五百年的時光,滄海桑田。
    她死去的時候,地理大發現還尚未開始;她入聖的時候,人類已經造出了飛機,一次大戰的硝煙都已散盡。她死去的時候,中國還在大明王朝的帝國氣象里,目送最後一次下西洋的船隊起錨出海,她死去的時候,已經是民國和孫先生的時代。從異端到聖女,漫長的時光流過,那個出生在法國鄉村的少女卻漸漸容顏模糊。原來,歷史從來都是弔詭的,天真的只是我們而已。
    金庸先生《碧血劍》里最後一章的題目寫得意味深長:嗟乎興聖主,亦復苦生民。英法百年戰爭中打來打去,估計連「聖主」的概念都不曾有過。土地和人民只是某些人的私產和私慾,卻用無辜的鮮血來確定歸屬。須知當時的歐洲,是沒有民族國家這一概念的,無論為英國而戰或者為法國而戰,都是一個模糊的語句。鄉下姑娘貞德短暫而光輝的一生,不過寄託著每個人最樸素的情感:這裡是我們生活的土地,多少年勞作豐收,生息繁衍,你要來燒殺掠奪,我自然奮起反擊。異端還是聖女,其實不是那個姑娘想要的,我們只知道曾有一個年輕的生命在烈火裡消逝了,以莊嚴的裁判的名義,多少年後這個名字被塗上光彩,成為象徵,世代傳頌,超凡入聖。難道這就是我們所期盼的歷史的公平、華麗的正義?
    英雄總是出眾的,出眾的人總是被包裝、被解釋、被紀念、被定義、成為代表和象徵。英雄的面目是常常改變的,彷彿歷史是一出漫長的戲劇。
    看完這部片子,除了被米拉·喬沃維奇的美麗所俘虜,就是被這種揮之不去的心情包圍。她不是一個平凡的女子,看到神蹟也罷,聽到上帝也罷,千軍萬馬攻城掠地的生活,不是誰說承受就可以承受的,以有知覺的軀體接受火焰,更不是誰說承受就可以承受。即使如貞德一般傑出和堅毅,也無法改變心靈的詰問,更無法逃脫歷史的無常。呂克·貝松只表現出了前者,就使得電影有了不同庸常的高度,而後者,藏在每個人內心的角落,選擇遺忘。我們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五百年足以扭轉一切,不止是桑田滄海,還有異端與聖人。
    所以,青史留名是一種徹底的妄想。五百年後,當桑田變成滄海,當所謂的沉冤得到昭雪,當價值的軌道一百八十度轉向,我們看到的,也許只是上帝疲憊的面容。所幸,這一個五百年里,英雄還是英雄,沒有被忘卻,還在螢幕上仗劍披甲、指點山河,還能夠被呂克·貝松講成故事,被米拉這樣的超級美女直觀成形象。故而隔代的觀者,何妨潸然淚下,為了那個止於十九歲的美好年華,為了那奧爾良城下的明眸皓齒,儘管沒有時間對著我們嫣然一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