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460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牙牙小朋友

2011-08-21 21:57:11

一點回憶


       看了許多這個那個做噱頭的,忽然發現一部真誠的影片,便感覺難得。並不是說有十分的好,卻敲打著心弦。
    這是一部寫父輩們的電影。那個時候,媽媽風華正茂,爸爸意氣風發。我翻閱過媽媽的筆記本,紅的藍的,扉頁還有西湖或者天安門的圖片。媽媽的字體大氣圓潤,就像秦海璐演的知識女青年,特有的開朗傲氣。加上媽媽是上海出來的知情,更多了一份俏皮的矯情。爸爸像年輕時候的汪工,喜歡穿黑或灰的長風衣,一雙鋥亮的皮鞋,總是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憂鬱的氣質。路過的人叫一聲「王老師」,微笑頜首。那份叫做儒雅的氣質,直到現在都還是廣大文藝女青年們所追逐的吧。
    影片從開篇就闖進了我的記憶,總能夠發現小時候的東西出現。我家的鐘,我家的電話機,我家的電冰箱,我家的床單。爸爸的二八自行車,媽媽的鋁製飯盒。媽媽帶著泛白的飯盒去上班,上面鋼絲球刷的一道一道閃亮的印跡,裡面裝些花花綠綠的塑料飯票。回來就是廠里飯堂做的木耳炒雞塊,油淋雞什麼的,好吃極了。那個時候的廠礦里什麼都有,飯堂、澡堂、醫務室,還有託兒所、小學。我還記得小時候託兒所阿姨都喜歡我,表演的時候總讓我站第一排。穿著連衣裙抹著高原紅,那照片看了都好笑。
    在那個三線城市,重工業是發展支柱。隨處可見的工廠煙囪林立,支邊建設來的上海人到處都是。後來,廠子紛紛破產,工人們都下崗了,沒走的領導們等著賣了廠子分錢。那個時候,剛好外婆病重。爸爸媽媽拎著禮物在廠長家門口站了兩個晚上。廠長收了禮,也沒給媽媽假期,說只要去了就走人。最後外婆去世了,媽媽也還是下崗了。
    好像我們都做了很多無用功。影片裡的煙囪說炸也就炸了。小元說跟她媽走了也就走了。再珍惜再留戀,現實裡頭變革的那些事,說傷你的心,還就真的讓你傷心了。緩緩都不行。還能有比那更壞的時代嗎?
    可那又是我們最好的時代了。那時候出了很多經典的歌,經典的事,和經典的人。我特別喜歡媽媽廠子裡的叔叔阿姨。電工、木工、紡織工,各種技術工人。日子再窘,也整天樂樂呵呵的,自有勞動人民的無限幽默。他們的世界裡,黑白是分明的,愛恨也是分明的。他們笑,便惹你一起笑。他們哭,便一定是傷到了骨子裡。這樣一群單純樸實熱情的人,為什麼總是被當做炮灰?
    所幸,他們是單純樸實熱情的。所以,鋼琴還是造好了。王千源秦海璐能結婚了。他們靠雙手,就能在現實殘酷的框架里建造自己的幸福。這才是「咱們工人有力量」吧。
    過年回家的時候,要放給媽媽看。看到那些似曾相識的畫面,她一定會激動的流淚的。
    看到小元在玩野炊什麼的,想起小時候參加的春遊秋遊,在山林里奔跑,衣服上掛滿長刺的小球。現在的學校都不搞春遊了,想想,那時候的我們是多麼幸福啊......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