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460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林愈靜

2011-09-13 20:18:28

生命的意義


《鋼的琴》讓我想起大衛.里恩的《桂河大橋》,在這種情形下,人們想要像以前一樣組織起來,做點事情,證明白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桂河大橋里,上校對自己的下屬說,我們必須做這件事,否則做戰俘的日子,會消磨我們的意志,鬆懈我們的紀律和組織。雖然,這群東北糙老爺們兒沒這樣的覺悟,但他們積極參加進來的精神感覺,和那幫做了日軍戰俘的英國軍官並無不同。

這真是一部優秀的電影,無論鏡頭感還是表演,都花了心思,拿出誠意,如果國語電影朝這個方向走下去,就是輝煌。

我印象特別深的幾個鏡頭,陳桂林在雪夜的空曠校園裡叼著菸捲彈鋼琴,季哥(順便說一嘴,長得真像王小山)被警察帶走,高大的背影緩緩消失在頹敗狹窄的大門縫裡,這個全景和眾人目送鋼琴砂模進入鑄爐時,爐門緩緩關上,光線逐漸變窄,整個氣氛肅穆莊重,頗具史詩風範。反而是後來秦海璐和一群女郎大跳西班牙舞有點無厘頭,荒誕的離譜了點兒略顯做作,略有浮誇。

讓中國電影說點人話太難了,小說也一樣,人人都覺得簡單,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寫過小說的人,拍過電影的人能體會這種困難,而《鋼的琴》里人物語言與性格水乳交融,讓人感覺,這些人就活在我們周圍,而活在我們周圍的人的故事,需要導演編劇的功力才能變成一出精彩的電影。

對白的精彩我不細說,每每令我忍俊不禁,讚嘆不已。總之,一部電影看過之後,你忘記了你是在看電影你甚至變得開始相信電影裡的故事,開始對其中人物產生共鳴,那麼,它的對白就是成功的,第一千零一次,我咒罵不會說人話的電影《英雄》,虛假做作的一塌糊塗,讓人雞皮疙瘩直掉.....

電影的色調,透出老工業區冷落無人問的惆悵死氣沉沉的無望感,真切感人,音樂的歡快粗放使這部通俗故事的電影有了頗為與眾不同的文藝氣息。

尤其是導演可謂神來之筆的結尾,更加增強了情節的戲劇性和衝擊力:一幫人為了留住小孩兒造鋼琴,最後鋼琴造好了,小孩兒也沒留住。

人人都是壞人,又人人都是好人--這就是真實的人,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少有藝術作品能夠恰當的反應正常的人性,這群小人物,有許多缺點,好吃懶做,喜歡吹牛B,死要面子活受罪,懶散無紀律性。但他們身上同樣有許多優秀品質,執著,熱愛自己的技術,熱愛自己的職業,原則性強,為朋友兩肋插刀。

我尤其喜歡季哥這個人物,他幾乎算是半個黑社會頭頭兒了,但仍然對朋友的事全心全力--我敢說現在沒這樣的黑社會小頭頭了。

電影的背景我不甚了解,但全國除了開水一樣沸騰的北上廣,浮躁不安的大都會,大部份地方都是如此凋敝之景,如此頹喪之人,夾縫之中,無望之中,尋求自己短暫的歡樂,尋找生之意義,了結漫長的一生。這就是一個民族的故事。

這樣的電影坦率,真誠,用心,雖然拍的是舊工業區,全部講東北話,但它的確是一部悲壯的史詩。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