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霸道橫行--Reservoir Dogs

落水狗/霸道横行/水库狗

8.3 / 1,088,698人    99分鐘

導演: 昆丁塔倫提諾
編劇: 昆丁塔倫提諾
演員: 哈維凱托 提姆羅斯 麥可麥德森 克里斯潘 史蒂夫布希密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atherine

2011-08-22 18:16:55

後現代英雄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以下內容參考了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這篇影評最後發表在了公司內刊,所以想自己留個紀念而已。

《落水狗》是導演昆汀卡倫蒂諾的處女作,1992年在聖丹斯電影節上首映,雖然不及《黑色追緝令》、《追殺比爾》那麼有名,但在這部片子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典型的昆汀風格——片頭看似無關的碎碎念,非線性的敘事結構,把戲謔和暴力美學完美結合的黑色幽默,對七十年代爵士樂及漫畫的深刻喜愛等。
作為一部低成本的獨立影片,《落水狗》的故事情節很簡單:黑幫老大喬和他的兒子,策劃了一起珠寶搶劫案,組織了六個互不相識的人去實施,結果遭到了警察的埋伏,死傷慘重,剩下的人又因為相互猜忌而自相殘殺。整部影片自始至終沒有出現一個珠寶店內搶劫的鏡頭,只是通過事後劫匪之間喋喋不休的對話,一幕幕生動的畫面已然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落水狗》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影片關於人物的設置及細節的刻畫。六個劫匪分別用了不同的顏色來命名:Mr White,白先生——義氣,Mr Blonde,金先生——忠誠,Mr Orange,橙先生——正義,Mr Pink,粉先生——利己主義,而Mr 布朗 棕先生只是在序幕中嘮嘮叨叨了一陣子,Mr Blue藍先生完全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用顏色給人物命名已經是很明顯的暗示——每個人代表著一種立場,昆汀尤其注重細節的描述,使得每個人的性格、立場都極為鮮明。
白先生是個典型的黑幫鐵漢柔情。用打火機的手法獨特,用墨鏡湊在鼻子下面試探橙先生是不是已經斷氣,遇到警察酷勁十足的激戰都可以看出,他是個老江湖,但是他也有柔情的一面。橙先生是他的拍檔,意外中槍,他認為是自己的錯,自責和憐憫使得他不僅告訴了橙先生自己的姓名和真實身份,還堅持要送橙先生去醫院。在大家相互猜忌的時候,他一直袒護著橙先生,用kid(孩子)來稱呼橙先生,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直到橙先生倒在他的懷裡,告訴他:「對不起,我是警察。」
金先生是個變態但非常忠誠的傢伙。在遭到警察伏擊後,他沒有驚慌失措,而是神態自若的戴著墨鏡,吸著可樂回到了貨倉。珠寶店裡警鈴一響他就開始瘋狂掃射,在貨倉里享受警察在自己舉起的槍管不絕望掙扎躲避的樣子,隨著音樂,踏著舞步,他優雅而又殘忍的割下了警察的耳朵。但他對喬卻極為忠心,心甘情願地替喬坐了4年牢,半個字都沒透露。
橙先生是典型的臥底,這個角色的設計多少模仿了林嶺東導演的《龍虎風雲》中周潤發所飾演的高秋。他從公寓出來之前的那部份描寫,同樣是個細節豐富的段落,掛電話、穿外套、藏小手槍、拿左輪槍、拿香菸、關音樂、拿鑰匙、找戒指、對著鏡子給自己打氣,足見他的緊張。在倉庫里,看著金先生要燒死那個警察的時候,他終於開了槍。
粉先生說的最多的除了f**k就是professional(專業),因為作為賊,他真的很專業。在搶劫失敗後,他第一個說有臥底,他不願知道白先生的名字,他不願意殺人,他得到鑽石後沒有隨時攜帶而是找了個安全的地方先藏起來。他是個將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他不願送橙先生去醫院、不願知道白先生的真名其實都是怕惹麻煩,他在金先生出現之前大罵其變態,金先生出現之後又轉而討好他,他不願給小費,不願接受「粉先生」的外號,但喬一發話他便老老實實的接受了。
那麼誰才是《落水狗》的真正主角?是俠骨柔情的白先生,變態但忠誠的金先生還是警察臥底橙先生?不,其實真正的主角是那個容易讓大家忽略和鄙視的粉先生。
粉先生的後現代的策略。因為個體無法與集體時刻保持一致,缺乏權威性的真實,大家捲入了一場由於信念無法相互調和而形成的錯綜複雜的矛盾之中,故事以死亡告終。粉先生成為唯一活下來的人並拿走了鑽石,他成了最後的贏家。他顯然是影片中最猥瑣的人物,他膽小怕事,當其他人堅持自己的立場時,他開始也許會爭辯一下,但最後他一定會妥協。仔細分析一下就可以發現他是個典型的後現代人物,根據後現代的理論,真實淹沒在錯綜複雜的話語之下是不可解的。他不了解真實,所以他採取的策略是「時刻做對自己最有利的事情」,不持任何立場,倘若進入矛盾之中,就做「對自己和集體最有利的決定」。於是他成了唯一的既得利益者。
沒有既定的立場,沒有權威的話語,沒有固定的信念,沒有做事的原則,只做對自己有利的決定。從這個角度來看,粉先生是唯一擁有自我的人,其他人都是某種權威信念的奴隸。他也是唯一大家不知道名字的人,只有他屬於自己,他掌握自己的命運。粉先生是一個後現代的英雄,在無數傳統英雄的影子下塑造出的一個倉惶而逃的後現代英雄,這就是《落水狗》的目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