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消失在第七大街--Vanishing on 7th Street

消失在第七街/消失在第七街

4.9 / 27,435人    92分鐘

導演: 布雷安德森
演員: 海登克里斯坦森 譚蒂紐頓 約翰李古查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tranger

2011-09-07 02:55:18

黑暗中的希望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之所以給了推薦,並不是因為影片故事本身有多精彩。根據傳統科幻片、驚悚片的觀點,該片犯了幾個大忌:
1、不科學。無論什麼科幻片,驚悚片都要花大氣力給故事一個似乎合理、科學的起因。無論太陽黑子變化,病毒洩漏等等,該片一律不說,只是輕描淡寫的閃過雜誌標題,宇宙中99%的暗物質,balabalabala...片中更有句台詞赤裸裸的說一切科學都解釋不了了。
2、不完整。傳統印象中影片一定要收尾呼應,有因有果,該片其實涉及到很多東西,但注意只是涉及,涉及完該炸炸地,不說了。
3、不連貫。類似影片豬腳都是貫穿始終,最終差一秒炸死,差一步砸死,差一口咬死等等,但都活下來了,最終觀眾緊張過後舒一口氣。該片完全TM不是,你以為是豬腳,過一會又冒出一個,你以為這下是豬腳,過會又冒出一個,最後你覺得無所謂了,愛誰誰,「豬腳」們一個個死去,一個個輕如鴻毛,死了就死了,最終刷一聲,一個個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省的料理後事。
但是還是要給推薦,為什麼?
因為該片新、奇、特,看多了各式各樣的大片,看完好片感覺爽,爛片感覺垃圾,就不想了。但這片看完像是印在了腦子了,還特意為這片做了一個情節背景類似的噩夢,這就不得了了,從來沒有過。
夢醒之後,再好好回味,才發現了很多值得品味的東西。
大家習慣性覺得一個影片一定要有個寓意,有個內涵,誰規定的?都是電影看多了。
之所以跑來迷迷糊糊寫影評是因為,大家都會有這種感覺,有時候我們做夢,無論美夢噩夢,醒來支離破碎的記得幾個片段,那我問一下,這些都有什麼深奧的含義?未必有,但往往讓大家來來回回去品味。而同時夢中的場景有多少科學,合理又連貫。因此不管怎麼說能讓人記住,並且讓人情不自禁去回味的就是好東西。
另外,就影片情節來說,我和大家看法不太一樣。除了一開始屁都沒放完就消失的人以外,所有不管因為什麼活下來走到一起的人來說,真正抵禦黑暗吞噬的不是光,而是內心中的希望,心裡有希望黑暗就滅不了你;另一種,沒有希望也談不上絕望就更是無敵了。
保羅,一開始被綁架,聽到耳語,沒有女人沒有牽掛,談不上絕望,一路坎坎坷坷雖不怕死但也充滿求生的希望就一路活到了酒吧,結果偶遇美女送上香吻一枚,下了地道卻發現門後的牆(沒路了),才最終被黑暗吞噬(不用考慮是真下了地道還是幻覺,總之是絕望了)
那個女醫生一路走來善良,仁愛,但是真正支撐她的希望是自己9個月的兒子,但是最終發現空空的嬰兒車,前所未有的絕望伴隨著黑暗將她吞噬。
那誰,那男的,雖是見死不救,但是對分居的老婆的關心掛念以及三天查看了500輛車的細節刻畫,給人異常真實、立體的感覺。世界末日大難臨頭,試問真是那樣,有多少人會把手電(救命稻草)給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但話說回來,到了有些時候他卻毫不猶豫出手相救,為什麼?不是矛盾,因為他有需要別人幫助的地方,就是電影中常出現的詞「deal」(交易)這個角色很值得人深思。最終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那輛卡車身上,所以卡車一熄火,該人迅速被秒殺。
小男孩無畏,最後竟還對著黑影喊媽媽,可見心中還有希望,因此導演放他一條生路。
小女孩無知,沒有希望也沒有絕望,小小年紀沒爹沒娘,隻身闖蕩黑暗都市,從不伸手向任何人尋求幫助,也不希望任何人拖她後腿,這種新奇特的孩子,自然得以倖存。
綜上,該片一定需要推薦,推薦理由:不一樣的口味,不一樣的回味。舉個例子,本人極度討厭泰國菜的味道,但是偶爾吃一次感受一下異國的風味也還不錯,不代表好吃或吃得慣,但是我們不能說泰國菜和中國菜味道不一樣就不是人吃的,或者是垃圾,一個道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