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心鎖--Sarah's Key

莎拉的钥匙/隔世心锁(港)/萨拉的钥匙

7.5 / 14,627人    France:111分鐘 | USA:111分鐘

導演: 吉爾巴克貝納
編劇: 吉爾巴克貝納
演員: 克莉斯汀史考特湯瑪斯 Melusine Mayance 尼爾斯艾列斯鐸 米歇爾杜查索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無名的荒誕派

2011-09-15 04:57:51

莎拉的鑰匙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非常牴觸任何與歷史、災難、戰爭殺戮、慘案等相關題材的東西,包括影視作品,文學作品,我固執地認為這類東西最後凸顯的效果,就是赤裸裸地把人性深處的「惡」展示在我面前,我不需要為了印證一個已知的確定的道理讓自己的身心一遍遍地遭受摧殘,所以《莎拉的鑰匙》安靜地在我電腦里躺了大半年,終於在一個秋雨潺潺的日子裡,幾經掙扎,幾番猶豫,我終於看完了這部被冷凍了很久的電影。
    阿多諾說,在奧斯維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沒錯,面對那樣的殘酷暴行,任何的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除了默默流淚之外,我甚至都想不起要說些什麼,又能說些什麼。但是,無論怎樣,歷史的車輪不會止步,我們總要找到某種方式去紀念,去銘記,那些人,那些事。We have to find someway to remember them .同時,如果能夠有幸左右車輪前進的方向,或者至少不要讓它的鐵蹄再任意踐踏那些弱小無辜的個體們,也是好的。
     也許,面對殘酷而無法抗拒的歷史洪流,無論莎拉怎樣選擇都難以避免悲劇的發生。如果她沒有讓弟弟躲進壁櫥,那麼我們很有可能會在遇難者名單中看到他們一家人的名字。但也許那樣,對莎拉來說,心理上會好過一點,自己心靈遭受的譴責會少一點。她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躲貓貓的遊戲,換來的是這樣的結局,那把鑰匙簡直成了通向地獄之門的罪魁禍首。當年幼的莎拉,冒著生命危險,從營地逃脫,歷經千辛萬苦回到巴黎的公寓,迫不及待地用那把自己一直帶在身上的鑰匙開動壁櫥的鎖的時候,(也許在此之前,她還抱有一絲幻想),但當那扇門打開的瞬間,當她目睹壁櫥里弟弟腐爛發臭的屍體之時,她心裡必然是波濤翻滾,巨浪滔天,悔恨,痛苦,恐懼,都不足以形容這個事件給她幼小的心靈造成的傷害,它將永遠伴隨著她,它強烈到若干年後,直到已身為人母的莎拉仍無法擺脫這個魔咒,走出那段陰影,最終駕駛著自己的車撞向了大卡車,也許只有這樣她的靈魂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逃離了集中營的莎拉,雖然活了下來,但幸福快樂卻永遠遠離了她,即使是愛人孩子都無法徹底撫平她心底深處的傷痕。十年里,她遠走他鄉,身處異國,但仍然無法擺脫心中的魔障。米歇爾那純真可愛的笑臉,那一聲聲「莎拉」的呼噢,以及壁櫥里散發著惡臭的屍體的畫面總是會交織在她的腦海中,不停地撕扯著她的神經,糾纏著她,折磨著她,吞噬著她,直到死亡給她帶來最終的寧靜。
     莎拉無疑是這部電影的主角,但也正是那許多看似不是主角的角色們為我們還原了莎拉的故事,而其實他們也同樣是莎拉故事的締造者,沒有他們,也就不會有莎拉的故事。如果沒有那個看守,莎拉根本無法從營地逃脫;如果沒有那對老夫婦,莎拉很可能會餓死,或者被重新抓回營地,也無法重回巴黎,更無法健康長大;如果沒有那個執著的記者的窮追不捨,我們也就無從知曉莎拉的故事。莎拉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她活了下來,然而,她最終還是死於自己的悔恨。我們當然不能指責她內心不夠強大,心理承受能力不強,換做任何人可能都是相同的結果,我們只能怪罪於戰爭,屠殺,以及那些製造了這些人間慘劇的傢伙。在歷史洪流中,我們顯得那麼渺小,就像片中人所說的那樣,我們都只是歷史的產物,而你只不過碰巧出現在歷史的那一刻而已。但很多時候,大眾的沉默妥協實際上就是一種謀殺,那是比任何武器所造成的傷害都更人膽顫心驚的殺戮。(童鞋們應該也不陌生吧,此處省略若干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莎拉的故事是所有猶太人的故事,是那個時代所有弱小但仍未泯滅良知的普通人的故事,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因為愛,莎拉在自己被抓的時候讓弟弟藏進壁櫥;因為愛,她不顧一切,冒著種種危險回來找他,等待她的卻只有一具腐爛的屍體;因為愛,她承受不了那種自責和悔恨,奔赴另一個世界與他再度重逢;因為愛,她才能在非常時期活下來;因為愛,在六十年後她的故事得以被重新記起,感動著許多人,相關的,不相關的。對於歷史而言,我們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
    莎拉的兒子威廉,直到五十歲才知道自己是個猶太人,而自己對母親原來一無所知,他不知道自己曾有個天真可愛卻來不及長大的舅舅,他不知道母親曾險些葬身集中營,他無法想像母親怎樣在痛苦和悔恨中掙紮著活過十年,他不能相信母親最終開車自殺離他而去,他什麼都不知道,不知道。他五十歲前的整個人生只是個巨大的謊言(my whole life’s a lie)。也許,我們也並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親人。有些過往,有些歷史,終將灰飛煙滅,我們無能為力,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讓自己忘記。也許我們已經習慣了生活在謊言中,因為真相卻總是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而又赤裸裸得讓人不堪忍受,所以很多人寧願享受謊言帶來的美好,而拒絕了殘忍的血淋淋的真實。能夠清醒著去愛,去恨,去哭,去痛,難道不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嗎?
    影片的最後,鏡頭指向了茱莉亞可愛的小女兒,一個美麗的小天使。這個小寶貝來得非常不容易,她是茱莉亞許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從懷孕到孩子出生,茱莉亞克服了許多障礙。而茱莉亞孕育她的過程,也正是她一步步走進莎拉的過程。她被莎拉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正是她輾轉奔波為我們揭開莎拉故事的面紗。一句「Elle s』appelle Sarah」(她叫莎拉),不僅擊中了威廉,也終於讓我徹底崩潰了。莎拉最終以這樣一種方式被記起,當然不只莎拉自己,還有與她相關的所有一切,那段被塵封的歲月,那些黯淡的日子,以及所有可以稱作歷史的東西。
評論