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不設防城市--Open City [1945]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罗马不设防/Rome,OpenCity

8.1 / 19,337人    103分鐘

導演: 羅伯托羅塞里尼
編劇: 塞吉歐阿米迪 費里尼 羅伯托羅塞里尼 Alberto Consiglio
演員: 艾多‧費布里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枯藤和老虎

2011-09-08 07:11:56

不是技巧是風格


嘰里咕嚕的義大利語,時有時無的英文字幕摻雜著偶爾出現的中文字幕~~嚴重懷疑字幕根本是翻譯件鼓搗出來的。搜捕翻譯成了「指控」,懺悔翻譯成「控訴」……中英文字幕還聲話不對位~~靠對英文的半熟臉和故事情節的半猜看完的。倒也符合這電影是在極端困難條件下拍出的,只好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觀看才能體會個中滋味。
會想小時候看過的那些革命電影,無不有這片子的影子,可見其影響力。只是我的小時候沒看到普通人的幽默和忍受。我們的故事裡只有對敵人的恨和偉大而崇高的目標,因為我們有偉大的領袖嘛。
幽默感這東西真不是隨便就能發現的,我們的這個民族有可能缺少這種東西,幾千年的文化不喜歡我們放縱,不喜歡放縱心靈。永遠承受著責任和使命。
好幾處地方讓人忍俊不已,接著又讓人感動的幾乎掉眼淚。神父去接頭,擺弄維納斯(好像)和耶穌的雕塑、另一個接頭地點吹口哨的神父、一平底鍋打暈癱瘓老頭假裝超度……那群孩子剛製造了爆炸,一個個鄭重的互稱同志,接著回家還沒進門就挨個遭到暴揍,整個樓哭聲一片……
即將結婚的女人被殺死在街頭時只是悽慘,但隨後人們聚集在本打算舉行婚禮的教堂出席葬禮卻讓人悲從中來。神父最後面臨行刑,孩子們聚集在鐵絲網外默默的看著……
這片子分析技巧顯得多餘,這是一種寫實風格,區別於攝影棚裡、講究布光、考究的服裝,鏡頭大運動、複雜的場面調度……用另外的一種方法講述電影故事。其實30年代的中國左翼電影已經有了很多相似題材,只是對於真實場景和場面上的追求不像這樣。現實主義一方面發源於戰亂後的反思,另一面也是因為條件。資金不足的導演,最初拍的電影都明顯偏向這種風格。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