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霹靂小貓

2011-08-29 05:43:47

他們還沒來得及長大,他們的時代就倉促落幕了


當我得知《鋼的琴》這部電影時,已經晚了,跑到電影院已經是鋪天蓋地的變形金剛了,在網上也沒搜到,上週買到DVD,週末看了,很不錯。

電影的宣傳介紹有點誤導人,會讓人以為這是一部講父愛,講勵志,講夢想的電影,看完才知道,全然不是,這是一部講述中年下崗工人「無力感」的影片,莫莫的無奈,淡淡的憂傷。

我對工廠和工人的印象來自小時候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直接的是隨著家裡親朋的哥哥姐姐到他們上班的工廠去玩,看到和聽到的他們的工作生活故事。間接的則是通過一批80年代的國產電影,比如《血,總是熱的》、《快樂的單身漢》、《赤橙黃綠青藍紫》等(小時候爸爸媽媽幾乎會帶我去看每一場電影院正在放映的電影)。

80年代的青年工人真的是很單純質樸的一代人,他們出了校門就進工廠,班主任換成車間主任,學生到職業人的角色沒什麼變化,雖然他們也戀愛結婚成家生孩子,但比起進入社會其他階層的人,似乎要晚熟很多,心智還是停留在未成年狀態。比他們更年長些的一輩子待在工廠裡的長輩,一輩子都可能頭腦很簡單(這是一個中性詞),因為他們在廠里所接觸的人事物,確實很有限。真是老了退休了才離開工廠的也就沒事了,沒啥念想了,安享晚年了,難為就難為了那些人到中年突然被迫重新適應社會的下崗工人——他們還沒來得及長大,他們的時代就倉促落幕了,他們面對陌生的新時代,不知所措。

咱們工人有力量!沒錯!咱們下崗工人呢?還有力量嗎?

他們要找回過去,找回曾經他們自以為有的力量……可是,找得回來嗎?找回來的還是原來的力量嗎?

影片中以男女主角為首的下崗工人形象,雖然都已人到中年為人父母,但表現出來的思想跟行為,和一群青少年別無二樣。說是為了幫男主角留住孩子造一架鋼琴,但看他們在廢棄廠房中那熱火朝天投入的樣子,完全是在追憶自己的青春年華;偷鋼琴、炸魚、打牌耍賴這些篇章又分明就是頑劣少年的幼稚行徑……連他們一行人下崗後的謀生方式——小樂隊,都透著遊戲的感覺。這部戲裡所有演員的表現都十分難能可貴,生生地把中年人的皮囊演出超齡青少年的迷茫與無力感。

導演很巧妙地把故事的發生地設計在東北,濃郁的地方語言特色讓影片增色不少——黑色,還幽默,再加上王千源和秦海璐這兩位主角本身就是東北人,年齡和閱歷也與劇中人貼合相仿,表演起來渾然天成,毫無造作之痕。並且東北又有得天獨厚的俄羅斯文化影響,前蘇聯音樂每每響起也顯得自然流暢。其中幾段和環境反差甚大的歌舞場面又為影片注入魔幻的調子,頗有些國際大片的味道——很難不得獎,得獎,那是理所當然!

不過,看完後也理解了電影院不為什麼不待見這部電影,很快就下片的原因——受眾不明確,叫好不叫座,影片沒有什麼特別的情節,只是一種特定時代的情緒。這片子到底是拍給誰看的?是和劇中人同樣身份的下崗中年工人嗎?顯然不是。是新時代的年輕人嗎?他們恐怕很難有同感與共鳴。除了我這樣熱衷於小情小調又不用做家務事的閒人,還有哪些人會特意跑到電影院裡去看這類電影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