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名媛教育--An Education

成长教育/少女失乐园(港)/名媛教育(台)

7.2 / 138,731人    100分鐘

導演: 瓏雪兒菲格
編劇: 尼克宏比
演員: 凱莉墨里根 艾爾菲摩里納 彼得賽斯嘉 多明尼克庫柏 羅莎蒙派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愉快週日

2011-08-30 04:41:52

一個男孩的教育和每個時代的迷茫


一個男孩的教育和每個時代的迷茫

1.
電影簡介在此: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011093/

聽著AKB48少女和SMAP大叔聯合演出的組曲,從Heavy Rotation到ポニーテールとシュシュ再到Everyday、カチューシャ,寫著這樣一部電影的影評,我不知道這是種巧合還是說大叔蘿莉配已然成為一種趨勢。當然,只要這些歡樂鬧騰能夠幫助我在拖延症爆發的時刻快點寫完它,那麼無論如何我都是願意接受的。不想和拖延大仙做出太多妥協。

對於這樣一部同時戳到笑點和痛點的影片,給四星的原因很複雜。同樣反映成長的"Dirty Dancing 2 Havana Nights",從拍攝水平上根本不能和本片相比(比如一個十分平常的開頭也很失敗:一輛行駛中的汽車來到了故事發生地點停下、主要角色走出車外這樣司空見慣該用長鏡頭的簡單開頭非要切成幾個碎片凌亂的展示;更不用說多場舞蹈表演時各主要次要沒必要一干人等反反覆覆不厭其煩被面部特寫,導演場記攝影水平之低可想而知),可它同樣也戳中了我的痛點和熱愛點(拉丁音樂),所以我同樣給了四星。個中的情感與思考的過程待我在之後慢慢訴說。

對於這部影片當然又很多很多可以討論的點,比如說Lynn Barber上學時還是純女院的St. Anne's,比如說可以感嘆那是個男生至少形式上還在認真對待女生Virginity、家長還有權威為子女著想與規劃的懷舊時代(無論是好是壞),比如Lynn Barber那個和電影本身有出入並且部份中心思想和電影完全不同的敘述(連結在此:www.guardian.co.uk/culture/2009/jun/07/lynn-barber-virginity-relationships,主要關注電影裡沒有表達的最後六段)。

至於技術細節,可以討論電影敘事的跳躍性,攝影師風格的細膩(和其他Indie們喜歡濫俗地搖晃鏡頭大相逕庭),包括女主角Jenny化妝的處理和多個場景十分有舞台劇感的走位,虛實鏡頭的轉換等等等等。本想專門留出一節來寫的,但一來豆瓣評論不允許貼圖,二來我也不是這方面專家,隨便亂說會模糊焦點。這些問題就留待業內高人來討論吧。總之這是一部製作得十分精緻的電影。

至於主題思想,比如可以討論父母是不是"皆禍害",比如可以抓住Jenny的台詞"(Oxford's Education)'s just an expensive alternative to a dinner dance" 討論女生受教育是不是可悲得到最後只變成婚姻的籌碼,再比如可以考慮Jenny母親的處境,荒誕一點我甚至想到了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小說(不是電視劇啊,電視劇完全扭曲了小說的意思...),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2.
而我想說的是一種迷茫。

第一次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我弄錯了時代背景。親歷者和電影的敘述均把時間定在了1961年,而我錯看成了1981。所以雖然我很仔細的如同看Havana Nights時去查閱豬灣登陸Time Line細節一樣去仔細查了《簡.愛》和《麥克白》的原本,驚奇地對上了影片中上課片斷多次引用到前述兩篇經典的背景與暗示的雙重涵義,那些羅切斯特先生簡愛小姐與麥克白台詞的雙關與影射著實讓人佩服。可是我仍然狐疑於女配角為什麼會說"You don't want to be pregenant (at 16)."還有為什麼會莫名調侃加繆。當然其實不必這樣斤斤計較的,但我總覺得假如是1981年,做好預防措施下性關係幾乎不存在懷孕的可能:事實上那是個現在人必須羨慕的年代:性的態度與實際行為都是開放的,而愛滋病1984年才到來。既然這樣,以上的那句台詞其實是不成立的。還有1981年根本不是加繆的年代,那個年代的人在繼承胡士托(Woodstock)音樂節的遺產瘋狂革命10年之後疲憊不堪,找尋的是詩意棲居的海德格爾。如果附庸風雅或者年少輕狂,那麼作為在遇見男主角David(自述中是Simon)對社會只有想像沒有實踐的Jenny來說,不可能去追尋一個過氣的"明星"。進一步的再想一想台詞中兩次出現的"So you speak French for NO REASON." 被加強了語氣的No Reason似乎在故意提示觀眾所有的伏筆都是有特殊涵義的。

好在這一切都是1961,事情驚人的對上了。復合口服避孕藥當時雖然已經發明,但直到1961年的下半年才開始在英國上架推廣。對20世紀女權運動(雖然本人對具體方法頗有保留)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口服避孕藥的發明在西方女性社會地位與性自主問題上的重要意義。這一點也同時對榫於上一段那句讓我先前感到些許奇怪的(或者說不夠嚴密的)台詞了。

再看加繆。1960年加繆車禍去世,所以1961年掀起的加繆風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Jenny口中所說的"Feeling is bourgeois. Being engagee is bourgeois. He kills someone and he doesn't feel anything. His mother dies and he doesn't feel anything. " 作為加繆《異鄉人》(L'Étranger)的故事內容它再一次隱含雙關的表達了:這個社會是如此荒謬、而我們是如此的與之疏離與迷茫。女主人公Jenny感到困惑與無助。我仔細閱讀親歷者的自述,其中只提到了加繆的名字卻沒有提到具體讀什麼。戲劇化這一點表明導演是相當聰明的:當然導演女士也可以讓Jenny講西西弗斯的故事,可是同樣的道理,異鄉人的故事更加影射了現實中男女主人公relationship糾結中欺騙的荒謬與被欺騙者表現的荒誕。

也許這種"茫然"才是導演女士層層包裹之下最想表達的。

生在戰爭末期或者戰後的最初和平,50年代教給他們的是鐵幕拉下後人必需要有的自我壓抑能力與伴隨而來的醉生夢死。當富麗堂皇的施特勞斯在50年代大行其道、對奢華宮廷生活的懷舊與社會名流的八卦香艷(如《羅馬假日》和《茜茜公主》)成為人們消遣的唯一對象、法國一陣混亂後第五共和重歸戴高樂強人政治、托馬斯.曼悄悄凋零、海明威憤怒自殺、君特.格拉斯的鐵皮鼓卻要到1959年才出現、更不消說60年代中後才登上歷史舞台的Volker Schlöndorff和新浪潮,這樣的背景之下任何想要有心靈突破的人大概都會找到薩特和加繆。從Jenny不斷找尋所謂"存在主義的法式生活"我們感受到她的壓抑與困頓:那不單來自於家庭,更來自於社會。你再看那可憐的Graham,他的Shy也許不僅僅是作為一個16歲男生面對同齡漂亮女生時的不自信,更多的還是來自於沒有完全習得狡詐圓滑的男性生存技巧前、社會所強加的挫折感。作為男主人公David的對照,一虛一實兩個男人的經歷給人們展現的,恐怕是除了女主人公Jenny心路歷程之外更加廣闊的男性成長指南。那個蘇聯核彈陰影下的特定年代(注意Jenny和父親爭吵時的那句台詞!),不論是成長中的女生Jenny,還是成長中的男生Graham和長成了的男人David,都處在對前路的迷茫困惑之中。到底什麼樣才算是有意義的生活,明著發問的是Jenny,可最需要回答的恐怕是David。Jenny還可以把自己躲進Oxford的書齋里幾年,變成四人約會時女配角口中"長著痘痘的四眼妹";甚至Graham還有如同《飯、禱、愛》(Eat, Pray and Love)般矯情的Gap Year計劃,那也是某種程度迷惘下的逃避。而David已無處可逃。除了醉生夢死外他的選擇還有什麼。我找不到,恐怕所有人在那樣的環境下都找不到,即使是那片中沒有出現真人的C.S.Lewis,他在現實中也只能躲進宗教、在"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這樣的童話裡麻醉自己的安全感。

3.
可是。這迷茫真的只是特定時代下的產物嗎?

我在想,假如事情發生在1981年,或者2001年會是怎樣。我們一樣迷茫。1981年勃列日涅夫下的蘇聯依然面目可憎;在毛的影響下,"68年一代"已經鬧騰了十年,人們開始反思,開始渴望詩意棲居,開始懷念1920年代柏林與布拉格的"美好時光"。底層的孩子在1981年發動了倫敦的騷亂,表達他們的困惑與絕望(最終導致柴契爾夫人鐵腕上台),而中產家庭女孩子們醉心於《小王子》,Beatles和死亡金屬影響下的父母給不了孩子們任何成長的心靈雞湯,女孩子們只能在正太王子的困惑中困惑,悲傷中悲傷。被1967年石油危機深刻刺激的David們,也許開始了非洲的石油或者鑽石生意,他們詩意棲居於世界各地,用"Les gars de la marine"來包裝自己的不負責任。時間到了2001年,我們沒有了蘇聯卻獲得了911的"榮耀"。這一代人開始迷戀羅蘭.巴特(me too...《戀人絮語》的讀書筆記拖了一年還沒有寫好...),他們決意要解構愛情消滅婚姻。女孩子開始迷戀孤獨女人的奇幻想像《哈里.波特》。選美、環球旅行,泡沫化的Entertainment工業給了她們更大的迷思。就像《在雲端》(Up in the Air)里Natalie所言,"ordinary boy with ordinary name like 詹姆士 or Bob, having an ordinary smile, working in financial sector or consulting company" 是不是真就是人生,她很懷疑,而"Vicky Cristina Barcelona"同樣也只有迷惘沒有回答。而David們。他們也許是傳媒業的高管或是金融界的菁英,他們更加直接的面對渴望見到這個世界隱秘財富世界的年輕女生,他們直接用"面對誘惑"來搪塞自己的不負責任,他們甚至不用懂得藝術和哲學。

每一個時代都在迷惘。具體的內容或許不同,可本質相同。那就是如何成長的命題。怎樣的生活才是真正有意義的,這個千百年來的追問需要每一個人自己的實踐。Jenny最終可以選擇躲避進入Oxford,對於故事原型的Lynn可以在懷疑中進入婚姻躲避這一追問,可以在她的整個記者生涯中通過不斷的懷疑他人不斷地追問他人,來迴避這個命題對她的懷疑對她的追問。Graham可以成為少年維特,也可以10年後成為另一個David。(所謂我們最不希望變成的樣子最有可能就是我們最終的樣子。)David可以一直不負責任下去,成為一代風流男。所有人都在疑惑,所有人都在逃避。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應該是社會本來的樣子,可我看到的不過就是這樣一個現實。我們不能怎樣,我們還能怎樣。

4.
Carey Mulligan對Jenny的詮釋應該說是相當成功的。從她清純的臉龐,到初次與David見面時的似笑非笑欲拒還迎,到和父親爭吵時候的嘟嘴裝可愛,到第一次穿高跟鞋時的內八,還有她說的奇怪口音的法語,宣言"After I've been to University, I'm going to be French and I'm going to Paris, and I'm going to smoke and wear black, and listen to Jacques Brel, and I won't speak."時那種讓我感到似曾相識的神采飛揚。每一個細節可以說都抓的相當的好。我看了Carey參加的一些Talk Show,可以看到她的單純與實在,那種真實性格融合在Jenny角色里,可以說給整個表演以靈魂。那個法國夢,與其說是Jenny的,不如說是Carey的。當她最終沒有很法國的wearing black,而是相當英國的挽起長髮、穿起女配角準備的白色大衣時,她的滿足感、幸福感依然是讓人動容的。踩著高跟、手心外翻著擺臂,她依然用那種想像中正在長大的"法國"女生應該有的姿態來表現。她對女配角說起切爾西的衣服"C'est beaucoup trop cher pour moi."時,我甚至想起了不久前在旅行中收到某人的英文電郵,末尾卻忽然嬌嗔的用法文感嘆"Au faite, tu a choisi passer le tunnel sous la Manche, c'est cher~",那樣可愛的詞句,讓旅行中疲憊的我不禁想像她說這話的樣子,不能不為此而動心。

當然吹毛求疵一些可以說Carey的演技也不是無懈可擊的。比如她嘶啞的聲調其實對Jenny的詮釋有減分的影響。比如在爭吵時那些台詞總是讓人覺得過於老到,而不像一個16歲女生該有的爭論水平。無論如何,讓一個22歲的女生去表演一個16歲的女生本身就是苛求的。那些22歲瞇眼時的魚尾紋,皺眉時的抬頭紋和對不屑、不滿的表達,無論女生美麗得再"難自棄",也是和16歲時完全不一樣的。很可惜這些雖然Carey Mulligan盡力迴避了依然不能完全消除。而這,是不是也從另一個角度,隱秘的提示了我們"An Education"所想要表達的,是成長永恆的困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