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血世紀--Daybreakers

嗜血破晓/猎血都市(港)/黎明时分

6.4 / 135,433人    98分鐘

導演: 麥可斯派瑞格 彼得斯派瑞格
編劇: 麥可斯派瑞格 彼得斯派瑞格
演員: 伊莎貝拉盧卡斯 威廉達佛 伊森霍克 山姆尼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沙沙

2011-08-19 07:26:11

《嗜血破曉》——絕於永生


題記:人類血液中有著恐懼,這是任何替代品無法具有的。是的,恐懼於失去、傷害、死亡等,讓我們擁有多樣的情感,所以,我們有顆溫暖的心,而不像吸血鬼般冷酷無情。
人追求永生,秦時徐福東渡求不死藥,魏晉時期煉丹術成盛行……後來漸認識到永生只是個夢想罷了,儘可能活得更久,成為人較為務實的追求。大膽想像一下如果成為吸血鬼,那麼就是永生,代價是不見陽光,而且要吸食鮮血……你樂意嗎,我不樂意,雖然《驚情四百年》、《暮色》等影片中的吸血鬼有著年輕絕美的面孔,生命停駐在最燦爛的時刻,但因為他們沒有人最恐懼的死亡的威脅,他們也漸失去的多樣的情感體驗帶來的人生美妙,生命因其有限和不可複製,而讓你不得不忐忑而行,無限的重複,麻木與枯躁最終會磨去人的激情,就像《嗜血破曉》中愛德華說自己不知過了多少個35歲的生日了。
我很能理解,《嗜血破曉》片首,一個女孩在陽光中將自己燃燒,永生會讓人永無樂趣,不如死去。這是一部很特別的吸血鬼片,2019年,是吸血鬼的天下,血液緊缺,僅存的人類不是在逃亡,就是被豢養——作為產血的工具。吸血鬼何去何從,人類何去何從,他們都在思考。有的鬼變成了人,因為求人的快樂。有的人變成了鬼,因為求鬼的永生。
片中的愛德華服務於一家血液公司,從事血液替代品的研究。他有著一般吸血鬼缺乏的善良的心,無論是人還是鬼,都有一定的異類,這些異類往往讓我們絕處逢生。他討厭他的生活,他明白替代品的研究並不能從根本上挽救血資源的匱乏,唯有從根本上改變吸血鬼的基因,讓其成為人,才是解決之道。但人成為鬼只需在頸上輕輕一吻,鬼成為人必須經歷煉獄般的烈火焚身,墮落總是相對容易的。
把鬼也逼絕境的生活,讓影片中的末日情節發揮到了極致——這難道就是我們想要的永生!永生也是絕境。就像今天的我們,享受著科技帶來的好處,也承受著發展帶給我們的惡果。我不是一個懷舊主義者,但我討厭被理性佔據的世界,對物質的無限制地追求,讓有些人放棄了做人的最底限的原則,華衣錦食沒有靈魂的生活,和吸血鬼何異。當這個世界吸血鬼的理論據主導的時候,人就是一群活死人罷了,終是像影片中一樣,相互殘食,只餘慾望。
《嗜血破曉》的結局近於殘酷,吸血鬼可以變成人,就是吸由鬼變成人的血,看來,陣痛是免不了的,人總要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