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我非衣

2011-09-05 08:02:03

鋼的廠,流的水


如果不是因為個人的工廠情結,我想我是不會將這部片子看完的。這是一部以圖片表達意象勝過用膠片描述故事的電影,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開場時一半脫落得只剩骨架的雨棚,在兩個大煙囪下演奏蘇聯歌曲的葬禮,煙囪倒下後塵埃揚起在山上的群像,甚至是一場拉丁舞。透過這些充滿感情符號的畫面,我們不難體會到隱隱的憂傷,以致於在憂傷中影片的故事本身都不知如何講下去。
其實,這個故事本不算特別複雜。首先是產生矛盾——陳桂林與妻子離婚,女兒想要一台鋼琴,為了能留住女兒,陳桂林決定去「弄」一台鋼琴;接著是尋找矛盾的解決方法——陳桂林先是決定去偷一台鋼琴,被抓後決定自己做一架琴,再接下來在解決矛盾中遇到各種困難,然後一一克服困難,這是影片的高潮,最後完成任務,收尾。本來是很明晰的幾段,由於作者刻意地追求某種傷感的情愫,導致前面起得太長,而後面又收得太倉促。雖然導演為了把握故事的節奏,使用了一種類似於小說中「極簡風格」的手法,用道具和場景講故事,比如「隔壁老王的故事」,但在影片中段,我不得不走神回憶起小時候的時光。
我的父親是77年高中畢業進的工廠,當時,按我父親的話說,他們成天把廠牌別再胸口,出去逛街都是昂首挺胸,那個年代的工人是天之驕子。而到了影片的背景90年代,已經是改天換地的另一番景像——為了避免掉入左右之爭,我還是僅用小時候那點記憶來進行敘述。首先是體制本身的鬆動,父親那時已經是車間主任,後來開始內部改革,一下搖身變成了分廠廠長,不過依然是換湯不換藥。其次是內部的混亂,所謂換湯不換藥,當時國企最大的問題或許是三角債,父親每天的重點工作就是躲債和討債,那時家裡來電話,父親都會讓當時讀小學的我去接,如果是熟人找還好,如果是陌生人找就說不在。最後是國企員工的慣性。幹了幾年廠長後,父親還是選擇了南下打工,在廣東,父親最大的體會是,」國企是幹不下去了。在廣東,幹得好就好好幹,幹不好就滾蛋。而以前在國企,你(指領導)是公僕,工人是主人,但哪有一個奴隸伺候那麼多主人的。「
在電影中,印象最深的配角或許就是王抗美和季哥了。王抗美幽默,而且正如他所說,他不是幹不好,只是不願意幹。這種人在國企其實很多,他們把自己的才華都浪費在了插科打諢上,到了最後只剩下這樣一句」老子什麼都強,就是不願意幹「。相比而言,季哥要敢想敢幹的多。我記得有一段時間,父親一下班就不見了人,然後星期日也常常不在家,每次回來既疲倦又欣喜,原來幫小老闆們去幫忙賺」外快「了。不過這種好日子不長,小企業主就跟季哥一樣,在灰色地帶遊走,什麼時候被抓了也不知道。
還好,影片在一首鋼琴曲中結束,而不是在兩座煙囪的倒塌時。陳桂林也完成了自己的心願,至於女兒的歸屬或許他也已經放下。我不知道是否該推薦給父親看這部片子。他一方面對國企的人們嗤之以鼻,認為他們懶散、好逸惡勞甚至是愚昧的,我也是好幾年前才回去看了一趟,廠子破產後基本都辦了病退或者離退了,三四十歲的人們每天在娛樂室裡打著麻將消磨時光,而另一方面父親逐漸老去後,總會和我講他們當年是如何挖防空洞,如何挑土上山的。
一架鋼的琴,一個鋼的廠,只有那流的水不停息。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