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斑

2011-09-09 08:14:24

死神模式之完全變態養成


如果用昆蟲學的眼光來看,這個系統的成長過程是個典型的「完全變態」。它從一部非典型的驚悚片開始發育,長成到今天,面對 「沒有或者只看過其中某一部」 與「看過本系列二部或以上」這兩個觀眾群可以像美少女變身一樣從「驚悚片」變成「黑色喜劇片」。

死神來了第一部在當年可算得一部不落窠臼的驚悚片——誰說不是我跟誰急!
其新鮮度一在於花費了三分之一的長度來營造false alarm推出第一波高潮。雖然以前也有電影採用過這種唬人的戰術,但更多只是作為一種調節。而該片的這個假警報非但有一個類災難片的完整結構(人物登場->懸唸出現->懸念升級->災難開始),其中展現的人物與細節更與影片的後續情節息息相關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算得是「假作真時真亦假」。
在第一波高潮後,影片才正式進入典型驚悚片的路線(人物死亡->線索出現->作戰開始->解除威脅),這部電影的新鮮度之二便在於突破了以往侷限於「怪力亂神」或者「人為作亂」這兩者的「驚嚇源」。
天主教當中並無「死神」這一概念,人死了嗎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獄。所以這個系列中文雖然翻譯成「死神來了」但實際上片中的人只講death(並沒有「神」的含義),將其界定為一種既定的「規條」,誰也不曉得規則是怎麼定出來的,誰也不知道為什麼這些角色就上了「死亡名單」,只知道這個規則必須執行且無法迴避,既是一種超自然的現象卻又像自然規律一樣的不受任何主體意志的影響,有點類似於中國人說的「閻王要你三更死,焉能留你到五更」。
在此設定之下,所有造成死亡的因素都是自然因素——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大意+一點點巧合。也就是說這些死亡,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是可以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過。這一方面大增加了觀眾的驚嚇投入度(誰都有可能像電影中的角色一樣暴斃),另一方面它讓主角面對的不再是有形或無形的主體而是一種「規則」,從而形成了貫穿這整個系列的最大懸念——人的命運究竟能否由自己掌握?
而第一部給這個懸念留了一個希望的結尾——命運雖然是註定的,但只要努力,結局仍然可以由人力扭轉,給了看片的觀眾們很大的安慰。

因票房成績好。這部電影又生出二三四五這幾個兄弟姐妹。都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實際上死神來了二除了沿用了false alarm的結構與death的概念之外,仍然有所創新——加入了「蝴蝶效應」的說法,只不過那個「繞過規則」的邏輯非常坑爹。
到了第三部,仍然是一模一樣的結構,到了這個份上,原本具備「surprise」功效的false alarm已經十年媳婦熬成婆不新鮮了,我們這種老皮老臉的觀眾挖著鼻孔嫌棄「吼吼,又來了!都知道你是假的了,要不要拖那麼久啊!」。至於概念一節,亦回到了「怪力亂神」這條老路上,變成了「看圖說故事」,可看性大打折扣。

於是姐沒有去看第四部。

機緣巧合下看了第五部。這兩年可以說是「前傳」年,大約是後續受到正片設定的限制過多,前傳比較好發揮。
死神來了五也把故事推到了180航班事故之前,務必使片中的主角們沒有前車可鑑,需要像第一部的男女主角一樣在一片茫然中摸索出「死亡規則」(在第一第二部當中充當RPG遊戲中的「關鍵提示」作用的殯儀館大叔再度登場)。
而這次的「死亡規則」可以說是整個系列當中最合理也最具可操作性——它將death list設定為一種類似飛機航班的模型,本來是一個乘客一個坑的,按名登機,滿座起飛的。所以理論上只要你把一個路人塞到你的座位上造成飛機滿座,它就會自動起飛離你遠遠的。更進一步的,本片終於在男女主角大限來到之前由一個次要角色的成功存活驗證了這個理論。多少給觀眾造成「主角仍有一線生機」的期望。
除此之外,因前四部的生還率為0(這部不死你下部也得死),似乎「宿命無法改變」已成定局無法再扳動,而提供了另外一個思考迴路——死亡面前是否人人平等?
相比於前三部(因第四部我沒看過),本片的人物設定有一個特點:影片用了大量細節將片中角色明顯分成了三大陣營——賤入黨、常入黨和好入黨。男女主角善良相愛有義氣大大的好人沒話說,黑人兄弟男二女二則是一般尋常人,而男主的老闆眼鏡女還有手機男則是標準賤人。除了女二打醬油之外,在接下來的過程中賤入黨大快人心地全滅,而一個尋常人(表面上)利用了規則逃出生天,造成一種「壞人不得好死,好人終有好報」的假像。
在以上兩個前提下,整個系列當中非但第一次出現「視死如歸」完全不打算利用規則自救的主角,也第一次出現企圖利用規則自救時以「死有因得」論而將槍口指向同伴的情節。從而順理成章地在不破壞death list「客觀規律性」前提下,將男女主角最後生存大作戰的對手從「無法改變的命運」轉變為「可以殺死的人類」,大大增強了其勝算(至少在觀眾看來),並由此在結局處形成整個系列中最為精彩的false release。
此外本片雖然仍然有各種惡趣味的死法,但是眼鏡女跟手機男整個死亡過程的黑色幽默氣氛,片中隱藏的細節(如果注意看的話,其實每個人在現實中的致死因素都跟男主vision里是一樣的,砸在車上還是砸車上,摔下去的還是摔下去……但是片中沒有明白說出來更沒有拿這個做文章),還有對規則的巧妙利用,都使本片較前幾部濃郁的「青少年電影」要成熟一些。
雖然第四部沒看過,第五部的3D效果尚可,導演很照顧凹凸的視覺,非但兩人對話都不用拉背而採用側拉的機位,各種死法也是多個角度呈現,大大加強了惡趣味的效果。於是這部電影本身也可以算得是在「死神模式」的限制之下,自救成功的典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