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任任銳銥

2011-08-17 17:22:21

王千源,影帝是一張船票





王千源,影帝是一張船票

現在就可以預見,當各大媒體在做2011年電影的年終盤點時,《鋼的琴》和王千源一定會榜上有名。《鋼的琴》這部小成本電影獲得了多方認可,尤其是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上獨攬四項重要獎項,媒體爭相報導,叫好聲不斷。從年初在東京載譽而歸的王千源,半年後又在國內再次捧得影帝獎盃,雙料影帝的殊榮無疑是在提醒觀眾,中國多了一位好演員。

在《鋼的琴》獲得成功之前,王千源的簡介大概簡單的要命,如果搜索下來大抵是這樣:
王千源遼寧瀋陽人,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代表作品:電影《荊柯刺秦王》《漂亮媽媽》《即日起程》;電視劇《致命邂逅》《三七撞上二十一》《五號特工組》《地道戰》《空鏡子》

然後呢?沒了。

王千源曾經主演過一部電視劇《三七撞上二十一》,這次演電影《鋼的琴》戲裡戲外和那連續劇的名字一樣,是撞上了。用常人的眼光看,戲裡的陳桂林像是腦袋被門擠了,一門心思想給女兒造一架「鋼的琴」,居然還能把一大幫朋友召喚過來跟他一起做這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戲外王千源在接拍《鋼的琴》時,也被周圍的朋友看作是腦袋撞樹上了,原來他在下決心接這部戲時,推掉了姜偉導演的電視劇《借槍》。

兩者對比就能看出王千源的瘋狂,論導演名氣,姜偉因為《潛伏》紅了以後早已經成為熱門電視劇導演,張猛的《耳朵大有福》雖然口碑不錯,但也只是一個小眾電影導演;論重視程度,姜偉拍《借槍》第一個找的演員就是王千源,《鋼的琴》的劇本是在多個明星手裡轉了一大圈才落到王千源這裡,可以說是備選的備選;論劇組財力,《借槍》資金充足,酬金早已預先支付給演員,《鋼的琴》則連買膠片的錢都緊張,拍攝期間一度靠借膠片拍攝;論先來後到,王千源跟《借槍》劇組都已經簽約,服裝都給做好了。而這時《鋼的琴》才剛開始接洽。於情於理,按著正常思維來看,他都應該選擇《借槍》,而王千源還真就是抽瘋了。非拍《鋼的琴》不可。他當時跟極力勸阻他的朋友說:「可能我今後幾十年就都拍《借槍》這樣的連續劇了,就讓我過回癮吧。」

拍攝過程中,困難比想像中多得多。《鋼的琴》因為資金問題,幾次險些夭折,王千源一句話沒說,讓劇組把本來他該拿的片酬分給工作人員,他知道自己拿了片酬,劇組就開不出工作人員的酬金,這時得先把大夥兒照顧好,把電影先拍出來再說其它的。為他著想的朋友再次勸他離開這個劇組,「一個連膠片都買不起的電影能有什麼藝術性可言?」王千源傻了著,還是打算一條道走到黑。

他從心裡覺得跟這部電影是有緣份的。作為東北人的他對東北題材有著天生的好感。跟張猛和秦海露又是中戲校友,合作起來像是在拍學生作業一樣,很單純很乾脆;陳桂林這個角色可愛,屬於平凡的小人物,沒有大起大落,但有打動人的細節;這是一部電影裡有104場戲的絕對主角,這個前所未有的挑戰不由得讓王千源躍躍欲試。

下決心拍這部電影后,他做了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這些都不是觀眾能在螢幕上看到的,但這些確實為他塑造這個人物起了關鍵的作用。「關於陳桂林,我想的很多,甚至會想這個人早上起來是先抽菸、先洗臉,還是先上廁所?他的毛褲是什麼顏色的?他喜歡什麼顏色?沒事兒的時候他都想些什麼?」看似一些不著邊際的多餘想法,卻讓王千源切切實實的跟陳桂林心意相通了。

有幾場戲是王千源特別喜歡的,像打小元、偷鋼琴、在車裡唱歌、看到淑嫻家裡有個男人後一個人抽菸等等,他喜歡這些戲的原因在於,這些戲都不是用語言和情節推動的,它是靠主演的一種感覺支撐的。

「陳桂林生活中有很多無奈,他很能扛,但扛的不漂亮。這個人好像是扭著勁兒才能舒服,不按常理出牌。你看他在操場上彈鋼琴那段,那其實是在表現痛苦,但他把痛苦表現的像是無所謂和不著調,愛誰誰的感覺。偷不著鋼琴,談一下不行嗎?發洩一下不行嗎?」陳桂林可愛、可氣、有點悲傷、有點狡詐、有點雞賊、有對女兒的愛。王千源還這樣拆陳桂林的台,「如果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交朋友還可以,因為這種人沒有壞心眼,但嫁人千萬別嫁他!」

等從東京電影節上傳來喜訊後,大家猛然發現這個曾經被認為會夭折的片子居然成功了。王千源更是喜上眉梢,還抱了一個東京影帝回家,現在看來,挑戲挑對了。拍戲時的痛苦那是歷練,沒拿著片酬也值得,就在朋友們為他喝彩的時候,新的困擾又隨之而來。

因為在同時閃耀東京電影節的還有國內的一線女星范冰冰,回國後影帝影后的曝光率完全不可相提並論,范冰冰佔據各大版面,王千源當影帝要嘛是個陪襯要嘛乾脆不報。少數媒體倒是捨得報料,但寫的東西卻著實讓王千源心理不是滋味。

王千源說他拍《鋼的琴》還沒拿著片酬,馬上就有文章登出來稱他是「最窮的影帝」;隨後又看他在媒體上沒受什麼重視。就稱呼他為「醬油影帝」或者「失蹤的影帝」。這些報導著實讓人哭笑不得。「我是沒拿著片酬,可我也不窮。媒體報導的是不多,但我也並不失落,拿了東京影帝我高興還來不及,所以我不失落,東京電影節全世界五個評委,我是全票通過的影帝。」王千源自豪的說。

上海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讓王千源再次捧得影帝獎盃,這一天,還是他的生日。拿到這座獎盃,他自覺如釋重負。王千源一直期待著自己能在國內拿一座影帝獎盃,東京電影節的獎盃畢竟是國外的認可,他更希望站在自己國家的土地上領獎。牆內開花牆外香不是真正的香,要讓國內的媒體和觀眾叫好,才是他真正的心願。他說,拿了傳媒大獎之後,他最希望媒體報導的是,我們尋找到了失蹤的影帝,他依然精彩。

現在影片終於在千呼萬喚之後和觀眾見面了,口碑很好,王千源滿足的笑了。他從只有一場戲的小配角演起,演到了現在拿了雙料影帝。眼下觀眾又說好,才是真的好。

王千源的父母都是演員出身,對於籠罩在演員身上的那種所謂光環,他見的太多。當觀眾為某個演員歡呼時,他見到的可能是這個演員在為分房子漲工資的事情奔波。因此,當越來越多的觀眾認識了王千源並為他叫好的時候,他反倒湧起了一種內心的失落。影帝是一個臺階,上了這個臺階之後,觀眾就不會拿一般的眼光看你,要拿影帝的標準來要求你了。光鮮亮麗的背後是無形的鞭策。

王千源到現在放慢了自己的工作速度,從畢業到現在十七年,他幾乎沒有怎麼休息過,不管是小角色還是主演,他都兢兢業業去塑造,沒敢放鬆過。在拿影帝前,王千源曾到電影學院進修過導演和攝影,他希望多幾種視角來看待表演,或許會給自己多樣的啟發。他半開玩笑半自信的說,我永遠不會被掏空,我的看家本事還沒事出來呢。

雖然步子放緩了,他還是有近期目標去完成,有兩件事幾乎是板上釘釘了。
「東京電影節給了我一張船票,這張船票不是回家的船票,而是走出去的船票。」王千源拿了東京影帝之後到澳洲參加中國電影節,當地一個著名的製片人找到他,希望合作一部商業片,關於一個在唐人街打工的小子的故事,中間有打戲也有跨國戀。看過劇本後,他欣然接受這部戲,出國拍戲多歷練一下,終歸是好是。還有一件正在進行的事情,是要把《鋼的琴》拍成電視劇,自編自導自演,其中張猛也會參與編劇和導演。他還說,或許有一天,他會把自己演過的《浪漫的事》、《三七撞上二十一》等電視劇也改編成電影,這些片子都有值得再挖掘的東西。

王千源在表演上還有一個小心願。他想趁著自己還不到四十歲的時候,能有多一些機會嚴一點青年人的戲,不管什麼類型什麼角色,只要是二十七八歲這種年紀的,他都想嘗試一下。因為自己在這個年紀時,演戲的機會比較少,也很難碰上演主角。現在有機會了,就想把這個遺憾彌補上。他笑著說:「現在還來得及,再過十年,我就是整十次容,也演不了二十多歲的青年了。」

有報導曾說王千源是大器晚成,他不這麼認為。對於他來說,不是幸福來得太晚,是來的太早。




——給雜誌寫的稿——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