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銀色子彈

2011-08-29 05:22:46

粗糙的手,彈琴的心


鋼的琴,父親為了得到離婚後女兒的撫養權,把希望寄託在了一架鋼琴上。如果夢幻一點,女孩會在影片結尾感受到偉大的父愛,彈完琴後默默的走到父親身邊,拉著父親粗糙的手,靠在父親肩膀上看著衣著華麗的母親,柔嫩的手不由自主的又緊了緊粗糙的手。影片若是如此,會賺取一大票眼淚,但不免落到下乘,可是會成為一部廣為播放的家庭溫馨片。現在的片子事實上也應當如此:越來越古的古裝劇,青春浮誇的偶像劇。姜文的讓子彈飛終於讓國人激情了一把,只不過依然是民國之年,只是看了看熱鬧。
桂林這個30多歲的漢子一次又一次失敗。不是硬漢,只是當時無數工人的寫照。當時的工廠工友關係,可能就像現在大學宿舍的關係吧,關係鐵的不一般,雖然都成人了,懂得一些利益關係,在朋友需要的時候,也可以拋下手中的事情,上來援一把手。甚至那個看著像黑社會老大似的季哥,也是把鑄模的好手,在警察拘捕之前,還會說:「我手頭還有點事情沒有辦完」「模子沒問題,我走了」,真是個純東北爺們兒。
影片的背景是九十年代的東北改革,無數的國企車間工廠個人承包,改體制。由改革而起,革了無數工人的命。諾大的車間鋼廠空無一人,遍地的雜物堆放成山。不禁想到當時的工人還蒙昧未開化,只知道保護工廠就保護自己,不知道工廠已經蕩然無存,國家也放棄了他們。現在已經隨著體制改革,人們的思想已經變得「奸猾」,「你要我錢,我要你命」相當現實。
從兩個煙囪計劃定向爆破暗暗映射出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會被普通人民單純的意願而阻止,關聯到主人公桂林身上,也暗示了他的結局。兩個煙囪早已無從考證,中華大地上現在大城市裡能見到二三十年前建築已經不多了,更何況那個沒有經濟價值的煙囪。那個時代是一個動盪的時代,不是國基動盪,是人們心得不到安穩。一道下崗指令,幾千塊錢把無數的技術工人趕下了生活工作的崗位,混的好一點,腦袋靈光一點的人自己做點小生意,或許還可以發達,至不濟也可以維持生計。只會工廠車間機車的工人卻猶如天塌地陷,天天見面相互會問「買斷能給多少」,「能多給點不」。年齡大一點的,已經幹不動了,還差幾年就退休了,眼瞅著為國家奉獻一生,到老卻沒有了著落,秋風飄零中用曾經鑄鋼煉鐵,刷漆標尺的手拾起掃把抹布,低聲下氣去街邊掃地,廁所擦磚,餐廳洗碗,下夜守門。為了保證國家還會養著自己,每月還要繳納著還有數年才能還完的醫保社保。熬了多久之後眼瞅著又要熬出頭了,國家卻規定了退休年齡推遲的政策。又有多少人絕望了,沒有來得及領到自己的第一份養老金就離開了。每每想到這裡,都不禁會想到在這個體系背後有一張貪婪的手在攫取著那些粗糙的手上僅存的硬幣毛票。
從計劃買琴,借錢無果到偷琴被抓,再到決心制琴。期間低聲下氣給老師送禮,換來是老師連眼皮子都不抬一下,當時的老師已經有了妖魔化的影子了。後來半夜被老師馴化,一個個衣著華麗的老師,臉若冰霜,不近人情。想想當時我小學時候的語文班主任王老師,這些老師誤了多少人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衡量了。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如今只能做到授業而已,傳道解惑已經不是老師能做到的了,也是他們不願做到的。但凡國策堅厚處必滋生蛀蟲,此言不虛也。

影片中的音樂已經好久沒有聽過了,俄羅斯民歌《三套車》開場,已經唱出了憂傷的味道,女主角卻讓人驚艷了下。隨後的步步高,雖然降調,還是微帶歡快,這兩首歌定下了主旋律。隨後是女兒鋼琴彈的《粉刷匠》,不知道現在孩子們還有沒有學過這些歌曲了,這些歌只屬於那個時代,就好像桂林的手風琴一樣,粗糙的手可以彈出美麗的音樂,現在樂器已經被歷史的風沙掩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