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星野變

2011-08-17 12:07:17

What the Lord made is belief and love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故事其實就是一個標準的「美國夢」,只是多了一層種族主義的底色,放在我們稱之為「時代」的透鏡下看,這仍舊不過是一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機遇——獲得了社會的尊敬和認可的故事。

鑒於故事根據真實歷史人物和事件改編,所以劇情並沒有什麼出人意料的轉折——你知道手術一定會成功那個女嬰一定會被治好,也知道Vivien最後一定會功成名就被人銘記,而過程中那些由於人物性格而導致的曲折,Dr. Blalock的強硬狂熱和近乎賭徒般的孤注一擲,Vivien的尊嚴感、細緻和對醫學的執著看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彷彿這是一個白人利用黑人成就自己事業巔峰的故事,然而事實上所有的曲折都歸結於最後的一段對話。我一直在想Blalock坐在輪椅上告訴Vivien他想帶他一起去哥倫比亞大學教書,他是真的堅信自己還能再做一件和治療藍嬰一樣了不起的大事,抑或已經知道自己其實並無多少時日。或許他最後堅持來找Vivien只是為了告訴他那句話,他終生的遺憾都在那句話裡,這麼一個——用二次元術語說——傲嬌的人,他當然不會直截了當地告訴這個既是助手又是學生(或許也是朋友)的人「我覺得很對不起你」,實際上那句因情緒激動而聲調改變的「I regret」就是他的遺憾本身,雖然只是一瞬間的失控,繼而這個老人重新恢復到他留給我們的一貫印象:冷硬、理智、毫不動搖。

所以整部電影最戳淚點的地方不在其他,而恰恰在Blalock突然伸手握住了輪椅的轉輪不再前行,那是他終於下定了決心,決意去面對他自己這些年來內心的歉疚。要讓一個傲嬌直面自己的內心,其實是比要他面對那些醫學難題困難得多的事。

"...but I think we should remember not what we lost but what we've done... all the lives we've saved and we did... we saved plenty, didn't we, Vivien?"

"Yes, we did."

Vivien這麼說的時候點著頭(雖然Blalock看不見),而後又重複了一遍。緊接著顯露在Blalock臉上的表情我看不懂,或許是緣於獲得了諒解的釋然,但一定有更複雜的情緒。總之這個老人站了起來並且拒絕了Vivien想要攙扶他的打算,他蹣跚著走向霍普金斯醫學院教學樓的大門,而這個背影是他留給Vivien的最後一幕。

在自己的博士學位授予儀式上,Vivien講話中並未提到任何人的名字(和Blalock在觀景樓酒店的那次講話不同),他只是說謝謝我的家人和朋友們——到場的和沒到場的。也許這個時候的Vivien已經明白了名字只不過是一個名字,當名字所代表的那個人都已經不在,很多的事情大概能看得更開了吧。

開頭和結尾用了同一段BGM,也是整部電影的主題旋律。在Vivien坐在走廊上的時候,他曾經在這裡被白人警衛拒絕進入,因而沒能由Blalock帶著一一看那些畫像中了不起的醫生們,然而現在他的畫像和那些偉大的人物一起掛在牆上——旁邊是Dr. Blalock,一如既往地神情嚴肅、目光冷厲。這個時候那段旋律響起來了,有點像空軌3rd的結尾處,夥伴們要穿過大門返回各自所在的地方、面臨再一次的分別時所用的BGM「またいつか會うために」,同樣是簡單而有著透明質感的鋼琴旋律,如同滴水一般點點滴滴地叩擊,不同的則是空軌中的BGM會迎來一個上揚的轉折,像是金色的希望,印證的是曲名本身「為了有一天再度相逢」,你知道總有一天朋友們會再度聚首;而這一段旋律則在一段更加低沉的過渡之後再度迴轉至透明哀傷的主題,也許是因為一個人已經逝去,你可以回憶可以懷念,但再也無法和他相見,再也無法在一個清晨看到他穿著白大褂在實驗室裡用圓底燒瓶和酒精燈煮咖啡,甚至再也無法聽到他憤怒地衝自己咆哮。

因為死是完結,是永遠,是不再相逢。

還好我們仍有「Something the Lord Made」作為片名。片中Blalock曾說Vivien的技術如同神的傑作。然而神把這樣精細的技藝賜予很多人,卻並非每個人都用這技藝來挽救生命。神蹟的顯現不在單純的技藝,而在於他吹入Blalock和Vivien心中的對於專業的熱愛與執著,對生命的珍視,和內心深處從未放棄的善良與惻隱之心;這樣的心讓白人和黑人在那個年代裡打破種族或師生的藩籬而共同研究並肩戰鬥,神蹟是連結他們的紐帶——持續一生的珍貴情誼,比普通的友情更加不朽。

所謂神蹟,是不可動搖的信念,和不可摧毀的愛。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